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观性教学在高中地理中的应用例谈

时间:2022-08-25 02:56:23

直观性教学在高中地理中的应用例谈

摘要:直观性教学有助于地理知识形象性掌握和理解,是高中地理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种方法。本文从应用角度简要阐述了高中地理直观性教学的重要性和策略。

关键词:高中地理;直观性教学;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122-02

地理知识的传授本就离不开插图、挂图、图片等形象化资料。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教育也在日益现代化。由开始的幻灯片用于课堂,到后来的多媒体设备安装在教室,教学的硬件设施没有哪个时代像今天这么齐备和发达。时代赋予我们这么多优势,地理老师也不能固守陈旧的教学模式不思改变,应该解放思想,勇于接受新事物,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把地理教学装备到一个优秀的程度,使直观性教学成为高中地理的一种常规教学形式。硬件齐备,还需要我们不断探究如何高效便利地操作和运用。本人经过多年的尝试,有一点心得拿出来与大家交流。

一、直观性教学的重要性

高中地理涉及宇宙天体及运行、大气洋流、水文地质、自然生态、城乡建设等多方面内容。有些知识不在我们目视范畴之内,如果老师一味讲解理论,学生只能依靠自己的抽象思维在头脑中想象出其状态画面,理解难度加大。这时配以形象化的教学资料,我们就可以花费很少的时间迅速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对较多的知识,课堂效率大大提高。正是由于地理学科需要形象性教学这一特点,教材中的插图众多,还配有地图册、挂图、图片等多种图画资料,现在服务于地理的影像资料也日益增多。直观性教学资料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一)有利于教师

描述性、议论性语言对于从事以语言为主要教学形式的教师来说应该是游刃有余的,但是说明性的语言涉及原理、构造、原因、状态等多方面内容,术语众多,教师虽能驾驭,但是讲解起来费时费力,可能还收效甚微。在语言不能唱独角戏的困境下,老师就可以积极寻找其他手段来辅助语言教学,形象化资料自然成为不二之选,诸如手势、图像、影视、课件等均可根据教学之需恰当而便捷地引入课堂。形象化资料的合理应用,可以使老师更好地组织备课,减少授课时语言的压力,更有利于教师拓宽视野和教学思路,促进业务能力的提高,更好地与国际接轨。

(二)有利于学生

高中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已经具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化抽象为具象,有意识地还原和再创某些宏观画面和运动变化过程。但是这也提醒我们,学生的学习还是离不开形象思维。当学生困于理论知识的抽象难懂时,结合形象资料往往会使艰涩的理论转化为一种直观可感的形式贮存到大脑知识库中。学生的思维压力降低,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得以树立。地理学科不再是一个弱项,逐渐成为学生学习中的强势,应对高考自然不再畏惧。

二、直观性教学实施策略

形象化资料并不能自主生效,还需要师生的合理运用,这是要讲究时机和方式的有机结合与安排。

(一)课前导入,激发兴趣

在新知识讲解之前,导入得好,整堂课都会顺畅,老师有声有色地讲授,学生津津有味地听讲。所以选择在课前导入环节恰当地运用直观性教学就显得至关重要。如在讲述城市工业化布局的知识时,可以把一段温带季风性气候区域的城市工业设置在上风向给城市居民生活带来的影响视频播放给同学们看,很自然引入问题:视频中工业都建在城市什么位置?在这样的气候带会给城市带来什么影响?如果让你规划城市布局,你会怎样做?一连串的问题使学生立刻投入激烈讨论和发言之中。在师生问答中不知不觉进入本节正题。老师趁势讲解影响城市工业化布局的因素有哪些,怎样结合相关因素进行规划使城市工业布局更合理,我们身处的城市是否遵循了这些规律和要求,如果不合理,请你设计一个方案呈送相关部门。这样导入——设疑——解惑——应用,一气呵成。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老师的引导下顺利掌握了所学知识,而且印象绝对深刻。更值得欣喜的是,学生还会产生一种责任感,加深了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强烈感情。

(二)课中引入,适时高效

切忌一堂课仅老师滔滔不绝讲个不停,弄得学生手忙脚乱,紧追不上,甚至昏昏欲睡。我们在讲解每一个知识点时,或以影视资料做切入点,启发教学;或与图画资料有机结合,边析图边讲解;或讲后用多媒体演示相关动画;更可以整堂课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整体教学思路。图文并茂、情趣横生的教学模式很早就被推崇,至今仍无一超越,自有其强大生命力和巨大利用价值存在。如播放非洲热带草原气候带、热带雨林气候带的动物种类及活动规律视频时,可切入对非洲自然带分布规律的学习;可利用地球内部构造图,随讲解理论知识随指示挂图相应位置,学习地壳、地幔、地核及内部运动情况;讲解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知识后,可播放一些地方农业、工业循环经济的利用及所取得的成就案例。形象资料丰富多样,取之不尽,只要我们大胆采纳,合理使用,课堂教学就会事半功倍。

(三)结合图例,设题置疑

地理教学离不开各种形式的图例。学图例、析图例、考图例……可以说图例无处不在。正因为地理是一门图例的学科,所以会看图并运用相关图例完成对地理问题的解答是地理老师锻炼学生的一项任务。老师要能针对图例提出问题,让学生去分析辨认,思考作答。这是直观性、识记性和辨析性多种特点相统一的教学形式。如画一个关于武夷山的等高线图,在不同的等高线上标上A点和B点,在同一等高线上分别标上C点和D点,然后向同学们提问:A点和B点植被特征有什么不同?分别有怎样的气候特征?这与什么因素有关?而针对C、D两点可以问同学们,为什么处于同一高度,C点等高线稀疏,D点等高线密集?它们分别处于该山什么位置?你能用简单的语言总结一下武夷山的山形特点吗?这样一个图例综合了地形、气候、植被等多个章节的知识,使同学们对地理各知识点的横向联系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从而开拓了他们的思维。

(四)对比教学,印象深刻

对比教学法适用范围很广,而与形象资料相结合使用效果会更突出。这种方式的运用不但可以省去许多语言性的描述,而且让人看后会产生一种视觉震动,从而波及心灵,令人主动思考明白其中传达出来的信息。如可以给学生播放汶川大地震之前,震中各市镇相关旅游性的影像资料,绝对会让人心驰神往;再播放汶川大地震后的惨景,则让人战栗,不禁惊叹自然界不可狼居的力量;在两段视频的对比中学习和复习地震相关知识,让人如临其境,印象深刻。也可以展示某一城市30年以前的落后面貌和如今发展新面貌的一组图片,令学生在今昔对比中感受城市建设的迅速,再通过一些举措的实施和一系列数据的列举,使学生体会在城市化进程中要注重什么,如何科学合理建设等知识。

(五)组织活动,亲身实践

地理当中的好多知识都可以以活动的形式来学习。组织参观天文馆、到野外进行地质构造的考察、表演情景剧、做地理游戏、邀请专家举办讲座等都是可以用于地理学习的有益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同学们身心愉悦,积极参与,精力投入。但是老师要提前做好活动的准备和安排,考虑到一切可能发生的情况,备足可能运用到的知识,活动中能够把控住活动,使活动顺着自己的教学目标顺利进行,即使其间出现不可预料的情况,老师也要能够反应迅速,机智化解。有老师的导演和引导,学生才能真正化理论为行动获取知识。如我们可以设计一个争当小导游活动,让学生充当导游为某一景点设计旅游路线,无论怎样设计都要从地理角度阐述理由。每位学生先以书面形式设计出来,然后再分别上讲台陈述。最后评选出“最佳导游”,并把比较科学合理的路线设计方案递交到相关旅游部门审阅参考。

直观性教学的外在形式还有很多,它需要我们广大地理教师不断实践、钻研、挖掘、总结才行。本文列举仅为鸟之一羽,诚邀广大同行能不断丰富和交流,共同推进高中地理教学的发展。

上一篇:数学建模培训中人的因素研究 下一篇:“校—医合作”模式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