教师要加强课堂的引导

时间:2022-08-25 06:46:30

教师要加强课堂的引导

“网页背景巧设置”一课是让学生们在制作的网页的基础上,对网页背景进行设置。但是,有的学生制作的网页背景过于厚重,颜色也比较深,使整个网页看起来很不美观。正当我烦恼时,看见了一位同学选用的背景与网页的搭配十分协调,不仅与奥运的主题相符,而且颜色也不花哨。我当即向全班同学演示了这位同学的作品,并提问“和你的作品再比较一下呢?你觉得哪个会更吸引人呢?为什么?”学生回答:“应该是××同学的。因为他的作品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奥运主题,加上福娃的背景,非常赏心悦目。”

在轻松的氛围中,孩子的动手能力、欣赏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于是,我聘请他担任小老师,来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并奖励给他一颗,这样,同学们寻求帮助的机会多了,作品也更加美观。而担任小老师的同学,也更加自信,勇敢。

信息技术在小学开设不久,作为一门新兴课程,教师如何设计合适的教学方法,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喜欢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并通过学习使他们学会学习方法和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就远远超出了课堂教学本身。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进行正确的引导。

1.学习的动力来自兴趣。小学生的特性就是对任何事情都充满了好奇心。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充分利用学生们的好奇心及求知欲,将信息技术课的内容讲活。但是,如果课堂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是“学”跟着“教”走,学生很容易在新鲜感和兴趣感过去之后产生枯燥的消极想法。在教学过程中,对于那些比较容易理解的内容,我让学生先自学,然后再根据学生所反应出的问题,进行讲解。学生们在不断的探索中找到了学习乐趣,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学习效率当然也是大大提高。孩子的激情被点燃,就可以创造出最优秀的作品。

2.互助学习,提高效率。信息技术教学是一门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课程,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才能将理论的知识理解得更透彻。互助学习法,不仅可以排除学生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克服学生畏难情绪,而且使得学生们更加团结,学习的效率更高。因此,我采取了用来奖励的制度。完成每个任务的学生都可以得到老师的一颗,同时,聘请“小老师”去帮助那些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同学,“小老师”每组都会选多名同学担当,这也使得学生们都有争当“小老师”的欲望,使得学生们都在较短的时间内去掌握本堂课的知识点。同时,在同学互相辅导学习中增进了感情,了解到合作的重要性,创造出合作学习的和谐氛围。

3.带着“任务”来学习。“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上,将本次课的内容,分解成不同的“任务”,先将这些“任务”交代给学生们,这样就引起了学生们学习兴趣,然后再在讲解及实践中让学生们去解决这些“任务”,让学生课课从电脑上有新发现、有新收获,让学生感受到电脑中所蕴含的知识、技巧真多,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探索欲,保持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新鲜感和兴趣感。

孩子的想象力是无限的,教师的引导十分重要。

上一篇:小学英语课外作业的分层设计 下一篇: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