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钻孔灌注桩质量问题及处理方法

时间:2022-08-25 07:50:23

常见的钻孔灌注桩质量问题及处理方法

摘要:分析钻孔灌注桩的常见质量事故,找出质量事故发生的原因,选用科学合理的施工工艺,尽可能防止质量事故发生,使钻孔灌注桩单桩静载试压达到优良。确保工程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工期延误。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质量问题;处理方案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mmon quality accident of bored, find out the reason the quality accident, to choose a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construction process as much as possible to prevent the quality accident, and make the bored single pile static load test pressure reaches excellent. Ensure that the project is causing unnecessary economic losses and the duration of the delay.Key words: bored piles; quality problems; treatment program

中图分类号:U443.15+4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建筑物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房地产行业发展突飞猛进,工程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基础工程也逐渐向环保、便捷、快速方向发展。钻孔灌注桩因其机械化作业,施工简单;钢筋笼、砼可集中加工、配送,也可以现场加工,作业方便;施工速度快,工艺成熟,相当来讲过程中安全可靠等等诸多优点,在基础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因其施工工艺属隐蔽工程,相对来说质量控制难度较大,同时施工质量的好坏对桩的承载力影响很大,因此很容易出现质量问题。发生质量事故后,加固处理难度大,且费用较高。

以下分析几种钻孔灌注桩质量问题,并解析其成因及处理方法。

一、断桩、夹泥

引起桩身砼夹泥或断桩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四方面:

1、初灌砼量不够,造成初灌后埋管深度太小或导管根本就没有入砼内。

2、砼灌注过程拔管长度控制不准,导管拔出砼面。

3、砼初凝和终凝时间太短,或灌注时间太长,使砼上部结块,造成桩身砼夹渣。

4、清孔时孔内泥浆悬浮的砂粒太多,砼灌注过程中砂粒回沉在砼面上,形成沉积砂层,阻碍砼的正常上升,当砼冲破沉积砂层时,部分砂粒及浮渣被包入砼内。严重时可能造成堵管事故,导致砼灌注中断。

当灌注过程中导管因上述原因而形成断桩,如混杂泥浆的砼层不厚,能将导管插入并穿透此层到达完好的砼内时,则重新插入导管。但灌注前均应将进入导管内的水和沉淀土用吸泥和抽水的方法吸出。由于不可能将导管内的水完全抽干,续灌的砼配合比应增加水泥量提高稠度,以后的砼可恢复正常的配合比。若砼面在水面以下不很深,且尚未初凝时,可在导管底部设置隔水塞,将导管重新插入砼内,导管上面再加重量,以克服水的浮力,导管内装满砼后,稍提导管,利用砼自身重力将底塞压出,然后继续灌注。

断桩位置较深,断桩处承受的弯矩不大,且断桩处以上已灌注砼时,可用压浆补强的方法处理,做法是:①先用小型钻孔机沿桩身钻一探孔,探明断桩位置,另在探孔不远处,再沿桩身钻一孔。一个用作进浆孔,另一个用作出浆孔,孔深要求达到补强位置以下至少1m。②高压水泵向一个孔内压入清水,压力不宜小于0.5MPa~0.7Mpa,将夹泥和松散的砼碎渣从另一个孔中冲出来,直到排出清水为止。③用压浆泵压浆,第一次压入水灰比为0.8的纯水泥稀浆(宜用425#水泥),进浆管应插入钻孔1m以上,用麻絮填塞进浆管周围,防止水泥浆从进浆管口冒出,等孔内原有清水从出浆口压出后,再用水灰比0.5的浓水泥浆压入;为使浆液得到充分扩散,应压一阵,停一阵,当浓浆从出浆口冒出时,停止压浆,用碎石将出浆口封填,并用麻袋堵实。④最后用水灰比0.4的水泥浆压入,并增大灌浆压力至0.7MPa~0.8Mpa,稳定闷浆20min~25min,压浆工作既可结束。待水泥浆硬化后,应再作一次钻孔取芯,检查补强效果,如断桩、夹泥情况排除,认为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二、坍孔

坍孔的特征是孔内水位突然下降,孔口冒出细密的水泡,出渣量显著增加而不见进度,钻机负荷显著增加等。

坍孔原因1、 泥浆相对密度不够及其它泥浆性能指标不符合要求,使孔壁未形成坚实泥皮。2、由于出渣后未及时补充泥浆(或水),或河水、潮水上涨,或孔内出现承压水,或钻孔通过砂砾等强透水层,孔内水流失等而造成孔内水头高度不够。3、护筒埋置太浅,下端孔口漏水,坍塌或孔口附近地面受水浸湿泡软;或钻机直接接触在护筒上,由于振动使孔口坍塌,扩展成较大坍孔。4、在松软砂层中钻进进度过快。5、提出钻锥钻进回转速度过快,空转时间太长。6、水头太高,使孔壁渗浆或护筒底形成反穿孔。7、 清孔后泥浆相对密度、粘度等指标降低,用空气吸泥机清孔泥浆吸走后未及时补浆(或水),使孔内水位低于地下水位。8、清孔操作不当,供水管嘴直接冲刷孔壁、清孔时间过久或清孔停顿时间过长。9、吊入钢筋骨架时碰撞孔壁。

发生孔口塌陷时,可立即拆除护筒并回填钻孔,重新埋设护筒再钻;如发生孔内塌陷,查明坍塌位置,回填砂和粘质土(或砂砾和黄土)混合物到坍塌处以上1m—2m,如坍孔严重时应全部回填,待回填物沉积密实后再行钻进; 清孔时应指定专人补浆(或水),保证孔内必要的水头高度。供水管最好不要直接插入钻孔中,应通过水槽或水池使水减速后流入孔中,可避免冲刷孔壁。应扶正吸泥机,防止触动孔壁。不宜使用过大的风压,不宜超过1.5—1.6倍钻孔中水柱压力;吊入钢筋骨架时应对准钻孔中心竖直插入,严防触及孔壁。

三、缩颈   

缩颈的桩又称瓶颈桩。部分桩径缩小,截面不符合要求。其原因有:在含水量大的粘性土中沉管时,土体受强烈扰动和挤压产生很高的孔隙和压力。桩管拔出后,这种压力便作用到新灌注的砼桩上,使桩身发生不同程度的颈缩现象,拔管过快,砼量少或和易性差,使砼出管时扩散差等砼灌注完成后经验桩发现桩身缩径,如位置较浅,则直接开挖对缩径部位施工补救,如位置较深,且缩径严重,则应考虑补桩。

四、吊脚桩   

即桩底部分砼隔空或砼中混进泥砂而形成松软层。原因为桩靴强度不够,沉管时被破坏变形,水或泥砂进入桩管,或活瓣未及时打开。采用低应变或高应变方法测量.一般北方采用低应变中的落锤法,用锤子击打桩头,观察震动波反射突变情况,可以大致判断桩体连续性.南方一般在桩体埋入声测管,使用超声波检测桩体质量,比较准确.高应变主要检测桩基承载力.

混凝土量可以计算理论值,根据每盘灰量确定混凝土上升距离,偏差大于10%就要怀疑桩孔有问题,要查询钻进记录.

一旦发现出现吊脚桩时,将桩管拔出纠正桩靴或将砂回填成孔后重新浇筑。

五、桩靴进水进泥    

常发生在地下水位高或饱和和淤泥或粉砂土层中。原因为桩靴活瓣闭合不严,预制桩靴被打坏或活瓣变形。处理方法:拔出桩管消除泥砂,整修桩靴活瓣,用砂回填后重打。地下水位高时,可待桩管沉至地下水位时,先灌入0.5米厚的水泥砂浆作封底,再灌1米高砼增压,然后再继续沉管。 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问题不容小觑。钻孔灌注桩质量事故引发的后果相当严重,因此在进行钻孔灌注桩施工前,要充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对施工设计文件和地质勘探资料进行仔细审查,有效实行技术交底和会审制度。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泥浆和混凝土质量,并做好记录工作,有效地进行清孔、钻孔等关键工序的实施,从而使钻孔灌注桩技术得到良好应用。

参考文献:

[1] 汤玉江,浅谈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常见问题的处理[J].新疆有色金属,2008,(01).

[2] 陆青枝,贾桂丽,贾建军,浅谈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过程及常见问题的处理[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7,(03) .

上一篇:高层建筑电气设计中的防雷技术研究 下一篇:谈公路建设项目中做好工程档案管理的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