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地理实验泼“冷水”

时间:2022-08-20 04:35:03

我给地理实验泼“冷水”

摘要:当前,地理实验正以蓬勃之势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占据一席之地,很多老师注意到了地理实验对课堂教学的重要意义。但不可否认,有些老师在运用地理实验时有所偏差,笔者就此问题简要论述。

关键词:实验;过用;错用;滥用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270-02

地理实验是指教师与学生使用一定的设备或材料,通过模拟地理现象的发生、发展过程,或通过制作、操作和观察模型来认识、了解地理事物的特征、规律、成因和原理的一系列操作或活动。它能够直观、形象的模拟、展示抽象的地理事物或地理演变过程,高度浓缩地展示人们认识和发现某一知识、原理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理解并掌握大量的、深奥的知识;它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学生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实验)》在基本理念方面提出“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在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方面要求“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更是把地理实验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近几年高考指挥棒对地理实验的倾斜也使得地理实验几乎在一夜之间进驻了地理课堂。对此,我们在充分利用地理实验为课堂教学服务的时候,不得不预防以下几种倾向:

一、过用地理实验

过用地理实验指的是在地理教学中过多的使用地理实验,不是为了教学而实验,而是为了实验而实验,似乎不使用实验便不足以显示其教学之新。像那些较为简单的教学内容,像那些学生已经学过的教学内容,像那些学生已有生活基础的教学内容,教师只要稍加点拨,稍加引导,便能够唤起学生的已有经验,轻松而简单地学好这些知识。而有的老师偏偏不走这最正常也最简单的道路,非得将简单问题复杂化,将这些简明易懂的内容设计成为极为复杂的实验,使学生原本可以一目了然的知识变得似懂非懂,使原本简洁明了的教学流程变得复杂繁琐,非但起不到形象直观、激发兴趣、提高能力的作用,反而使学生迷迷糊糊,失了兴趣,挫伤了学习的积极性,学不好应学的知识。能积极地运用地理实验进行教学本是好事,但如果过用地理实验,不该用的也用,那就成了为实验而实验,就算不上是好事了。

二、错用地理实验

错用地理实验是指观念的错误。一是认为地理实验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二是坚决奉行“拿来主义”,照搬原有实验。不可否认,地理实验具有直观形象、一目了然、易于理解等特点,但这并不代表地理实验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并不代表无论多么复杂的问题都可以通过地理实轻而易举地解决。毕竟,模拟不是真实,不是所有的现象都能够模拟出来,也不是所有模拟出来的东西都能够揭示它所应该揭示的原理。因为,有些地理现象的产生需要漫长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而短时间的实验并不能揭示这一特点;有些地理现象的模拟对场地、器材、设备等要求较高,而多数学校并不具备这些条件,若以他物代替,则很可能导致实验现象不明显,揭示原理不清楚等后果,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如有的教师在教学“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时,把绳子比作等温线,把水的流动比作洋流的运动来做“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弯曲关系”的实验,得出“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弯曲的方向保持一致”的结论,学生起初兴致很高,最后却迷迷糊糊,似懂非懂。原因就在于实验中教师用绳子比作等温线,而学生只知绳子与等温线外形相似,却不知内在有何相似,并不能真正解决完问题,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因而,我们切不可想当然的认为实验可以解决一切复杂问题。除此之外,对于原有实验我们也不可坚决奉行“拿来主义”,全盘应用。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有些实验已不再规范,有些实验则已过时,还有些实验进行的条件并不具备,如果只是一味的照搬原来的实验,不加修改地应用原有的实验,不结合学生、学校的条件亲手做一做实验,则很可能非但达不到预期效果,还会出现操作性或知识性错误。

三、滥用地理实验

滥用地理实验是指不加选择、不加节制的使用地理实验:只要有,我就用;没有,变变形式我也要用。地理实验并不是新生事物,但它是在课程标准和高考指挥棒的双重倾斜下开始升温的,原有的、现成的地理实验并不是很多,因而,有些教师为了显示其课堂教学之新,只要是在教材、教参或其他资料中发现了地理实验,就视为珍宝,全部采用。至于这个实验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知识基础,是否与课堂教学内容密切相关,是否具有针对性,能够突出本课教学重点、突破本课教学难点,他们好像并不太在意。最终只能是浪费师生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却偏离了教学目标,偏离了本课主题,起不到其应有的效果。还有的老师,求“验”心切,没有实验,那就变变形式来创造实验,如将课本中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合作讨论就可以解决的的“思考”“活动”等环节改编为实验。更有甚者,为了使自己的课堂中有实验,采取一种有名无实的形式化做法,将课本中的“案例”等环节冠以“实验”之名,以示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并不缺少“实验”这一环节,这种做法在公开课中尤为多见。可想而知,这种形式化的假实验绝不会对教学起到多大的辅助作用,反而有可能使教学模式单一化,降低教学效果。

地理实验就是地理课堂教学中的一支提神剂、强化剂,用好了它,就会丰富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学的更感性、更直观、更主动,理解的更容易、更透彻、更深刻。但是,地理实验并不是无所不能的灵丹妙药,并不是包治百病的良草仙丹,它同其他任何事物一样具有两面性、特定性,有它使用的范围和条件,我们切不可过用、错用、滥用地理实验,不可为了实验而实验,不可使实验仅仅流于形式。我们要真正的动起来,选择适合的课题,准备合适的器材与材料,与学生一起来做实验。

参考文献:

[1]张进.用兴趣引导学生走进数学课堂[J].学苑教育,2010,(12).

[2]温敏芳.新课程教给学生什么——地理教学案例分析[J].地理教育,2008,(8).

[3]汤光舜.解读中学地理案例教学[J].中国城市经济,2010,(07).

上一篇:《基因工程》双语教学的探讨 下一篇: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分析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