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德育有效教学思考

时间:2022-08-25 11:38:23

中职学校德育有效教学思考

摘 要:近几年来,随着中职学校生源的减少,生源的质量也在不断下降。除了学习成绩,更多的是学生道德品质、人格修养等方面出现的滑坡现象,面对目前形势下中职学校学生的道德失重问题,如何有针对性地抓好德育工作,德育课担负着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中职学校德育的有效教学,是提高中职学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中职学校德育现状的分析,提出了中职学校德育有效教学的几种想法。

关键词:中职学校;德育;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1-293-01

一、中职德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中职德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中职学校德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对德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各类中职学校为了追求学生的就业安置效果,只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把专业技术的学习作为评价教师和学校教育工作的主要依据。在这种思想影响下,学校把育人问题摆在了次要位置,因而使学校德育工作流于形式,难以适应当前中职生思想的发展变化。

(2)德育教育的内容脱离实际。目前的德育教育片面强调思想政治内容,学生们仅仅被教育要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却忽视了道德规范、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德育教育没有根据中职生的知识水平和身心特点而具体化、生活化,因而德育内容显得单调枯燥,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

(3)德育教育的方式比较落后。在常规的德育教学中,“灌输”仍然是最主要的方法。教育者错误地把学生当作装灌美德的容器,这种强制灌输性的教育没有认真研究学生的特点,不能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效果较差。

(4)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学生宁可上专业课而不喜欢上德育课,德育课上睡觉、做其他事情的学生较多;甚至还有学生认为中职学校的德育课简直就是多余,学好专业技术就行了。学生基础薄弱,学习能力差,学不好德育课。

2、影响中职德育有效教学的原因分析

就我近一两年的教学观察和思考,影响当下中职学校德育有效教学的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

(1)个人因素。一是轻视德育课。就读中职的学生大多数都是在初中时期学习成绩较差、在校期间操行不好的“后进生”,他们选择职业学校大都只想学好一门技术,找到一份工作,领到一份薪水,求得生存的空间。二是排斥德育课。集中体现在排斥德育课所倡导的一些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学生质疑集体主义观念、奉献和感恩等社会价值观念。强烈地质疑最终引发学生对德育的排斥。

(2)有关社会因素。这里主要指的是国家有关政策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因此各级政府为确保普及率和升学率,一方面扩大招生规模,同时又将大量后进生提前分流至各中职学校,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当今中职学校生源减少、质量下降,增加了中职学校德育教学工作的难度。

(3)家庭因素。主要表现为家庭疏于管教。通过对德育操行比较差的学生进行研究,发现绝大多数是由于家庭疏于管教导致的。有些学生家长过于关心溺爱孩子,从小使孩子形成唯我独尊、目中无人的畸形变态人格;有的家长漠视孩子的成长,对孩子不闻不问,实行的是放纵式管理;有的家长常年疲于生计,同孩子沟通交流甚少,致使孩子缺乏及时有效的关爱,孩子就形成了不良的品德。

(4)学校因素。一是对德育教育工作不够重视,忽视学生的道德建设和习惯养成教育;二是德育课老师不够专业。三是少数德育课教师本身师德不高尚,起了误导作用。

二、中职学校德育课有效教学的几点建议

1、转变观念,培养具有专业技能和良好道德素质的综合性技术人才,要正确处理专业技能同德育的关系 尽管专业技能作为中职生进行社会实践的基本功,但也应看到德育对人的健康成长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所起的重要作用。要摈弃传统的以分数论成绩、以技术定人才的教育理念,明确树立“既要专业技能、又要道德素质”的育人理念,大力培养一专多能、一人多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综合性技术人才。

2、统一思想,深刻认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当前,社会正处于一个变革的时代,由社会变革而引发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的转变,严重影响了中职学校的学生。这些学生大多是中考的失利者,在心理上还存在诸多问题。要求德育教育工作者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认清中职学校德育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把德育教育放在重要位置。

3、拓展和改进德育内容 德育教育的内容绝不应拘泥于课本、局限于课堂,应该大胆走出教室,走向社会,贴近学生生活。在传统德育的基础上,应扩充德育教育内容,要加强竞争观念、利益观念、理性观念、法制观念、创新意识、诚信意识和敬业精。

4、以人为本,完善德育制度建设,强化管理育人的新机制 对于德育教育目标的实现,除了上述建议外,还需要整体规划,完善德育的各项制度,加强管理。学校要完善德育课考核制度,改变一张试卷定成绩的做法,成绩中要加大日常行为、平时学习的比例,实行严格的品德操行量化。

参考文献

[1] 桑昭惠. 职德育创新的思考和实践[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 王友文. 德育渗透更为自然.中国教育报.

[3] 培青. 国教育史(修订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 王玉芝. 业学校德育教学现状及对策探析[J].东方企业文化.

[5] 曹晔. 教育中的悖论[J].教育发展研究.

[6] 谭建红. 谈如何提高中职生德育课兴趣[J].当代教育论坛.

[7] 董红叶. 于中职生德育教育的分析.

上一篇:让孩子在赏识中成长 下一篇:初中数学教学应注重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