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气象服务现状点滴谈

时间:2022-08-25 12:52:12

公共气象服务现状点滴谈

摘 要:所谓“公共气象服务”,指的是借助于一系列服务在指挥生产、环境保护、组织减灾防灾、合理利用开发气候资源之类层面上予以科学决策,同时也向相关的社会各界做出气象信息提供的服务。本文对这一服务现状加以论述,并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公共气象;服务现状

中图分类号:P4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1974/nyyjs.20161132180

1 公共气象服务现状

截至如今,中国大陆方面已经形成了较完善的天气预报系统,其优点在于覆盖范围较广、传播速度较快之类优点,基本上可以适应此方面的公众需求。公众获取服务信息方面,电视一直是主要渠道,而此外其他新媒体同样也是公众的主要服务信息来源。科技的发展也一直推动着改善服务内容、手段、形式的进程,但与此同时,公共气象服务过程中依旧问题丛生,择其要者,包括。

1.1 存在覆盖范围的空隙所在

在中国大陆的很多社会经济发展欠缺、经济落后之处依旧有很多覆盖空隙,有统计资料表明:中国大陆公众中难以享受气象服务者约占比0.37%,此类地区堪称气象灾害防御方面的“薄弱环节”,最亟需提供气象灾害预警层面上的各种信息。

1.2 社会公众缺乏防范气象突发事件方面的意识

在此方面主要在于缺乏科学知识普及方面的公众宣传,造成了公众难以掌握应对气象突发事件的正确办法,也难以正常发挥气象服务作用。

1.3 服务手段后进

在突发各种形式的气象灾害后,相应的服务部门宣传不力,以至于很多公众对之重视程度不够,难以第一时间对气象信息有所。

1.4 缺乏足够“强度”的基础服务设施

很多地方的服务能力和设施难以有效抵御气象风险。在某一局部地区出现灾害时,过于稀疏的检测站网络难以有效识别,以至于灾害被放大。

1.5 地方政府缺乏预警服务后的反应

不少地方在获得预警服务后,都没有第一时间做出有效的反应,缺乏有效的阻止灾害、保障所辖地区民众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的保障措施。

2 加强公共气象服务对策

2.1 建立管理机构

应建立和本地情况相互符合的管理机构,形成“公众参与、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的服务体系,以此来形成快速发展气象服务的局面。形成有关的管理机构制度体系,其中应有效地对管理机构职责加以明确――其应包括沟通协调和指导、设计、规划2个主要层面内容。管理机构从业者也应结合自身的工作情况,按照气象服务业务开展设计、规划活动,并对工作加以指导。针对其间一系列问题所在,和政府有关部门开展相应层面的协调、沟通之类活动,督促政府等层面在获得预警后,第一时间有所反应并作出准备,有效采取应急办法,全力阻止灾害。并且在资金层面密切支持相应活动,保证工作效率的高效性和全面性。

2.2 加强需求调研

在此方面主要指的是提升调研公众需求力度,在服务方面逐步“推陈出新”,有效地满足公众需求。开发和社会情况相互结合的气象服务并定期回访,借助于一系列调查、答询等办法了解公众需求、建议之类内容。

2.3 加强人才培养

气象事业向来以人才作为第一“支撑点”,故而有必要有效提升培养人才的力度。吸引专业、优秀、高素质的相应人才,同时也应定期培训现有工作人员。依据其中不同的工作职责,可以将其中从业者划分为“服务开发”、“经营管理”2大类。前者必须提升调研公众需求的力度,结合时代特点和背景来丰富自身的服务结构。后者则应有效提升对本国和全世界诸多方面发展趋势的学习、了解力度,尤其要提升κ谐∮销、企业现代化管理、广告经营之类层面的了解,有效地分析如今气象服务中的问题所在,同时也应掌握与自身活动有关的行政程序,并具备相应的协调沟通能力。

2.4 丰富服务形式

在此方面,应认识到如今气象服务活动的问题所在,结合各方面的技术来对服务形式之类加以丰富,将气象服务加以“针对性开展”――如:在对农村开展的相应气象服务中,其主体应定位为预警防御、农业天气预报之类层面,借助于各种农村常见的媒体开展各种服务活动,开展针对社区、学校、工地、军队的气象服务时,则应以城市LED、短信、显示屏、广播之类进行预警防御为主的全面服务。

3 结语

公共气象是气象事业中“核心”所在,对很多方面都会起到颇为重要的作用,对减灾防灾、维护国家安全、人民生活水平改善和提高之类层面上都有很明显的积极意义。该项服务在国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时代不断进步的过程中,也只有讲究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方可有效地在时展过程中有效推动气象事业发展。在很多因素影响下,这一服务依旧问题丛生,以至于其进步的步伐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为此,有必要借助于一系列服务在指挥生产、环境保护、组织减灾防灾、合理利用开发气候资源之类层面上予以科学决策,同时也向相关的社会各界做出气象信息提供的服务。

参考文献

[1]郭红艳,马丽,侯玉环.新常态基层气象台站公共气象服务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5(22).

[2]李俊,刘涛,杨正元.农村公共气象服务现状及建议[J].北京农业,2014(21).

上一篇:计算机辅助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策略的探讨 下一篇: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