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婆母一起唠叨等

时间:2022-08-25 05:21:08

因老公是家里的老幺,俗话说“百姓疼幺儿”。结婚后,我们便和公婆住在一起。

老实说,自打结婚起,我一直不太喜欢婆母。当然,这并非完全因为婆媳关系天生难以融洽。而是缘于婆母在我的眼里,显得有些小气、唠叨、爱指责人。

闲暇时,婆母喜欢与我讲些私房话,但由于我俩都是争强好胜的个性,即使我明白婆母有许多话都是为我好,可我总是和她还没说上几句,话里就都有了火药味。每每这时,总是我主动打住,因为我清楚,假如再交谈下去,结果肯定是不欢而散。天长日久,我便不喜欢与婆母谈话,觉得两人坐在那儿,没话说也是好的,这样总比话不投机得好。

当然,我与婆母之间也有开心的时候,那就是在她不谈我们家务事时。可是说实话,我宁愿与姐妹们说些心中的想法,也不肯与婆母谈家务事。因此十年来,我和婆母的关系一直都是不冷不热的。

去年秋天,婆母突然患了肠炎,医生说需要住院观察一段时间,如果没有好转的迹象,就要开刀动手术。这一下可把我和老公急坏了,公公虽退了休,但身体也不太好,让他照顾婆母,我们是放心不下的。而家里除了我比较空闲外,两位嫂子和三个姐姐都忙,到医院给婆母送饭和陪伴,便成了我的任务。

婆母住的是单人病房,除了医生、护士来病房之外,大多数时间房里只有我们两人。为了配合医生及时了解婆母的用药效果,自然而然地,我对她的问候便多了起来。因为考虑到婆母是病人,我说话的语气也不像以前那样没说两句就开始生硬了,而是带着丝丝关心和温情。婆母竟也一改平时泼辣的口风,与我和颜悦色地对答’开来。于是那几日,我们婆媳俩竟说了不少的话,我开始与婆母谈到我不曾与她说过的心里话,她也平静地向我谈起几十年和公公相处的夫妻之道。我们唠叨了不少,却没一点火药味,婆母时常开心地大笑,我的心情也十分舒畅。

两周后,医生说婆母的身体恢复得很好,不需开刀,可以出院了。在收拾东西准备回家时,婆母突然说:“真不想出院!”我俩都大吃一惊。她看着我笑着说:“真希望和你再多唠叨几句心里话,好让我这个当婆婆的也明白你这个媳妇心里的真实想法。”

那一刻,在婆母面前一直扮演强硬角色的我突然湿了眼眶:“妈,不急,出院了咱仍然可以拉家常。别担心,以后我陪您唠叨的日子还长着呢!”

筷子头上有孝心

王洪武

我们家两个儿子、媳妇,加上孙子、孙女,再加上我们老两口。坐下来正好一桌。每顿开饭,孩子们都拣几样我和老伴喜爱吃的、有利老人健康的菜肴摆在我们这一边。遇有精贵的难得尝鲜的菜,我们顾及孩子不大伸筷子,总也不伸筷子,他们就抢着往我们碗里夹。哪碗菜烧得稍多了点。他们怕我们舍不得倒掉,吃剩菜影响健康,便主动多伸筷子,大家齐动嘴,“三下五除二”,这难题也就“解决”了。听儿媳曾教育孩子说:要看菜吃饭,关心老人。筷子头上可有孝心哩。

“筷子头上有孝心”,这话说得多好啊!

记得我们儿时在饭桌上也常听父母说过“筷子头上长眼睛”的话,这虽然同样包含教人“看菜吃饭”之意,但我们那时领会不深以至相反,筷子头上真像长了“眼睛”,“看”到自己喜爱的好菜便拖到面前尽情地吃,全然不顾他人。不好吃的即使父母提醒我们吃一点,往往也像“看”不到似的,害得父母常常上顿接下顿地吃剩菜。父母总是关爱着孩子,自己吃得再差,也要让孩子吃好。“习惯”成“自然”,父母长期少营养,老来体质很差,想想真是愧疚不已。可见、筷子头上光“长眼睛”不行,这“眼睛”还得有个关爱他人的“目标”。小辈则要关爱长辈,“筷子头上有孝心”这话就抓住了根本。说到了“点子”上。

有道是,“民以食为天”,“百事孝为先”。让老’人吃好,这是子女孝敬老人的重要方面。分开而居的要关心,同桌进食的更要注意。而今绝大多数人家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改善,不再为吃嚼发愁,但过日子还是精打细算一点好。老人爱吃什么啊,吃什么有利健康啊,怎么烹饪适合老人口味啊,适当适量不浪费啊等,从买菜到做菜以至“动筷子”,都应多想着些老人。“孝顺”者,“尽心奉养父母、顺从父母的意志”也。如此,老人欢心,不仅得到了物质营养。其精神营养的功效更大。对子女小辈来说,“筷子头上讲孝心”,也是一种文明道德的修炼。是一代一代传承好家风的“课堂”。

当然,孝敬老人是多方面、全方位的。“筷子头上”有没有孝心,仅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上一篇:薄荷 第5期 下一篇:家有贤妻 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