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州区农村集体土地调查确权有关问题的探讨

时间:2022-10-09 08:38:22

原州区农村集体土地调查确权有关问题的探讨

摘要:针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工作中的技术问题进行详细的介绍,并对集体土地确权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解决方法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ownership of rural collective land to counterpoise truly the job of technical problem in detail, and the collective land ownership has carried on some beneficial exploration, put forward the feasible solution.

Key words: rural collective land ownership; ownership; solving method

中图分类号:D91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前言

土地是人类的宝贵财富,是人类社会进行物质生产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和自然基础。如何科学、合理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如何及时了解与掌握土地利用变化数量和空间特点,对于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土地持续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所有权调查总体思路

原州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主要利用第二次土地调查的成果资料,采用影像判读与实地测量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开展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从而进行确权登记发证。首先将第二次土地调查的权属界线图中的界址点、界址线导入,其次将2011年度变更数据库中的行政区、行政区界线、行政区注记、地类图斑、地类界线、地类图斑注记、线状地物、线状地物注记、等涉及土地利用现状的图层导入与2011年度变更调查国家下发的最新正射影像图及其他分辨率较高的局部影像资料进行套合解译,作为本次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调查底图。然后到实地逐一进行核实、修正和补充调查,同时在调查底图上按照要求标注相应的界址线、界址点等相关要素,并填写权属协议书、地籍调查表,最终获得正确反应调查区域的集体土地原始调查图件和资料,经检查、验收合格后作为内业数据库建设的依据。最后根据数据库和图件成果进行农村集体土地发证工作。

2 工作底图制作

利用正射影像图与原州区2011年度变更调查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套合,保留图斑线、地类符号,及省、市、县、乡(镇)、村级行政界线,导入第二次土地调查的权属界线图中的界址点、界址线。根据各村集体土地与国有铁路、公路、河流沟渠及学校企事业单位的权属位置关系进行分宗,并将权属界线补充完善后上到调查工作地图上,制成1:10000比例尺村级工作底图。

3 实地调查主要做法

向土地权利人发送指界通知书,约定权利人准备好土地权属材料现场出席指界。调查人员准备好调查表、调查底图、必要的仪器及工具、用具等。 由调查人员根据收集的权属来源证明材料、土地所有者出示的相关证明材料,结合土地权利人的指界情况,核实土地权利人的名称,宗地的界线、界址边长,土地的用途、面积,共有权情况等内容。调查人员根据调查情况如实将调查的内容填写到调查表上。调查表上除必须经土地权利人认可的部分在现场填写外,其余内容可由调查人员在调查完成后回室内填写。 调查完成后,由土地权利人在调查表上签章确认调查结果。

4 土地权属调查的原则

(1)延用性原则,已有的确权资料,当经过核实未发生变更,且与实地一致时,原资料可沿用,不需重新进行土地权属调查。

(2)完善性原则,已有的确权、登记资料手续不完善的,应补办手续,不需重新确权。

(3)重新确权原则,已有的权属资料,如登记资料、《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经复核存在错误或实地界线已变化的,应重新确权划界,重新签订《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

5 确权方式

收集已有权属资料,经核实无误的继续使用,手续不完善的补办相关手续,不重新确权;权属资料经复核存在错误或实地界线发生变化的,应重新确权划界。重新进行土地权属调查的,相关权利人及调查人员必须到实地指界,依法对土地进行确权。具体确权有以下几种方式:

(1)权源确认方式

权利人能够出示权源文件的。当通过审查权利人出示的权源文件和充分听取权利人申述后,确认权源文件能被现行法律法规所认可的,按权源文件来确认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的归属。可根据权源文件上记载的土地的位置、界址(包括界址点、界址线、界标)、权属性质、土地用途、权利人、相邻权利人等信息,将土地权属界线直接标绘或到实地经过指界由调查人员将界线调绘在调查工作底图上,并与相邻权属单位签订《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

(2)指界确认方式

基于双方共同认定土地边界来确认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界线和归属。使用该方式确权的基本程序是:

①相邻双方均不能出示被现行法律法规所认可的权源文件。

②共同指界。双方法定代表人(委托人)共同到实地共同指界,确认权属界线。通过指界,由调查人员跟随指界人,沿界线走向将界线调绘在调查工作底图上。

③签订《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土地权属界线确定后,双方应签订《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集体土地与没有明确使用者的国有土地权属界线,由集体土地指界人指界、签字,根据有关法规和实地调查结果予以确认。

(3)协商确认方式

基于双方均不能提供权源文件,或相邻权属单位双方对权属边界认识不一致时,通过协商确权,确认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界线。通过实地指界,将双方共同认定的土地权属界线由调查人员调绘在调查工作底图上,双方签订《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

(4)仲裁确认方式

对双方权属争议的土地,当双方都能出示不一致的有关文件且双方又互不相让时,上级主管部门可充分听取双方对土地权属的申述,经综合分析,合理地进行裁决确权,确认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界线和归属。

6 土地权属争议处理

土地权属争议,是指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归属的争议。土地权属争议按下列原则处理。

(1)协商解决

因权属界线不清、权属不明、引起的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争议,各方当事人应依据现行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规范性文件等,经友好协商解决争议,划定土地权属界线,明确土地权利归属,签订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

(2)行政调处

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调处。由于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确定只能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行使,因此处理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也只能由政府调处,不能直接申请由人民法院来解决土地权利的归属。

(3)搁置争议

不能通过土地调查解决的土地权属争议,为了不影响整个调查工作的总体安排,对争议的土地权属界线,当在短时间内难以协商、处理的,可保留搁置争议。

7 土地权属调查的问题处理方式

(1)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土地用途以2011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库的地类为准,不得变动。如实地与2011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库成果的地类不一致,如实记录待年度变更时统一处理。

(2)根据已签订的权属协议书进行实地核实,经核实与原权属协议书一致的,继续沿用原协议书界线。

(3)经实地核实,村级界线与原权属协议书一致,村中间或一部分为国有土地的,不对原村分宗,沿用原协议书界线,只扣除国有土地面积即可。

(4)经实地核实,村级界线与权属协议书一致,但被国有铁路、公路、河流沟渠分割的,对村进行分宗,仍沿用原协议书界线。由于分宗后界址点发生了变化,填写界址点对照表,附于原权属协议书后。

(5)经实地核实,界线发生变化的,应重新确权划界,重新签订调查表和权属协议书。

(6)由于行政区划调整,整村划入其他乡镇的,只是行政区划代码发生变化,沿用原权属协议书界线,不再重新签订权属协议书。

8 数据库建设

权属调查工作完成后,以调查底图为基础,在数字正射影像图上采集最新的集体土地、国有土地、飞地、争议地界线,并认真按照《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规范》、《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的要求,建立集体土地所有权数据库,将原登记发证档案扫描录入数据库;保证新建立的集体土地所有权数据库与2011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的衔接。

9 上交成果

按要求输出各类统计报表,输出地籍图、宗地图等各类图件成果。

上一篇:房屋基础施工问题及措施 下一篇:浅析中低压配电网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