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观教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11-28 03:52:43

直观教学论文

直观教学论文篇1

发挥师爱效应教学与情感并不是毫无联系的,正所谓“欲晓之以理,必先动之以情”,教育并不是生硬冰冷的,而是有积极的情感参与的认知活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接触。”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过于重视学生智力因素的调动,而忽视学生情感的激发与兴趣的培养,师生处于对立状态,这是学生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为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改变对立的师生关系,建立师生之间积极的情感,以充分发挥师爱效应。我们所面对的是一群天真活泼可爱的小学生,作为教师,要付出自己的真心与爱心,和蔼待人、平易近人,让学生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心与热爱,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亲和力,在师生之间建立一种微妙的情感,以教师对学生的热爱与期望,换来学生对教师的尊重与喜爱,这样学生自然也会将对教师的积极情感转移到英语学科的学习上来。学生对英语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自然可以激起学生参与英语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这样的教学才能取得成功。

二、运用简笔画教学

增强教学直观性简笔画最大的特点就是直观形象,简单易懂,更能传神达意,也并不需要高科技的设备,所用的是是常见的黑板与粉笔。一支普通的粉笔在教师的手中就可以变成一支神笔,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线条,寥寥数笔就要以勾画出一幅幅简单生动的简笔画,这可以让原本单调而枯燥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更加富有直观性,更加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规律,更能激起小学生参与英语学习的激情与动力,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如名词ap-ple,banana等,可以通过简笔画来让学生在单词与含义间建立直接联系,这样更加利于学生的记忆与理解。又如表方位的词on,under,in,behind,over等,用简笔画更能取得语言描述所难以表达的效果,学生可以通过直观的画面来深刻认识这些基本的方位词,此时并辅以相关句子训练,更能达到学生真正理解与灵活运用。

三、带领学生自制教学具

增强教学形象性虽然农村的办学条件比不上城镇,没有先进的教学设备,但是农村学校同样有着城镇学校所不具备的优势,只要教师多用心,我们同样可以借助现有的条件,亲自动手,带领学生一起来制作教学具,巧妙运用,同样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这些教学具都是学生与教师一起制作的,学生更有亲切感,这样更能激起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一)自制单词卡片

我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一起来制作单词卡片,这样在教学中加以灵活运用,更能增强教学的形象性与趣味性。如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单词卡片来进行游戏,在游戏中来帮助学生复习与巩固所学单词。如英汉反说,即看到英文单词说出中文含义,看到中文要拼读出这个单词;快速记忆,随意拿出几张卡片,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来观看,然后看学生能记住多少个。

(二)自制头饰英语是一门语言

语言的掌握就需要在真实的场景中展开,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角色、进入场景,我带领学生一起来制作相关人物、动物的头饰,让学生戴上相应的头饰,这样更能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情景之中,从而让学生展开积极的情景对话与角色表演,这样的教学更具趣味性与真实性,既可以实现学生的快乐学习,同时又可以让学生进入真实的交际情景,更加利于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

(三)各种实物、照片等群体的力量是巨大的

我们要发动学生,利用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来自制教学具,这样不仅可以让教学具更丰富,而且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更高。如学生的学习工具、一些日常用品都可以成为实物教具。

四、引入音乐时尚元素

增强教学艺术性音乐是一门艺术,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更能打动人心,唤起听众的情感共鸣。而小学生活泼好动,爱跳爱唱,在英语教学中引入音乐元素,这可以大大增强教学的艺术魅力,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快乐的学唱中来掌握相关的知识。

(一)播放经典英文歌曲

我们可以选取一些通俗易懂、适合小学生的经典英文歌曲或影视剧插曲等来活跃课堂氛围,以激起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从而使学生以更加集中的思维与注意力来展开英语学习。

(二)创编歌曲

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进行歌曲的创编,这样既可以展现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将单词、句子等谱上音符,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搭配动作,真正让教学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如根据学生所熟悉的中文歌曲曲调来创编歌曲,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欢快的歌曲中来进行语言操练,这样的学习是快乐而有效的。

五、巧妙运用肢体语言

增强教学亲和力小学生年龄小,认知水平低,学习时在理解、认知等方面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因此在教学时我们要充分地考虑到这一点,要借助一些辅助教学手段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与形象性,让学生更全面地学习英语。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其学科特征决定了我们的英语教学不能只是机械而枯燥地传授基本的知识点,而是要将学习与运用结合起来,也就是说在教学时要借助肢体语言来辅助英语教学,这样不仅可以增强教学的亲和力,而且可以让教学更直观、生动,这样更加利于学生对语言的全面掌握。总之,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农村教学优势,利用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实现教学资源的重新整合,增强教学的本土气息,为学生构建富有生机与活力的英语课堂,让学生在教学中展开主动而积极的学习,真正实现新课改所倡导的快乐学习、主体参与,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整体提高。

直观教学论文篇2

[关键词]循序渐进原则 启发性原 则直观性原则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6-0200-01

PBL教学中的循序渐进原则。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课程、教学方式及学生在课堂中的知识承载量,要由简单到复杂,由基础到深入,让学生能够系统、全面地掌握文化知识,逐步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PBL教学中的循序渐进原则主要体现在学科结构顺序和人们认知及应用能力形成的规律性等几个方面。学科结构的循序渐进有助于学生建立完整的学科系统,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完善认知能力;有助于知识的归纳、总结及知识的迁移。PBL教学模式是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课程问题设置的难度系数要适中,在问题的标注和解释中应详细表明知识要点,能具有代表性地反映出教学大纲的知识点,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同时,要让学生能够解决“再生问题”。学生的认知规律是由简单到复杂,由现象到本质的。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发展规律,PBL教学模式中的循序渐进原则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学生学习知识的连续性,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体现。学生能力的提高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PBL教学模式中教学方法的循序渐进,能够使学生系统、有条理地掌握知识要点,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提高知识的适用性。

PBL教学模式中的启发性原则。首先,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学习的导向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快乐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为此,PBL教学模式中每节课的导入至关重要。其次,教师在PBL教学模式教学中要能够抓住主要问题的主要方面,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在这一环节,教师需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做好及时施教与适时施教。如在《中药学》的教学中,患者咳嗽的类型有很多种,有单一型,还有混合型的。教师在教学当中没办法一一将每一个患者的病例拿出给学生具体剖析,这就需要让学生记住几味主要的止咳中草药,对症配药,而具体操作让学生独立完成。最后,教师在PBL教学模式教学中要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学习。学习的过程是要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中完成的,好的问题情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活学活用,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PBL教学模式中的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二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没有实践验证的理论是空洞的。PBL教学模式中的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实际上是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知识,通过自己的学习方式理解、巩固,进而内化成自己的知识,再到实践当中去运用知识,检验知识。PBL教学模式中的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既要从中医学科的特点出发,又要从视障大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教学中要以基础理论为指导,如《中医基础理论》《推拿手法学》《经络学》《中药学》等。要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选择性地收集一些与视障大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资料,以此创设问题情境,这样能使学生的记忆更加持久。

PBL教学模式中的直观性原则。PBL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对课程有深入的理解,对课堂有很高的驾驭能力。中医学是我国的传统医学,有不少经典著作完全是文言文,在教学中,文字、词句的抽象化问题比较严重。学生往往看书看了多遍,却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把中医学当成语言学去学习,久而久之,会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这就需要教师运用简洁明了、通熟易懂的语言去授课。将古典医学理论与现代医学应用结合起来,明确其价值所在。这其中教师对经典古籍的正确理解至关重要。任何学习的过程都是由感性到理性,再由理性到实践的过程。可是现代教学中却往往忽略了感性教学这个重要环节。当然,感性教学不仅仅局限于直观教学,但直观教学是感性教学的重要体现。这就要求PBL教学模式中问题的创设具有实际可操作性及与学生学习生活具有联系性。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与抽象思维能力。教师可将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入到PBL教学模式中,通过图像、声音、视频、网络等多种方式,直观地将知识点融入到教学当中。在具体的PBL教学中直观性教学原则应灵活运用。可以先直观后讲解,或者先讲解后直观,也可以边讲解边直观,视具体情况而定。直观课程的设置不能成为学生的习题手册,这要求直观课程的设置要适度,除了相关章节的问题创设,还要凸显知识要点的系统性。

【参考文献】

[1]黄崴.教育管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01).

[2]柳海民.教育原理[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钟海青.浅说高校教务管理[J].中国大学教学,2005(06).

[4]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06).

直观教学论文篇3

[关键词]科学认识论;生活认识论;文本理解

近年来,人们对教学中的弊端纷纷进行深刻反思,其反思性的认识成果之一,是认识到了现实教学弊端产生的认识论根源——科学教学认识论根源。科学认识论视野下的教学究竟具有什么特点或局限?当代教学认识论又应该实现怎样的转向?本文试图对此进行初步探讨。

一、科学教学认识论的影响

认识论是近代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由于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和影响,哲学沦为科学的附庸,哲学认识论只是围绕自然科学认识而展开。近代哲学认识论被自然科学化,成为科学认识论了。科学认识论的特点可概括为三点:首先,它把认识的目的当成是获取关于客观对象世界的客观知识;其次,它把认识当成成人生活的工具,而不是生活的内容;再次,它不是把主客体关系视为生活关系,而是视为处于一个二元对立的外在认识关系。科学认识论是一个知识论、工具性认识论[1]。

在教学思想史上,开近现代科学认识论先河的是德国赫尔巴特的“四段论”,即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其后继者又把它发展成“五段论”,即预备(提出问题、说明目的)、提示(提示新课题,讲解新教材)、联系(比较)、总结和应用。赫尔巴特派的这一理论将心理学运用于教学,是教学论科学化的肇始。不过,它同时也预示了科学主义教学观的到来。赫尔巴特从错综复杂的教学现象世界抽象出最简单、最原始的要素—“观念”(原子还原论),他认为,“观念”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即“观念”从被统觉到应用,这是任何教学过程都必须遵守的铁定法则(机械决定论)。

赫尔巴特学派的“五段论”影响欧美各国达半个世纪之久,其“四段论”早在洋务运动初期就开始出现在我国,自清代废科举、兴学校以来,它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产生了持久而深入的影响。二战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科学在社会政治与教育中的地位再一次得到强化,科学教学认识论也得到进一步发展。这一时期主要有赞可夫的一般发展理论、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等不同有关理论。

从五十年代开始,苏联凯洛夫教育学在我国广泛传播,影响深远。凯洛夫教育学认为,“在教学中,讲授起主导作用”。凯洛夫教育学关于教师、教科书、课堂教学的“三中心论”;教学过程由“准备、复习旧课、教授新课、巩固练习、布置家庭作业”组成的“五环节说”;教学本质“特殊认识论”的基本哲学立场以及教学中要贯彻学生自觉性、积极性、直观性、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系统性和连贯性、巩固性、可接受性等“六大原则”,以讲授法为核心的“九大教学方法”等等,均在中国通过教师以“老”带“新”、集体备课、观摩教学等方式得到了普及。叶澜教授对此曾有深刻的印象,他将其影响概括为“几乎做到每个教师皆知”。凯洛夫教育学被认为是赫尔巴特理论的简单化和操作化,也被认为是俄罗斯文化和20世纪中叶苏联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和工业经济发展需要的产物,充满了浓重的科学主义认识论色彩[2]。凯洛夫教育模式曾长期主宰我国学校的教学并影响至今。虽然,我们一直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当作教学的认识论基础,但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也被科学化了,以王道俊、王汉澜主编的《教育学》为例,该书是我国新时期以来教育学体系建构的典范之作,它的理论基础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即把教学过程作为“特殊认识”过程,即把教学过程作为“引起求知欲、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技能和技巧”的过程[3]。这一思想至今仍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它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

二、教学文本理解的特点

科学教学认识论实际上把教学过程等同于文本的认知理解过程。这种文本理解的特点可以概括如下:

1.主客二分的思维定势与“正确掌握”的价值追求

这是就文章理解的目的而言的。主客二分是近现代思维范式的最本质的特征。它在教育中表现为,教育知识是静止的客体,理解就是对知识的主体性占有。基础性一直是教学文本生产制作的根本旨趣。所谓基础性,原指的是文化传承中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即所谓的“双基”。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基础”观有所拓展。掌握“双基”曾被认为是专业发展的基础,这种课程目标,要求学生牢记所谓“现成”的书本知识形成规定的技能。课程实施过程就是“千方百计地输送给每一个学生一定量的‘文化财产’,并在学习结束期间给每个学生发证明,证明他至少占有最低限度的知识”。“掌握学习”几乎是近代以来学习(教学)模式的通称,以至于“有没有知识与技能”,“有多少知识与技能”成为社会及教育对人才的评价标准[4]。这种“掌握”取向实际上是一种文本意义的“复制”取向。

改革开放后,因为主体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等教育思潮的相继冲击,人们对教学模式进行过多方面的探索,但从小学到大学的教学一直没有改变教学中的主客二分的教学思维定势与“正确掌握”知识的价值追求。

2.授受形式的认同与文本意义的单向传输

这是就文本理解的形式而言的。授受模式是我国教学最主要的教学模式。这一形式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例如,在某大学,有人借鉴CharelesSilnerman在其《开放课堂教学》中对课堂教学模式依据师生对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的决定权,将课堂分为四种类型:放任自由型、开放型、照本宣科型、传统型四个象限。通过来自5个学院6个专业的学生课堂观察而得到的108个有效样本,应用统计工具对课堂教学行为进行了高频行为和低频行为统计分析,结果发现教师讲授的发生频率为72.2%~88.9%,而在对该校15位教师深度访谈当中,发现有12位教师明确回答,在课堂教学中他们以讲解(讲授)法为主[5]。实际上,对这种授受形式认同的教师在当今大学课堂教学中决不是少数。有人认为,传统教学认识论的逻辑支点是本质主义,这种本质主义赋予学校课程肯定性品质,认为人类文化与知识有一个共同的、普遍的基础。而这种共同的、普遍的本质被视为是确定的、绝对的、永恒不变的真理。本质主义赋予传统的课程普适的、统一性的、中心性的、霸权性的逻辑与品质,这样,“确定性”就成为近代以来的课程逻辑,“基础性”就成为课程的旨趣,“认同性”就成为课程模式[6]。

“认同性”课程模式就是一种接受式文本理解模式。这种文本理解过程的流向可直观地表现为(见下图):如图所示,这种文本理解的本质特征在于它是一种单向灌输接受式的认同性理解。这是文本权威独白下的一种文本意义接受,其中,教师的作用类似传声筒,学生就是容器。它注重的是文本解读的单一向度。3.程序化的努力与人文性的抽空

这是就理解主体而言的。近代的教学认识论基础是科学主义的心理学的模式。这种心理学模式将教学划分为几个机械的阶段,忽视了教育文本理解中的丰富的人文性,造成不良影响。在中小学,连语文这种人文性极强的学科也不例外。这可以在从“五四”运动到全国解放前后三十年间各种主要版本的语文教学方法著作中得到证实。如江都、曹刍主编的包括语文教学法在内的《修辞教学法》将课堂教学结构分为四阶段,即思考过程,欣赏过程,练习过程,建造过程;蒋伯潜的《中国国文教学法》将课堂教学分为四个步骤:预备与检查,试讲,范讲,讨论;钟鲁斋的《中学各科教学法》将之分为五段式:预备、授课、比较、总结和应用;李锦熙的《国文教学法》将之分为“三段式”,即理解(预习与准备)、练习(比较与应用)、发展(创造与活用)。这种教学程序化或结构化的努力一直影响到改革开放后。例如尽管在苏联赞科夫的教育与发展学说、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学说、苏霍姆林斯基的智力发展学说、美国教育家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说、瑞典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学习心理学说等教育理论的影响下,魏书生的“六步课堂教学”模式、钱梦龙的“三主四式”模式、上海育才中学的“读读、议议、练练、讲讲”模式应运而生。但从根本上而言,改革开放后兴起的教学模式并没有脱离科学主义认识模式的一般特点。不仅在中小学,就是在大学里,人文性极强的专业课教学的程序化、机械化的情况也大量存在。这种程序化的努力,以客观的、公式化的、可以重复的步骤和方法获得外在于学习个体的基本的“专业知识”,它必然抽空了教育的人文性,使知识教学疏离了人的丰富性。教学通过牺牲自身的人文性,凸显外在的科学性,使教学愈来愈出现严重的知识化、模式化、机械化。其根源就是,长期以来大学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遵循的一直是客观主义(科学主义)倾向的教学理念。这种教学理念表现出如下系列特征或关键词(见表1)[7]:

从表中的关键词可以看出,大学教学因受客观主义的机械性、公式化的知识教学观的影响,本应具有丰富精神意蕴的大学教学的人文性丧失殆尽。

三、教学文本理解的新变化与新特点

科学教学认识论在教学文本理解实践中造成很深的负面影响,对此,有人曾总结出它的三大弊端:其一,把知识视为客观存在的真理,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准确传授系统的知识、发展认识能力,其它如情感、意志、创造性等成为附带的目标。其二,教学被当作实现外在目的的工具,如此,作为完整的人的生成性便被遗忘了。其三,教学中人存在的意义仅仅是为了掌握教材的知识,认识外部世界。教学过程中的人与人、人与教材(知识)之间的关系不是被看成活生生的生活关系,而仅仅被当作一种认识关系。其四,与此相应,教学呈现封闭化倾向,排斥教学中的“断裂”、“转变”、“分叉”和“理解”,没有对智慧的刺激,对道德审美的体验,对生活的感悟,课堂成为缺乏活力与意义呈现的“祛魅”的世界[8]。

表1客观主义教学哲学观的系列特点/关键词

知识观知识是可传递的、外在于学习者的、客观的、稳定的、现成的和非情景化的(抽象存在)。课程观静态的、按学科等级次序设定的、预定的内容和结果。学习观知识传递、反映教师所知、良构的、抽象-符号化的、接受-保持-回忆的、重视结果的。教学观简化知识、抽象原则、重视基础、从上至下的、推演式的、重视符号表征系统(规则、原理)的应用、讲授的、监护的、教师支配/控制的、个别化的、竞争性的。动机观主要是外在激发、控制与维持的。评价观关注事实、概念和技能的认识,强调内容和结果的评价。学习经验以结果为中心:强调学业成绩测试。教师角色权威、知识源、讲坛上的圣人、拥有绝对话语权。学生角色被动的接受者、等待被“灌装”的容器、坐中学(learningbyaitting)。师生关系主宰-顺从关系;缺乏平等、互动和对话交流。

如此,教学认识论的更新就成为一种时代的需要。那么,当代教学认识论应该实现怎样的转向呢?综合目前学术界的看法,笔者认为,“生活化”是我国教学认识论的重要转向之一。

认识论一直是哲学的重要内容。如果说科学认识论代表了近代认识论的形象的话,那么,生活认识论则是现、当代认识论的形象。科学认识论与生活认识论的根本差异在于:生活认识论对认识作了“生活”的理解。近代科学认识论把认识看作“为了”生活但却存在于生活之外的工具;而现、当代哲学则从生活世界观出发把认识本身视为生活,即把认识看作人生活的一种形式,当作认识者生活或存在的方式,当作认识者自我生成、自我实现或自我完善的方式(生活就是人的自我生成、自我完善的过程),换言之,认识不再是工具,而成为目的,成为生活的内容或人的存在本身[9]。

实现教学认识论的“生活化”转向,对教育教学的其它变革而言,具有基础性的和根本性的影响。它必然促进相应的学生观、教师观、教育观、课程观的变化和教育实践的改进。在教学文本理解观上,特别是随着本体论解释学、接受美学、文本学、读者反应论的兴起,它摈弃了作者—文本的理解模式而转向文本—读者的理解模式,把读者的理解视为文本的本体存在,把理解活动作为文本构成不可或缺的本体层次。这样,文本理解就不是单方面的对象性阐释,而是文本与读者的反应交流过程;文本理解不是复制文本,而是对文本的建构,使文本具有开放性,将文本从静态的物质符号中解放出来还原为鲜活的生命。文本理解通过读者的体验、理解,建构显现文本意义,在文本意义和情感的领悟中与世界融为一体,它既是文本的存在方式,也是理解主体存在的方式[10]。简单地说,生活教学认识论视野下的教学文本理解比较重视理解主体的主观体验性、差异性、创造性、对话性和开放性。它关注教学中的人的完整性,关注教学主体的生命成长和精神世界的充实。这样,教学中的人与知识、人与人之间是一种视域融合、意义生成的关系,也是一种交往与对话关系。

就大学而言,大学教学要想实现这种教学认识论的转向,笔者以为,重塑大学精神,充分发挥大学在培养完整的个体生命中的作用并以此为旨趣,遵循对话逻辑以还原、丰富大学教学的生命特质是完全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周建平.从“科学认识论”到“生活认识论”——论教学的认识论基础的转换[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1):18.

[2]叶澜.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究之二[J].教育研究,2002,(10):25.

[3]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新编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198-206.

[4]林方.人的潜能和价值[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337.

[5]彭咏虹.关于大学教学模式的思考[J].高教探索,2006,(4):59.

[6]郝德永.课程认识论的冲突与澄清[J].教育学(人大复印资料),2005,(4):106-108.

[7]钟志贤.教学设计视域:大学教学模式的局限与走向[J].开放教育研究,2007,(2):34.

[8]周建平.从“科学认识论”到“生活认识论”——论教学的认识论基础的转换[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1):19.

[9]李文阁.生活认识论:认识论之现代形象[J].南京社会科学,2001,(2):12.

直观教学论文篇4

关键词:教学方法;情境教学;制图课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6-0248-02

1 引言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由教学原则指导,借助教学手段(工具、媒体或设备)而进行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它既有教师教的行为,又有学生学的行为,而且两者相辅相成。大部分教学行为都是外显的,但也有一些是内隐的。采用教学方法的直接目的在于引起学生学习的准备,维持他们的兴趣和注意,以学生可接受的方式呈现教材,强化和调节学生的行为,解决学生的学习障碍。教学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教学方法是相当多的,而且随着教学理论、教学媒体的发展,新的教学方法还将继续出现。

2 教学方法的分类介绍

2.1 情境教学法

(1)通过提问和讨论创设情境,激发创新思维。

现代认识理论认为,思维通常是由问题情境产生的,而且以解决问题为目的。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不能简单地直接向学生灌输,而应该不断提出问题,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从而唤起学生的思维,激发其内动力,让学生进入问题探索者的角色,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而达到掌握知识、训练思维能力的目的。《机械制图》是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它的理论性和动手应用性都很强。因此,使用情境教学方法首先要创设问题情境。老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所掌握的程度,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一些启迪思维的问题,问题要“半生不熟”、“高而可攀”。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通过讨论的形式解决问题,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老师给出某个机件后提问: 为了表达机件上的内部结构,在哪个视图上剖切更合理?这个问题提出后,立即引起了争论,有的说在左视图中剖切,有的说在主视图中剖切。经过激烈的讨论分析,最后总结两种剖法的各自特点,从而得出最佳的表达方案,通过这样的讨论,让学生更加明确各种表达方式的特点和用处。

(2)利用直观教具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机械制图课所表达的物是具体、直观的,具体直观的实物总是比抽象的易于理解。因此,在机械制图课教学中,根据具体情况,适当灵活地运用实物、模型、挂图等直观教学模具,以具体直观的形式来创设情境,进行情境教学,可以让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死板的描述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创设直观情境,使学生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情境之中留下深刻印象,引发学生更深入地思考,例如“点的投影特性”这部分内容很抽象,学生学起来感觉到很吃力。特别是对点的距离比较,学生很难理解,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用长方体模型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观察几个顶点,然后再将这几个顶点投影,进行比较。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堂上充分利用直观教具,还能帮助学生形成和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如在开始讲三视图的概念、投影规律前,可先用自制的三面的投影体系及形体模型来进行演示,在讲圆柱与孔的相贯时用实物或模型演示,与后面的重点讲授相结合,能极大地提高教学的效率和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降低教学难度的目的。

2.2 直观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直观手段是制图教学的重要手段,运用直观性原则采取的直观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直观教具可分为实物直观、模象直观与语言直观三种。

(1)实物直观的运用。

实物直观所得到的感性知识同实际事物间的联系较为直接密切,在实际生活中的定向作用也比较好,但它往往难以突出事物的本质要素,而且受时间、空间限制且感官特性的制约性也较大,因此在制图教学中一般不常采用。(2)模象直观的运用。

模象是指事物的模拟性形象,不是实际事物本身,如模型、图片、图表、幻灯、电影形象等。当教学中采用这些模象作为直观对象时,这种直观类型就叫做模象直观,在制图教学中常用的直观模型有模型、挂图、幻灯片和投影片等。如在讲解组合体读图时,首先根据视图的特征分解形体,利用“三等”关系对投影确定性状,然后综合起来想象整体的空间形状,之后给出该形体的轴测图,让学生对自己想象的形体和直观模象进行比较,以此使组合体读图达到较好的效果。

(3)语言直观的运用。

语言直观是在形象化的言语作用下,通过学生对言语的物质形式的感知及对语义的思维、记忆和想象而进行的。在制图教学中,教师如果用生动的语言讲解,形象地描述,能够给学生带来感性知识形成表象和想象的直观作用,有时利用学生熟悉的实例来引进概念,也能收到良好的领会效果。比如讲授“投影”这个概念时,就可以利用物体在太阳光或灯光照射下,在地面或墙壁上出现该物体的影子这个学生所熟悉的自然现象导出,从而使学生对“投影”的概念理解得更深、记忆得更牢。语言直观主要依靠想象和表象而起作用,在制图教学中运用语言直观最好同模象直观配合起来,这样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3 多媒体教学法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进步,特别是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的发展,为机械制图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1)由于制图课是一门独立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涉及生产实践、实际应用方面的知识,在教学内容增加课程减少的压力下,为完成教学任务,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采用模型、挂图、幻灯、录像等辅助教学用具。这样教学节奏忙乱,一节课下来,尽管教师付出不少的精力和体力,但还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原因在于:① 有些枯燥乏味的内容老师只管讲、学生只管听,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②板图、挂面、模型都是静物,使用起来有点死板;③为把问题表达清楚,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产生畏难心理。

(2)淡化尺规作图,强化学生计算机绘图能力的培养。结合国家大力推行的“甩图板”工程,加强学生计算机绘图能力的培养是大势所趋。从教学要求上看,计算机绘图只是一种绘图手段,短期内它不可能取代机械制图的内容,因此应注意尺规制图,徒手绘及计算机两方面绘图能力的培养。若有可能,可带动学生用橡皮泥等进行同步的模型制作,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

3 结论

总之,以上是本人在《机械制图》课中用到的三种方法,采用了这样的教学方法,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深受学生的欢迎。当然,在教学过程中,还有许多教学方法和手段。我们要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着手,围绕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看图能力、绘图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来组织教学,要尽可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采用各式各样好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真正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唐克中,朱同钧.画法几何及下程制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孙建锋.机械制图课教学的几点体会[J].职教论坛,2004,(14).

直观教学论文篇5

一、课堂观察为新课改提供了一个突破口

近10年的新课改,所谓教育理论的“新”思想、“新”观念,教学实践的“新”策略、“新”方法,以及随之产生的“新”案例、“新”经验层出不穷。虽然,教育部门的理论培训和教师自己的学习,其“吞吐量”成倍增加。但许多教师对于这些理论,仍仅仅停留在“眼中”,还没有内化到“心中”,自然也就不能得到实践。而主管部门、校长、专家又往往不能亲临指导,理论再好也只能束之高阁。一些愿将这些理论尝试于教学的教师,学时有“爱”的冲动,用时有“恨”的痛苦,可谓“爱恨交加”。因为他们感到有些理论理解不了,不知道如何应用于教学;有些理论与现行体制、规范不协调或存在矛盾;还有些理论应用后,不能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越发难“管理”;成绩整体下滑……教师们很茫然。教师迫切需要提高理论的文化水平和实践的转化能力,迫切需要对“新理论”进行个性化的筛选,以适合本区域的要求、本学校的实际和本身的需要。

新教材的使用,已经两轮。虽然,教师对教材内容已比较熟悉,并已基本“适应”新教材教学。但是,在教学中,还往往是“穿新鞋走老路”,新课程所倡导的思想、观念并没有普遍得到落实。在将这些理念、方法落实到教学时,不少教师发现与原有的教学体系多有矛盾,甚至教学上出现了混乱。所谓指导,也多停留在理念、方法的灌输上,缺乏与教学实际的结合。推出的所谓典型课例,也多是技巧上的示范。由于缺乏在常态课上的普及和验证,缺乏与教学其他要素的协调,还不能形成完整的教学系统,因此,抛出的仅仅是“砖”而未必能引出“玉”。教师必须在新的教育思想观念下,打破原有的教学系统,重新整合教学资源,寻找新的教学方法策略,建立新的教学系统,继而重塑自己的教学风格。

新课改要深入下去,需要每个教师个体在教学实践中,对新的理念、策略和方法进行筛选,在实践中去检验,逐渐定型,以形成自己新的教学系统和教学风格。而这个过程需要一个基于教育原点的理论框架来指导,需要一个系统平台来运作,需要一个共同体来相互帮助促进。课堂观察就符合这些要求。

课堂观察,是一套以课程论、教学论等为基础框架的体系。它包括两条主线、四个维度、二十个观察视角,每个观察视角又有若干个观察点,每个观察点又设立若干个观察标准。这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教师根据教育理论的观念、策略和方法,可以依照自己的需要,确立观察点和观察标准。正是这种体系的开放,才使教师的教学系统具有独特性,教学风格具有鲜明个性。

课堂观察,有一套以方法论(如实证主义、科学主义、解释主义理论)和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点的“工作程序链”(程序框架体系):(基于观察的)描述—(基于描述的)诠释—(基于诠释的)构建—(基于构建的)行动改变。

课堂观察,需要对课堂现象进行描述。这种描述不仅仅是“照相”,而是为了“诠释”;课堂观察,必须对所描述的现象进行诠释。这种诠释,需要调动教育学、心理学、各科教学论等知识,需要教师去理解、去内化、去生成,既要符合具体的课堂,又不能生搬硬套.基于诠释的构建,是理念关照之下直接诉诸行动的建构。这种“构建”,针对性极强,是置于情境之中的,是一种具体方法的构建,是唤起教师智慧的细节性构建。简而言之,它会直接而明确地提示你:如果能这样做,教学的效果会更好。因此,促进教学行为的改变,这正是课堂观察的目的和价值所在,也正是我们落实新课改,完善课程的突破口。

二、课堂观察是教研精细化的需要

随着现代社会发展,人们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对教师专业化程度的要求也不断增强,而这种增强需要精细化的教学研究。但一般地说,教师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学科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的学习上,很少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有自觉的意识,也很少对学生学习行为的把握能全面而清晰,无论这两种行为是否有效。此外,长期以来,我们总是以学习成绩作为教学有效性的主要衡量指标,忽视了对教学行为和学习行为的评价与研究,这也使教师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与研究。即使课后能去反思,由于不能再现课堂的具体情境,也没有预先的计划和目标,使得反思因缺乏依据而流于空泛。

在课堂观察中,教师组成课堂观察合作体,通过对彼此的课堂进行观察,借助旁观者的评价,教师能意识到自己教学行为的某些问题,随时纠正。或反之,通过观察评价别人教学,借鉴他人的优点,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深入思考。这种在细微处选择观察点、制订观察标准、确立观察诠释内容、寻找解决办法,都须在具体情境中、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以达到教研的精细化。

三、课堂观察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需要

随着新课标的深入实施和教学规范化的推行,统考正在被弱化。有些地区甚至取消了统考,有的学校也不再将教师的个人教学成绩直接纳入考核,代之以学科组或年级组的捆绑考核。这可能会使得有些教师无意间放松教学、放松学习和研究,直接影响教学质量。课堂观察,可让教师通过课堂研究,发展专业水平,提高教学效率;可使教师获得更多、更深入的学习研究机会,从而使教研获得新的动力,确保教学质量。

四、课堂观察为决策提供客观依据

课堂是教育决策的起点和落点。某项教育措施是否可行,某种教学方法是否值得推广,课程开发有无成效,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教育科研(特别是实验研究)加以解决。而在研究过程中,需要通过大量的课堂观察,及时收集可靠而直接的反馈信息;通过课堂观察,检验某项教育决策研究的方向是否妥当,使最终的决策更加科学。

五、课堂观察形成资源优化的合作体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学校合并随之出现。合并后教师数量增多,有些学校一线教师普遍不满工作量,造成资源浪费。另外,学校闲人多,工作量少,待遇却无差别,一线教师有情绪,尤其是实施绩效工资后,一二线教师无法形成合力。如果合理搭配教师(包括教辅人员),建立课堂观察合作体,将教育教学成绩与每一个合作体成员按一定比例挂钩,不但能使他们形成合力,促进彼此专业的发展。同时,还能分担一些工作量大的教师的学生管理、个别指导、课后辅导等工作。

六、课堂观察有利于深化学校文化内涵

校园文化的内涵,不是漂亮的口号,不是花哨的活动,不是墙壁上的装饰,不是个别师生的特长。应从课堂上开始建构课堂文化,从学生学习的层面构建学校文化,从教师教研的层面构建学校文化。课堂观察,本身就体现了协同合作、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精益求精等精神,这也是校园文化的有机部分,认真开展课堂观察,有利于深化学校文化的内涵。

以上,是自己对开展课堂观察现实意义的一点思考。当然这些思考还显得有些粗浅。但真心希望,这些思考能对各位同仁的课堂观察有所帮助和启发,把课堂观察活动开展得更好。

直观教学论文篇6

摘要:生本教育体系的教学特色表现为以体系化的教学思想为基础,以课程、教材的改革为框架,以概念和观念创新为依托,以讨论的生本化和常规化作为发挥学生自主性的教学机制,学生的直接认识倍受重视;尽显这些特色的生本教育体系的教学,取得了扩展学生的经验、丰富学生的潜能、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凸显教学的主观效应等显著绩效。

关键词:生本教育体系;教学特色;教学绩效

自师从广东省教科所所长郭思乐教授攻读博士学位以来,笔者参与了由郭教授主持的“生本教育观念与实践研究”这一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一年多来,我与郭教授及课题组其他成员曾多次去生本教育实验学校听课,也曾多次与实验学校的领导、教师们进行座谈。每次,我们都能目睹积极、欢乐、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每次,我们都能闻听教师和校长们津津乐道于生本教育的教学改革实验给他们的学生、班级、乃至整个学校带来的新气象。为推介我们的研究成果,也是为不断推进我们的研究,笔者认为有必要对生本教育的教学特色与绩效作一阐释。

一、生本教育体系的教学特色

(一)它以体系化的教学思想为基础

与许多零敲碎打的教学改革不同,生本教育的教学改革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是体系化的教学改革。“一切为了学生”、把教育的全部价值归结到学生身上是生本教育体系的教育价值观,“高度尊重学生”是它的教育伦理观,“全面依靠学生”是它的教育行为观,在此基础上它提出了“小立课程、大作功夫”“整体领悟”“内核生成课程”“课程整合”等系统性的课程思想,它还进一步提出了“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不教而教”“教少学多”“以学定教”“读和做、缓说破”等教学及其评价原则,形成了与其教育思想相周延的“教什么”“怎样做”“教得如何”的完整的教学思想体系;生本教育的教学正是建立在这种完整的思想体系的基础之上的。

(二)它是在课程、教材的改革框架下进行的

生本教育没有停留在确立一个完整的教学思想体系的层面上,它还将其教学思想与教改实践结合起来,与其实验学校的学科教学的改革实验结合起来,而实验学校所进行的教学改革是在生本教育提出的相应课程和教材改革框架下进行的,生本教育体系的课程、教材成为联系其教学思想体系与教学的中介,成为其体系化的教学思想走向现实的桥梁。作为中介和桥梁的课程和教材改革,使生本教育的教学改革实验具有了可操作性。像这样既有完整的教学思想体系、又有课程和教材的改革与之相匹配的教改实验,在我国不说是绝无仅有,也可说是屈指可数。

(三)它以概念和观念的创新为依托

在生本教育体系那里,把“为教师好教”,以教师为本体、为中心的教育教学设计概括为“师本教育体系”,而把全面依靠学生、“一切从学生出发”、“为了学生好学”、以学生为本体而设计的教育教学称为“生本教育体系”。在我国针对消极或积极取向的教育思想观念和实践方式的称谓可谓林林总总,如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等,但还未见有站在教育本体的高度上,将它们概括为师本教育体系或生本教育体系的。这一概括,既准确、精辟,又独特新颖、独树一帜,可谓是概念的创新。这种概念的创新,无疑具有增强反思批判消极取向的教育教学观念的穿透力、冲击力、震撼力之功效,同时也为形成积极取向的教育教学观和选择正确的教学行为方式,提供了鲜明的价值参照。

概念是思维的钮结,概念创新所延伸开来的是思维方式的变革、思想的创新。“师本教育体系”和“生本教育体系”的概括,引发出的是其教育教学思想的一系列变革与创新,这突出表现为其教学资源现的创新和“基础”观的创新两个方面。

长久以来,人们只将教材内容、教师的知识经验与人格因素、教学的设备与器材等因素视为教学资源,生本教育体系也把这些要素视为教学资源,但生本教育体系还将学生视为教学资源,“学生不仅是教育对象,更是教育的最重要资源,是动力之源、能量之库;”“学生的先天自然、学习热情、学习经验和既有知识都是教学资源,并且是最大的教学资源。正是基于学生是教学资源观的认识,生本教育体系提出了“全面依靠学生”的教学行为观及其一系列方法论原则。

有人说我国目前的教学改革从总体上是回归杜威或“杜威化”,如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强调由知识到经验的课程改革等,都与杜威的教育教学观念、旨趣大致相当;但从教学思想的谱系来看,还未见有将学生视为教学资源的认识,至少未见如生本教育体系这样十分明晰的学生资源现思想。所以,从这一意义来说,生本教育体系的教学改革何止是回归社威这么简单,学生是教学的资源、教学应全面依靠学生的思想是教育资源观的创新,是对杜威的超越。

“双基”一直被视为中小学生学习的基础,而被列为双基的内容,往往也成为教师反复讲解、学生反复练习的内容。与此基础现不同,生本教育体系的课程教学认为那些可以作为训练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是学习的核心部分,学习的核心部分应当是感悟”,作为“核心部分”的感悟或会意——一学生对知识的有意义的联系和事物实质的深刻认识、透彻理解.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或者说是学生学习基础的基础。感悟的基础地位和作用体现为:首先,感悟是学生精神生命拓展的工作间,它不仅支配着学生的后继学习,而且是学生形成思想、智慧的基础,学生的思想与智慧是通过感悟而产生的,感悟本身就是由知识内化而形成的思想、智慧;其次,通过感悟还能形成学生更强烈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成为他们进行更广泛的高级学习的重要动力”,从而“许多原来要教的东西……就可以少教或不教了。”相对于“双基”的基础观而言,这是对学生学习基础的更为深刻、更为本质、更高层次的认识,毫不夸张地说,这是教学基础观的范式转换,是教学基础观的变革、创新。由“双基”的基础观转向“感悟”的基础观,使生本教育的教学走出了知识条文的分割、诠释和训练过度的局限。

(四)学生的直接认识倍受重视

当今,“……改变以间接认识获得间接经验,令学生以直接认识获得间接经验,并且转化为自己的直接经验,”为教学改革所普遍重视。生本教育体

系的教学从理论到实践都体现了教学改革的这一时代特征。其倡导和实施的“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不教而教”“读和做、缓说破”等这些体现辩证综合性思维方法的教学原则的贯彻,在给予学生间接认识的方式——教师教的条件下的认识以适当位置的同时,学生的直接认识倍受重视,它为学生直接认识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突出了学生直接认识的地位和作用,学生以直接认识的方式学习间接经验的教学特色十分鲜明。例如,为了促进儿童的直接感悟,在生本教育的数学教学中,“法则总是儿童自己寻找的结果,不是直接告知的结果。即使儿童自己寻找,我们也要尽量避免形式暗示使之放松感悟,”而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尽量减少写作说教,使学生直接阅读感悟”。

(五)讨论的生本化、常规化是发挥学生自主性的教学机制

运用讨论法而进行的课堂交往形式,我们并不陌生,但它的实际境遇却不尽如人意。它或者被冷落,或者发生了异变;就前者的情形来看.课堂上只有教师的告知、讲授,学生的静静聆听.教学完全沦为说听式的“情况通报会”.而无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讨论,更无以教学内容为中介的多元、多向、多层次的交往;就后者而言,讨论异变成了公开课上的一种装饰、点缀,流变为“只不过使学生为教者的教学作铺垫、作桥梁,好使我们的语流顺畅一些、教学过程顺利一些……”

而在生本教育体系那里,讨论这种交往形式受到高度重视。首先,讨论以学生为本。生本教育体系认为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学生基本匕是讨论者.他们个个喜爱讨论,也能够讨论;正是从这一认识出发,在生本教育实验学校组织的每一次讨论,都力图使每个学生能参与进来,每次讨论都让学生尽兴发挥;学生讨论的问题,不限于由教师提出,也可以是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是学生讨论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学生讨论积极性的激发者。这种课堂讨论既回归了讨论本身的真实——人人参与讨论,也回归了生本教育体系的基本理念——一切从学生出发、一切为了学生,回复到了教育的本体——学生身上,因而使讨论这种交往形式成为真正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机制。

其次,讨论常规化了。生本教育体系的教学把讨论作为一种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交往形式,作为一种教学常规。在生本教育的实验学校,我们可以见到课堂上学生秧田形的座式安排。已一改为方块形的座式安排。教学组织形式的这种变更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它成为学生入人参与讨论、讨论具有充分性、讨论常规化的组织保障。同时,在整个生本教育体系的改革中,不惜改变教材来给儿童赢得活动和思考、讨论的时间,这为讨论的常规化提供了课程载体。所以,在生本教育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目睹到的是“几乎天天有讨论,堂堂有讨论,人人进行讨论,只要是学习需要的,没有什么不可以讨论”

二、生本教育体系的教学绩效

尽显以上特色的生本教育体系的教学,将教学由以教师为本的虚体设计改为以学生为本的实体设计,取得了明显的绩效,铺就了一条素质教育的高速路。

(一)学生的经验得以极大扩展

“先学后教”“先做后学”作为生本教育的教学原则,其“先学”“先做”不限于学生对课文的预习,不限于学生阅读教材中求学的篇章,更不限于找出并熟悉未学课文中的生字、生词,而是以未学课文为核心、为基点,采取“以读引读”的方式来扩展学生的经验,例如,让学生寻找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对这些段落或句子发表议论,再如,让学生去查找与课文相关的知识内容,学生可以去学校图书室查找,也可以上网查找,还可以请家长帮助查找,结果下来,学生少则找到了三五篇与课文相关的文章,多则找到了十几篇,甚至更多,因而,学生的知识信息量得到了极大的扩展。当学生要学习“威尼斯之夜”这篇课文时,他们从图书室、互联网等处找来了大量的关于威尼斯的文章,他们不仅知道了欧洲有个威尼斯,他们还知道了在东方、在我们中国也有个“威尼斯”,苏州有东方的威尼斯的美誉;他们不仅知道了威尼斯是世界文化遗产,是世界上美丽城市之一,他们还懂得了要保存威尼斯这份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一定要加强环境保护……

在讨论常规化的生本教育的教学中,学生从课外搜集到的知识信息是交流、讨论的固定内容之一。当学生带着各自获取的资料信息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交流时,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信息源,每个学生都成为了一条传播信息的渠道,学生知识信息的获取,不再限于教材和教师对教材的注解,丰富学生经验的渠道不再是单一的、封闭的,而是多样的、开放的;在学生“先学”基础上而进行的交往、交流成为一条知识信息传输、拓展的宽带网。在这条知识信息的宽带网上,学生的阅读由簿变厚,学生的经验由扁平而立体化。“以读引读”与交往的常规化一道,在使教材内容大大扩展的同时,也极大地扩展了学生的经验,“少教多学”

这一为人们企盼的教学目标在生本教育的课堂上成为现实。

(二)学生的潜能得以极大丰富

人的潜能的丰富是一个由外而内和由内而外的相统一的过程。前者是以外在社会文化精神因素影响人的心理的过程,而后者是人的内在潜能的发挥过程。这两者是相互联系的,没有由内而外的过程与由外而内的过程的接契,由外而内的过程就不能取得增益人的潜能的功效,另一方面,没有外在社会文化精神的影响,人的潜能的丰富,就缺乏了现实的基础。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往往强调由外而内的过程或者说只强调外锋,而无视学生内在潜能(学习兴趣、动机和积极性)的发挥或学生潜能的内发过程,所以,即使教师教得再多,教师所教也还是外在于学生的,还不能转化为学生的潜能,还不能扎根为学生进一步发展的精神底蕴。生本教育的教学过程却是一个学生潜能的充分发挥和增益的过程。它既重视学生学习的由外而内的外锋过程,但更重视由内而外的内发过程,从而为学生自身潜能的自主开发和丰富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有利的条件,例如,它将学习任务交付给学生(并且是尽早交付),变“马拉车式”教学为“激发式”教学,变“截流式”教学为“源流式”教学,这一系列措施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体、发展的主体,学生的潜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学生的潜能也就在他们自主发挥的过程不断丰富起来。所以,在生本教育实验学校的课堂上,我们每每能见到的是气氛热烈、学生乐此不疲、学生的学习热情一浪高过一浪、不让老师下课的情景。学生是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学生不仅学得多、学得好,而且学得轻松;学习对他们来说,已不是一种负担,不是一件要去应付的苦差,而是一件其乐融融、充满欢愉的活动。

(三)减小了学生之间的分化

面向全体学生、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至于如何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教育者的教育教学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变革固然重要;但内因是关键,学生潜能的发挥、学生真正成为自主积极学习的主体应更为根本。生本教育的教学除采取了上述发挥和增益学生潜能的措施外,还有针对性地作出了一些缩小学生差距的教学安排。

首先,贯彻了“下要保底,上不封顶”教学原则。生本教育的教学把学生必学部分严格控制在第一层次,而且对这样的基本要求贯彻“下要保底,上不封顶”

的原则,加上对完成时间不作硬性规定,这样的要求既不至于过高,又留有余地,祛除了学生的心理抵触,保持了他们旺盛的学习热情。“

其次,为“差生”提供了大量的表现自己的机会。在生本教育的课堂教学中,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例如,经常让学生读一读自己喜欢的一句话或一段话,这样,即使是基础较差的学生也敢回答问题了,也有机会表现自己。“差生”也就在表现自己的过程中,使学习的积极性、学习的兴趣得以维持和增强。

再次,防止了学习计划的过度。生本教育的教学站在保护每个学生的内在积极性的高度,将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视同生命,不向学生提出过细和过于固定的学习计划,而是向惯常过度严密的学习计划让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更多的情况下选择自己最喜欢完成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步骤。这样,学生经常处于自己喜爱的学习状态中,喜爱学习便逐渐成为学生的习惯。

这些有针对性的教学安排和激发学生潜能的诸多方式方法,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一在缩小学生之间差距上具有最终决定性意义的因素得到了保护。因而,教学取得了差生不差、好生更好的显著成绩。

(四)实现了教学的主观效应,学生的学习负担得以减轻

文化可分客观精神文化与主观心理文化,或简称客观文化与主观文化。作为传递人类文化的学校教学不仅应使学生掌握客观文化,而且还应养成学生的主观心理文化,实现教学的主观效应。但是,一直以来我们的教学往往注重的是使学生掌握客观文化——间接知识(这里指学科知识),而忽视学生文化心理的形成,或者说教学至多是实现了其“内容侧面”的目标,而未能实现其“主体侧面”的目标、教学的主观效应。并且,在传递作为客观文化的间接知识时,往往采取的是以教师对间接知识的理解为中介。教师仿佛是一个固执的导游,对所有的风景都加以评头品足,然后按照自己的口味和理解给学生撰写成统一的解说词,不管学生是否爱听,反正学生要在那旅游过程中接受先入为主的讲解。这样,教师个人对知识的理解即为全体学生的理解,教师的理解周延了学生的理解,学生尽管可能掌握了知识,掌握了客观文化,但由于学生接受的是现成的结论,知识对学生来说,仍然是外在的,因而势必使学生缺乏独立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的机会;又由于主要是由别人确定自己认识的正误,这又势必使学生缺乏自主判断的需求,所以它是“以学生认识能力发展在结构和功能上不完全为代价的,”或者说教学的客观效应的实现是以主观效应的实现为代价的。

如何实现教学的主观效应不在于学生是否应学习间接经验,而在于学生以什么方式学习间接经验。生本教育体系的教学,注重学生的直接认识、学生潜能的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探究,尊重学生的“先行理解”,因此,在生本教育体系的教学那里,知识不是外在于学生的,而是内化为学生的主观心理结构,学生成为了知识的真正占有者、享有者,教学的主观效应得以有效地实现。

学生学习间接知识以教师的教学为中介的这种双重间接式的学习,由于“作为学习对象的间接经验与学生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从根本上是脱离学生的认识需要的,学生不是在本人的认识动机推动下自然自觉地学习的,也很难真正品尝到发现真理时的快乐,”因而,双重间接式学习势必导致学生缺乏内在的认识动机和认识完成后的满足感;也正是因为学生缺乏内在的认识动机,文化知识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是掌握得快,遗忘得也快;为了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文化知识,教师就只好在增加机械练习上做文章,结果是练习越多,学生的学习负担则越重。可以说,目前我国中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是双重间接式学习之必然。

直观教学论文篇7

[关键词]胡塞尔现象学;高校政治理论课;影视教学法;现象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2234(2012)01-0132-02

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课程设置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随着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学方法的改革有了新的突破。影视教学法作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成熟运用的产物越来越广泛的被应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播放影视作品来完成教学任务或者加强教学效果。影视教学法为何会产生上述教学效果?影视作品本身在主体认知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影视作品的呈现在胡塞尔现象学的维度下有着更深层的涵义,而以上问题也可以通过现象学理论的论证得到解决。本文探讨胡塞尔现象学维度下的影视教学法。先从概念界定出发,接下来论证为何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影视教学法,它的现象学基础为何;最后从实际课堂教学出发阐述几点思考和由此而产生的更多的疑问。

一、影视教学法的概念探讨

目前,我国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法从宏观上讲主要有:以语言形式获得间接经验的教学方法,这类教学方法是指通过教师和学生口头语言活动及学生独立阅读书面语言为主的教学方法。它主要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和读书指导法等。另外一种方法是以直观形式获得直接经验的教学方法。这类教学方法是指教师组织学生直接接触实际事物并通过感觉知觉获得感性认识,领会所学的知识的方法。它主要包括演示法和参观法。最后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即以实际训练形式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等。这类教学方法是以形成学生的技能、行为习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为主要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主要包括练习和实习作业等方法。

影视教学法作为获得直观经验的教学方法之一,由于其方法的直观性很少涉及对其的概念探讨,以向学生播放影视作品的形式进行教学是对逸种教学方法的统一性认识。但往往越简单的问题其外延也就越大,准确而全方位的界定就越困难,对其可行性的理论基础的探讨就显得尤为重要。若将其视为不证自明的公理,或是一件简单到不需要去思考的事件则有失追寻真理的原则和身为教育者的责任。因此,从多种视角出发界定影视教学法的概念是十分有必要的。

本文探讨的是影视教学方法实施的现象学基础。因此在概念界定上选择了现象学的维度:在学生的认知过程中。通过对认知主体展示影视这种纯粹性的描述进入世界,使真理被看到、被直接给予,从而获得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并且由此得到彻底理解的其他的一切(逻辑、概念、事物的存在等等)的教学方法,我们将其称为影视教学法。

每种教学方法都有其各自的特点,本文所谈及的影视教学法归属于第二类,通过直观演示获得真理。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多媒体技术的成熟以及在高校教学中的运用为高校政治理论课影视教学方法的实施提供了物质基础。以多媒体技术为平台呈现出的影视作品以直观的方式呈现出认知内容,这种面向事物本身的原则被胡塞尔在《观念》中用十分明确的语言表述为:“每一种原初的给予的直观是认识的正当的源泉,一切在直觉中原初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在活生生的呈现中)提供给我们的东西,都应干脆地接受为自身呈现的东西,而这仅仅是就在它自身呈现的范围内而言的。”这就需要我们探讨关于现象学框架内的真理呈现问题。

二、胡塞尔现象学与影视教学法

追求真理是人类的共同趋向,进入文明世界以后对真理的渴求和探索更是从未停歇。虽然中、西在发展模式和文化思维模式存在明显差异,但对真理的探索却是殊途同归的。自古希腊以来,西方哲人便在追寻认识论上的真理,绝对真理,开创了西方理性主义的先河,近代科学理性主义的兴起使这种认知过程更具操作性。但科学理性主义的不完善之处也逐渐显现出来,在争论理性和非理性的过程中,胡塞尔所代表的现象学派对此进行了彻底的反思。

人作为一种高级物种,有着独特的学习能力,这种学习能力不是有限的,而是随着人类自身的发展,在科学技术以及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基础上逐渐提高,这种提高在有限的认知状态下是无限的。对人类学习能力的探讨可以简化为一个问题,那就是人为什么可以获得知识?也就是在探究人的认知结构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为什么会有这种认知能力?这种认知能力是否有可描述的、可把握的结构和规律性?这种能力的具体结构又是什么?这就是与自然心态所对应的哲学心态。“人所进行的哲学研究和这种研究对整个人类生存的影响绝不只有私有的或有限的文化目标的意义。因此当我们进行哲学研究时,我们是人类的执政官”作为胡塞尔现象学起点的基本信念相当简单:不呈现于意识中的事物。绝不存在。它向世人证明,唯有现象是所有人类知识的绝对起点。胡塞尔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不能预先假定在意识之外存在自在之物以及意识能超越自己达到自在之物,这样的做法是把没有定论的问题当做了前提。为了防止这种习以为常的做法。必须执行普遍的而且彻底的终止判断。所以,在研究认识论问题时,胡塞尔主张把关于外部世界以及经验的自我存在的信念先存而不论,避免将其作为预先假定,在此基础上以本身清楚、没有疑问的东西为基础建立起一个可靠的认识体系。对象只见意向的东西,它在认识中构造自身,同时也构造着认识。“现象学的现象具有本质性与意向性,通过直观即可得到,最关键的是现象即本质,现象是观念性的实体,本质存在于对象的意义结构中心。

既然本质与现象在某种意义上具有同一性,那么,获得现象即获得了本质,呈现现象即呈现本质。因此,在这种意义上影视作品研究的首要对象是生动的经验,这种经验以意向性的现象的形式出现,因而,影视作品是获得真理的可靠来源。

三、影视教学法应用在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胡塞尔现象学一般来说是一种方法论,因为他把“存在”问题存而不论。并试图从本质直观中推出存在,主张本质先于存在。是每个人可以直接体验到、直观到的,而影视作品这种艺术表现手法正体现了这种观点。以电影为例,每部影片都有不同的主题和不一样的表现手法,但却都通过相同的方式呈现出来。不是按字面意义把世界呈现在我们面前,而是让我们在不被看见的情况下观看世界。电影不是单纯的纪录,银幕上展示的景象是经过导演精心选择安排的。这种选择安排可以发生在影片开拍之前,也可以发生在拍摄当中或拍摄之后。现在我们所关注的是电影呈现出来的是什么?认知主体接受了这种呈现之后又收获了什么?通

过电影的镜头呈现,主体在某种有争议的先验框架下获得了对世界的认识和对自我的反思。这种通过电影展示出的具有意向性的现象在某种程度来说呈现的就是本质。当然,这种真理的获得、对本质的认识过程是能动的。因此,影视教学法的运用有着可证明的、有效的主体认知作用。在具体的高校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运用上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影视教学法应用的目的。作为教师应该认识到,无论应用哪种教学方法,目的都是为了提高主体的认知程度,强化学习效果。因此,选取资料时对这一点的把握应放在第一位,即使是被普遍认为沉闷的政治理论课也不能因此而将影视教学法的重心偏向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上面。

其次,影视作品的选取。教师对于应用在课堂教学的影视作品必须慎重选择。不仅要考虑其所呈现的内容是否与教学内容相关,还要考虑影视作品的风格和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接受的程度,以及教学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在内容、风格和时间等多方面进行把握。

最后,影视教学法的运用应与其它教学方法有机结合并且不断的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所谓的教学改革即如何提高主体的认知效果、如何开拓认知主体的真理之路。这对于每一位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来说都是艰巨的任务、任重而道远。高校的政治理论课由于其特有的意识形态色彩,在主体认知的前提上就附加了许多额外之物,但其特色也正是在此。如果干净的去除了高校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色彩。那它就完全失去了是其所是的本质。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同时也是学生作为认识主体的认知过程。把一切偏见悬置是获得关于这门课的知识的重要方法,否则过多的偏见只能妨碍认知,强调悬置前见是一个重要环节,在高校的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现象学的方法不失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参考。

求真是人类无止境的追求,通往真理的道路从不唯一,但却有着统一的方向。也许,正是这殊途同归的过程推动了人类文明的不断前进。哲学的脚步在这一过程中从未停歇。如何把握复杂的认知结构,难解的意识领域是否有着统一的标准和可分析的结构,而这个结构能否被稳定的描述都是由文中影视教学法所引发的思考。文章虽然结尾了。但却产生了更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去思考,也许这就是呈现的循环。真理的曙光。

[参考文献]

[1]胡塞尔,胡塞尔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2]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和先验现象学[C]//胡塞尔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直观教学论文篇8

杜威的教育思想是非常宏大的,如何对他的教育思想进行概述、如何将它的教育理论进行更进一步的系统的归类和划分是我们学习杜威教育思想时首先要面对的问题。从现有的教育史的著作中可以看到,对于杜威的全部教育思想的分类和概括有着许多不同的划分,这些方法各有异同也各有利弊,这些不同的概述体现了不同的教育研究人员在试图把握杜威教育思想体系中所进行的不同的尝试,反映了他们对杜威的教育理论的不同理解。从现有的材料看,大体分为两类:一类从杜威教育哲学的角度出发进行的划分;另一类是从杜威教育思想的角度出发进行的划分。比较这两种分类方法,以教育哲学为基础的划分方法是将杜威的教育哲学基础作为理论根源。而以教育思想为基础的划分没有区分教育学与教育哲学,教师避免了教育学与教育哲学的解释,比较简便易行。然而笔者倾向于前一种划分,因为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是他建立其全部教育理论的根基,杜威认为:“我们能给哲学下的最深刻的定义就是,哲学是教育最一般方面的理论。”[1]以哲学的视角去考察教育、指导教育是杜威所倡导的。在杜威的著作中既注重从哲学的角度批判教育中的弊端,也注重从哲学的角度阐述他自己的观点。要想学到杜威思想中的精髓,我们必须从他的理论根源———哲学基础上进行把握,才能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这对于我们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先进理论、对于我国基础教育的建设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结合杜威的教育思想理论体系谈谈中国教育哲学现状

(一)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哲学

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是美国土生土长的哲学体系,19世纪美国应用科学十分发达,但理论科学却远不及欧洲,哲学方面也是如此。内战结束时,在美国的大学里占统治地位的哲学是18世纪末传入美国的常识唯识论,19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哲学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发展成独立的学科。在这一过程中在美国本土生长起来的实用主义功不可没。杜威是实用主义的集大成者,他认为实用主义首先是一种民主哲学,哲学应走出象牙之塔,改造为人们掌握自然和建立更美好社会的工具。他进而认为只有通过行动,人们才能获得有效的思想。实用主义由于强调一切思想应由效果来判断,鼓励了对传统信仰的批判,引导人们自发建立务实的原则,推动了在政治生活和个人生活各领域进行大胆的实验。实用主义哲学直接推动了教育运动的开展,并且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哲学也成为进步教育运动的理论基础。在杜威看来,普适的、永恒的、先验的真理并不存在,衡量真理的标准应是实用效果。人的思维是在疑难情境中产生,以获得经验并成为改造和指导人的活动的工具。因此真理是解决当前需要的工具,有用的就是真理,经验高于一切。

(二)中国传统教育哲学

教育是自人类社会出现以来就有的活动,中国历来重视教育,中国古代著名的学者、思想家多半从事教育,重视教育,并且大多成为著名的教育家,如果说中国在杜威来华之前未曾提出过教育哲学的概念,但关于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却是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了。先秦时期诸子百家均提出各自的政治主张,建立起风格迥异的价值理论体系,并以教育的形式传播他们的理论,因此提出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论体系,秦汉以后儒家成为中国的文化主流,并经过后世几代儒家学者的改造和发展,形成一套完整的教育哲学体系。并且儒家经学教育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和学风,从此,“读书和教书成为教学的基本形式”,“钻研文字成为治学的基本功夫”,“教育日趋脱离实际”。[2]可以说,哲学是教育实践的理论基础,哲学影响着教育哲学的方向。中国古代有关宇宙观、人生观的理解直接影响了中国的文化和教育。“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的基本观念之一,儒家倡导天人合一,强调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强调人与社会协调,实际是讲天人合德。因此,中国文化主要研究社会人事和伦理道德,重社会人事,轻自然研究,造成中国自然科学发展落后于西方,同时受到道家、佛家思想影响,知识分子注重心性修养,完全脱离了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更加阻塞了中国知识分子对自然科学的关注和研究,使中国自然科学长期停滞不前。哲学对教育的影响不仅在世界观人生观等方面,还有思维方式、方法论方面的影响。例如中国古代重视经世致用、重行轻知的思维方式;“中国古代所谓的有学问不是关于客观世界的自然科学知识,而是如何安身立命和治国平天下的经世之学是人们思考问题的出发点,不是构造知识的逻辑体系,而是寻求如何把握对象的关键和契机的技巧,要求原则、原理具有应用的简洁性和直观性一系列原则、原理向人伦日用直接转化。因此,在教育上则可称为实用理性教育和知行相即教育。”[3]然而中国哲学又有其弱点。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中讲述道:“中国哲学家之哲学,在其论证及说明方面,比西洋及印度哲学家之哲学,大有逊色,此点亦由于中国哲学家之不为,非尽由于中国哲学家之不能”,至于原因,冯友兰先生认为“盖中国哲学家多未有以知识之自身为自有其好,故不为知识而求知识,不但不为知识而求知识也,即直接能为人增进幸福之知识,中国哲学家亦只愿实行之以增进人类之幸福,而不愿空言讨论之。”“故中国读书人向不重视著书立说”,“故在中国哲学史中,精心结撰,首尾贯穿之哲学书,比较少数,往往哲学家本人或其后人后学,杂凑平日书札语录,便以成书。成书既随便,故其道理虽足自立,而所以挟持此道理之议论,往往失于简单零碎,此亦不必讳言也。”[4]冯友兰先生认为,中国哲学之所以不如其他国家哲学的发展,不是因为中国的哲学家不具有这样的能力,而是中国的哲学家没有潜心进行哲学研究,哲学专著往往不是完整的系统的。中国人重实行不重为知识而知识的研究工作,学习和教学往往为了“学而优则仕”,求学是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5]中国人首先是为了“内圣外王”而进行学习,“内圣”即“立德”,“外王”即“立功”,最后才是“立言”,即研究学问著书立说。可以说从哲学传统上讲,中国的哲学是缺乏系统研究精神的,同时中国人讲究“悟性”,重视直觉思维,在学习和研究中重视领悟和直觉,不注重形式逻辑,且重视思辨。因此中国的实证哲学受到直觉思维方式的限制难以发展。中国的教育传统便不注重实证,不注重观察和逻辑分析,也不注重研究的精确性,可以说中国的哲学是与教育哲学共生长的,两者是统一的。中国的哲学传统和教育哲学的传统是中国当代教育哲学发展的前提,古人的理论是我们研究的宝贵财富,也要求我们结合今天的现实需要进行更进一步的创造和研究。

(三)中国当前教育哲学现状

谈及中国当前教育哲学的现状,首先的问题便是对教育哲学本身存在的必要性及其含义的怀疑。许多人都会认为:已经有了教育学,为什么还要有教育哲学。而在广大中小学,无论校长还是教师,都难以表达自己对教育哲学的理解,较少树立教育哲学的观念,一些顺应改革的校长教师常常谈及各种新鲜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各种研究也较多以理念或方法的形式出现,较少论及教育哲学,较少对教育哲学进行研究,往往谈及哲学便是希腊罗马,便是西方哲学史,较少对中国传统教育哲学进行研究,新儒家的研究在中国大陆本土还不及香港台湾和其他国家的研究便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而另一方面,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教育,但近年来关于教育的报道常常是负面消息,而教育哲学的缺失与这些问题的出现有着直接而密切的关系。譬如,教育者关于民主观念的缺乏直接导致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出现,将学生看作低于自己的个体,而不是将学生视为与自己平等的生命,这必将导致教育者忽视学生人格的独立性、平等性,恶意贬低和伤害学生人格和身心的现象出现;教育者不能从哲学的角度理解教育,而是单纯的将其视为传授书本知识的过程,这必将导致满堂灌、题海战和课业负担沉重的问题;并且教师及家长以考试论英雄的观点引发的学生心理的伤害和恶性事件的发生也就难以避免了;同时教育者忽视教育所包含的使学生社会化的应有之义,导致学生只会考试却不具有适应社会的能力,在各种危机和选择面前往往表现出茫然无知、手足无措的现象,这也是教育哲学缺失导致的必然结果。然而对于这些问题并不是因为教育哲学本身的研究已停止,而是教育哲学还停留在象牙塔内,还没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接受,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使教育哲学下移至民间,在实践中寻求发展,在社会整体的文化中生根,以求中国传统教育哲学适应今日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重新确立教育哲学在中国基础教育中的地位

(一)何谓教育哲学

杜威认为哲学与教育是有着密切的联系的,“‘教育哲学’并非把现成的观念从外面应用于起源和目的根本不同的实践体系:教育哲学不过是就当代社会生活的种种困难,明确的表述培养正确的理智的习惯和道德的习惯的问题。所以,我们能给哲学下的最深刻的定义就是,哲学就是教育最一般方面的理论。”“哲学乃是作为审慎进行的实践的教育理论。”[6]如前文所述,杜威认为哲学是教育的基础,并用他的实用主义哲学观点来把握教育、建构他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于上面这段话,我认为有这样正反两方面的理解:一方面,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世界观、人生观和方法论的学说。哲学是人类认识世界认识人生的基本理论,也是人们进行各种活动和选择时所遵循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哲学是人们在发展过程中自己发明的一种认识世界把握世界、认识人生把握人生的一种工具,是一种不同于有形的实体的工具,是人类智慧的集合。因此,哲学不仅是教育的最一般方面的理论,更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最一般方面的理论。另一方面,这段话最大的可取之处便是强调哲学对教育的指导意义,认为哲学是教育的基本理论,倡导用哲学的观点把握教育实践、建构教育理论,强调教育哲学的必要性,这对于各国教育尤其是中国基础教育是很有启发意义的。而在中国也有许多关于教育哲学的研究,对于教育哲学的理解也有很多,一直没有一个一致的概念。石中英认为:“教育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全部可能与必要都是建立在对‘哲学’与‘教育’关系的认识上。”[7]周浩波认为:“如何确立‘教育哲学’的研究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呢,关键的问题在于如何理解教育。”[8]而关于教育哲学的定义的表述也有很多版本,黄济先生是解放后教育哲学的奠基人,认为:“对教育哲学的定义虽然如此分歧,但是其中却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大家都公认教育哲学的研究对象,应当使用哲学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研究教育中的根本理论问题。”[9]同时他还认为“教育哲学应当是教育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应当给教育科学研究以理论上的指导,而教育科学的发展又给教育哲学提供了丰富的内容。”[10]黄济先生的这两段话充分说明了教育哲学的含义和教育哲学与包括教育学在内的教育科学的关系,我们完全可以在这一思想的基础上发展中国的教育哲学,重新确立教育哲学在中国基础教育中的地位。

(二)重新确立教育哲学在中国基础教育中的地位

基于以上的论述,在我国基础教育中重新确立教育哲学的地位是十分必要的,也是社会转型和文化转型的必然选择。笔者认为,哲学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哲学作为哲学在教育领域的体现,反映着全社会的文化取向和价值取向,因此重新确立教育哲学在中国基础教育中的地位既是教育理论研究领域的改革,也是全社会文化领域的改革,既要学习西方的教育理论研究的长处,又要避免全盘吸收,盲目照搬照抄;既要研究中国古代教育哲学的理论精髓,又要有所批判和创新。首先,如何学习西方的教育理论?以学习杜威的教育思想为例,学习杜威的教育思想不仅仅是简单的掌握“做中学”、“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等一系列教育观点,更重要的是学习他的理论研究的方法,学习他进行教育研究的精神和态度。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是他一生教育思想的重要代表,而在此之前杜威就写了大量关于教育问题的著作,并在芝加哥实验学校将他的思想付诸于教育实践,并且通过实践不断修正他的理论体系,使他的教育理论体系形成了一个完整系统的理论大厦。其次,在学习西方教育理论的同时,发扬中国优秀的教育传统,批判地继承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资源,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也是我们发展中国教育哲学的重要内容。我国古代关于教育理论的研究是十分深入全面的,今天的许多教育思想观点都可以在古人的典籍中找到根源。中国的教育曾经是世界各国学习的典范,并为中国的文化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重新研究古代的教育理论著作,可以使我们得到启发,并且对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任何一个民族的改革发展都必然以自己的传统为基础,传统文化是我们今日生存发展的根基,虽然经过中国近代数百年的动荡,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巨大的冲击,但是传统文化早已渗透在民族的血液中,每一个中国人都生活在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中。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是关系着国家命运的工程,割断历史背离传统必然导致教育的畸形发展。因此我们有必要从我们的祖先那里汲取营养,摒弃传统教育中腐朽的部分,批判地继承,并且不断创新大胆创造,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体系,才能重新确立教育哲学在中国基础教育中独特的地位。

上一篇:协作教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导入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