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内蒙古风能资源的优势及其开发利用

时间:2022-08-25 04:30:04

浅析内蒙古风能资源的优势及其开发利用

摘要:内蒙古具有风能资源的地理和气候优势,重点发展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风力发电。加强对风力发电机的自主研发,采取经济激励政策来开发风能资源是解决能源供应紧缺的必要的途径。

关键词:风能资源 开发

能源供应紧缺一直是困扰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依靠化石燃料,短期内虽然能够缓解能源危机,但终会出现能源枯竭、环境污染等问题。寻求化石燃料的替代能源,成为我国乃至世界能源战略安全的一个重大问题。风能作为一种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风力发电每生产100万千瓦时的电量,便能减少排放600吨的二氧化碳,大力发展风能可以大幅度削减造成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缓解气候变暖的状况。据估算。地球上的风能资源是水能资源的10倍。每年高达53万亿千瓦时。仅1%的地面风力就能满足全世界对能源的需求,目前已被开发的只是小部分。

“风电”具有蕴藏量大、可再生、无污染、不淹地、占地少、建设周期短、投资灵活、自动控制水平高、运行管理人员少等优点。内蒙古自治区的风能资源丰富。发展风力发电潜力巨大。作为21世纪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内蒙古自治区将对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内蒙古风能资源的优势

(一)地理优势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祖国的北部边疆,地域辽阔、横跨东北、华北、西北三大区域。东西长2400公里,南北宽1700公里,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8。基本上是一个高平原地区,海拔高度多在1000-1500米之间。境内,大兴安岭呈东北一西南贯穿本区东部,阴山山脉则东西横亘与西部,形成坦荡而辽阔的高原风貌。

(二)气候优势

内蒙古大部分地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它处于北半球盛行西风带,本区的大风和多风天气主要分布在春、秋、冬三季,特别是秋末至来年春初,冷空气活动和寒潮天气过程较为频繁,是造成内蒙古风大多风的根本原因。影响内蒙古地区的三路寒潮是:西路来自俄罗斯新地岛以西的北太平洋。经西伯利亚、我国新疆、河西走廊进入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中路新地岛以东经贝加尔湖、蒙古国横扫内蒙古高原。这路寒潮势力最强,大风范围也最广;东路由东西伯利亚、鄂霍次克海,进入内蒙古东北部。三路寒潮大风尤以内蒙古中部侵入最多。然后向东西两侧逐渐减弱。在大风寒潮的影响下。形成冬半季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丰富的风能资源。

二、内蒙古风能资源储量及其利用现状

(一)内蒙古风能资源储量

内蒙古自治区10米高度层的年平均风速为3.7米/秒,根据中国气象科学院的估算:全区理论可开发风能储量为78690万千瓦,可开发风能储量为6180万千瓦,占全国总风能储量的24.4%。处于全国各省区第一位。其中中部和西部地区的理论可开发风能储量为64376万千瓦,技术可开发风能储量为5056万千瓦。东北部地区的理论可开发风能储量为14313万千瓦,技术可开发风能储量为1124万千瓦。

(二)内蒙古风能资源的利用现状

20世纪80年代起,一种大规模的开发并网型的风电场建设热潮在西方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兴起,不久便波及到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内蒙古的风力发电也因此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内蒙古是中国风力发电的摇篮,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广大农牧民群众就开始尝试利用这里的风能资源。80年代,大量户用微小型风力发电机的研制、推广和应用。初步解决了偏远农牧区的家庭生活用电。

1989年12月底由内蒙古电力总公司首开先河,投资发起,从美国顺风公司引进第一批100千瓦文5台的风电机组,建设起中国第一批也是亚洲最早的风力发电场。即“朱日和”风力发电场。进入21世纪。内蒙古风电事业更是进入飞速发展时期,2004年内蒙古风电总装机容量为13.514万千瓦,总装机台数为224万台;2005年全区风电总装机容量为16.574,总装机台数260万台;2006年内蒙古已成功地建设12座现代化的风力发电场,安装使用了21种风电机型668台,总装机台数668台,总装机容量50.889万千瓦。占全国总装机容量(258.9万千瓦)的19.65%。如按等效满负荷2000小时估算,2006年底内蒙古已形成年风电上网电量10.18亿千瓦时的生产能力,至2007年底,内蒙古风电装机量已达到1736万台。总装机

如图2所示,2007年内蒙古风电装机总台数较2006年同期上涨159.9%。保证其高速、迅猛、长远的发展,成为当前风电事业必须解决的问题。

三、内蒙古风能资源开发的建议

大力发展内蒙古风力发电对解决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中电力严重短缺的问题、环境问题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内古交通不便的边远山区,地广人稀的草原牧场,以及远离电网和近期内电网还难以达到的农村、边疆,作为解决生产和生活能源的一种可靠途径,风力发电更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重点发展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风力发电

内蒙古西部地区所蕴藏的风能储量最大,理论可开发储量为35233万千瓦,技术可开发储量2769万千瓦。但单位面积所蕴藏的风能储量,尤以中西部地区风能资源丰富。中西部地区理论可开发储量29123万千瓦。技术可开发储量2287万千瓦。加之此地区电网较完善。风力发电开发成本较低,能够有效提高风力发电企业的经济收益。因此中西部地区的风力发电潜力巨大。

(二)加强对风力发电机的自主研发

据有关统计,2006年底。中国累计风电装机容量2599兆瓦,其中。中国内资企业产品只占到30.80%,合资企业产品占3.30%。而外资企业的产品却占了65.90%。引进成本高。因此。自主研发风力发电能够有效降低风能资源开发成本,提升国内风力发电企业和制造企业竞争力。促进中国风电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采用“招标定价”和“政府最低指导价”相结合的上网电价

目前。内蒙古风电的上网价格采取“招标定价”的方法,这种定价方法有利于激发市场,调动企业参与风能发电产业的积极性。有利于市场融资,实现市场资源配置最佳化。但是。运用这种方法也会导致风电投资为争夺风电项目而盲目展开竞争。故意降低风电上网价格,阻碍风力发电事业的长远发展。采用“政府最低指导价”的方法可以有效遏制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扶持风电事业健康发展。为了更好地发挥“招标定价”的优势。同时消除其弊端,可以采取“招标定价”和“政府最低指导价”相结合的方法。灵活运用“政府最低指导价”,由于各地区的风能资源分部不同、地理位置各异,风能发电开发利用项目规模不同,可以制定不同的“政府最低指导价”。

(四)采取经济激励政策

风电设备投资和运营成本较高,包括上网成本以及规模成本等因素综合考虑。风电投资没有成本优势,甚至远高于火电。而目前的风电价格形成机制以及市场综合电价水平并不利于风电行业的发展。因此,切实落实国家对风电的激励政策。从投资补贴、价格补贴、税收补贴等方面有效地降低风力发电开发成本是提高风电投资者的积极性的必要条件。

1 投资补贴

政府可以加大对风力发电项目贴息贷款的力度或通过对风力发电投资进行直接补贴,吸引企业对风电行业投资。例如。德国通过其“开发复兴银行(DtI)”对风力发电的开发商提供优惠的低息贷款。1990~1995年期间。DtI共资助了1585个风力发电项目,总投资额约13.7亿美元,其中DtI贷款为6.32亿美元(其贷款利息低于市场利率1到2个百分点。贷款期限为20年。比一般商业贷款的期限长10年左右)。德国还通过其经济部对单机450kW到2MW的风力发电装机提供每千瓦120美元的补贴。每台风机的最大补贴为60800美元,单个风电场的补贴不得超过121600美元。

2 价格补贴

制定相关的价格补贴降低风电上网价格,保障风电企业经济效益。美国对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给予1.5美分/千瓦时的价格补贴。从项目投产起补贴10年,并随通货膨胀率调整补贴价格。从风电项目的全经营期核算,相当于降低了25%的风电成本。美国风电机组安装有两个高峰年,都出现在这一政策期内,这说明补贴政策对风电项目很重要。

3 税收补贴

目前。风电上网电价的增值税率是8.5%。较水电上网电价的增值税高2.5%。而风电进项税折扣是非常有限的。这是造成风电上网电价高的原因之一。建议国家比照水电上网电价税率对风电增值税税率进行调整,从税收角度降低上网价格。保证风力发电企业的经济收益。促进风电行业良性发展。

上一篇:上海会展业品牌化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对再贷款货币政策绩效评价及其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