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

时间:2022-08-25 03:58:22

论小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

[关键词]作文;课程;学习;培养

假如我们的作文课像动画片一样吸引小学生,假如学生写作文像玩游戏一样投入、一样有激情。那么他们还会说作文难吗?他们将会感受到作文课的幸福、快乐。而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是教学获得成功的开端,有效的激趣方法是在活动中自然而然地生趣,在生活中自由自在的撷趣,让学生的生活、学习空间充满情趣,结合新的课程理念,我在教学中进行了如下的尝试。

一、开放的课堂,师生同活动、共学习

“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这样的教学过程的中心既不是单纯的学生,也不是单纯的教师,师生之间是教与学的中心人物,师生之间不再是你教我学,而是相互探讨、平等交流,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必须从昨天课堂中的主导者走向今天课堂中的活动。一同成为问题的发现者、研究者和解决者。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我把学生当成朋友、当成伙伴,通过与学生的沟通活动展开指导。

例如: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一单元和第八册第一单元的作文都要求学生观察春天的一处景物,写片段或一篇作文,要突出春天景色。如果我们把这样的作文课定位在教室里,老师的指导、学生的写作源除了例文上精彩的段落之外,对春天的描写是重复前人的话语,舌描述得如何生动形象,指导如何得体,学生的写作激情也不会高涨。到南郊公园,学生们一进园,就在草地上跌爬滚打,甚是开心。玩累了,他们才去留心周围的景物。这个说小草嫩嫩的、软软的,那个说柳条笑弯了腰,此时我趁机引导学生观察写作,为了不至于遗漏景点,我让学生拿出纸笔画出自己眼中的春天,第二天作文课时,我把作文课空间让给学生,将学生的画展示在全班面前,学生们沸腾了,因为他们看到了杨树抽出嫩绿的枝叶,绿绒绒地草地一望无际,一朵朵含苞未放的花骨朵,点缀在一片绿色中,还看到了兴致勃勃的游人……真是开心极了,孩子们乐、老师也乐,对孩子们来讲,这样的画片的吸引力绝对不亚于看动画片,画片唤醒了他们的回忆,也激活了他们写作的欲望,同学们写下了一篇篇富有个性的文章。

二、自主作文,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

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中明确指出:“学生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而“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可是由于小学生的世界观尚未形成,自主意识薄弱,加上生活阅历短、体验少、词汇贫乏,所以喜欢模仿,人云亦云,作文成了重复别人的故事,因此,鼓励学生自己的独特感受是发展个性、培养创造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前提。

三、学科整合,激发学生创作欲望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感觉思维的。”能够将具体的形象化为生动的语言文字,这是作文能力强的具体表现之一。在教学中,做到学科之间相互渗透是语言文字有音韵、有色彩、有动感,各学科之间的联系能使形象更鲜明,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1.让画面美起来。

“作文时让学生以图引思,以思引言,以言引文,能够使形象化为语言文字。”例如,根据画面发挥想象,写一篇文章,学生首先要在脑海中勾勒一个丰富的画面,根据画面组织语言,我班的班刊《春苗作文报》上一幅幅稚嫩而优美的画配上一篇篇形象的作文。学生兴趣盎然,作文兴趣也有所提高。在训练实物写作时,我也常常鼓励学生用此法,将实物形象逼真的画下来,旁边再配上一段文字说明,收到写作效果也较好。

2.让音乐响起来

音乐,是一种无形有声的语言,它能塑造饶有情趣的氛围,使听者心境轻松。听着音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自由展开想象的兴奋状态,激发出表达自己联想的强烈愿望。这种方法我在编故事训练中常常用到。如教学《神笔马良》一课,我启发学生听音乐续编故事,假如你有一支神笔,你会怎样做?学生们有的说:“我要在冬天时,画出象绒毛一样的白去,画出绿绿的草地……”还有的说:“我要画一座高大的教学楼,画出美丽的操场,再画支神奇的笔,老师拿起笔马上就能查出学生考卷上的错题,这样老师批作业就不用那么辛苦了……”一句句充满童雅的话,一个个富有童心的情节,就这样从音乐声中走出。

3.让实物活起来

运用各种手段,让静止的实物动起来、活起来,提供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例如:我在教学《我喜欢的玩具》一文时,我请学生从家中带来自己最喜欢的一种玩具。上课时,我请学生在小组内活动互相介绍自己玩具的外形、颜色,同时一边演示一边介绍自己玩具的玩法和特点,学生的兴趣高涨,介绍的真实、生动、有条理。接下来请各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做小小推销员,向“顾客”介绍自己的玩具,其它同学可以对他的玩具提出修改意见。在这种直观体验下,介绍的连续性和操作的层次性,真是触手可及,学生的写作也不会成为无源之水,作文纸上的玩具也在学生的笔下活了起来。

四、成功的体验中,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

学生作文的积极情感除了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外,还来源于对作文成功的体验。在作文指导中要引导学生克服畏惧作文的心理,鼓舞他们树立“我也能写好作文”的信心。每一次作文课,我都能给学生以鼓励,并使文题贴近学生的生活,调动学生的积累,使他们有内容可写。例如:初春的一天,下起了绵绵春雨,有的学生不时向窗外张望。于是,我问他们:“你们喜欢雨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喜欢!”“为什么?”学生争先恐后地说:“因为经过漫长的冬天后,看到春雨,心里感到很新奇。”“因为有了雨,万物在萌发,在复苏……”“是的,春天这绵绵细雨的确很美,老师和你们一样也很喜欢细如牛毛的春雨,那么雨中的景色是什么样子的呢?希望大家做一个有心人,仔细观察、体验眼前的景物,并把平时所积累的优美,生动的语言恰当地运用到作文中去,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别人读起来或听起来才有滋有味。”学生听了我的话,写作的积极性格外高涨,每当我拿起学生的作文,读着那些恰当、优美的文字时,心中不时感到十分欣慰,学生对写作也不再厌倦、害怕了。

“乐学是善学的前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愉快的心态能使学生心理通道敞开。以趣激发学生的情趣,给学生自主、合作的空间,让他们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感受作文的幸福和快乐。学生就会自豪地说:“作文使人们快乐!”

上一篇:文化因素对纪录片深层结构的影响 下一篇:关于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