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熊猫历险记》 动画“爆米花”

时间:2022-08-25 02:04:05

《太空熊猫历险记》 动画“爆米花”

郑成峰是合肥泰尚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不过,在第三届国产动画电影专场推介暨高峰论坛上,他以导演、编剧兼制片人的身份出现,向业界推荐他的3D动画电影 ——《太空熊猫历险记》。

故事本身并不复杂,讲述了太空熊猫为保护熊猫星球,与生活在黑暗宇宙的天狼鼠交战,最终在大家帮助下,战胜了对手,捍卫了宇宙和平。尽管故事发生在“太空”,但影片中仍有不少“中国元素”,比如主要形象太空熊猫、天使熊猫,以及代表“六畜”的“六福星”,比如把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变成五个主要场景,再比如加入太极八卦乾坤的概念等。当然,在创作过程中,郑成峰也不忘顺带宣传一下自己的公司——小泰小尚两姐弟,合在一起就是公司名称。

太空熊猫诞生记

泰尚文化一直以原创动漫、动画电影和电视剧、游戏为主业。2008年,梦工厂出品的《功夫熊猫》红遍全球,美国人将中国国宝成功“返销”到中国电影市场,赚足了中国人的眼球。这给了郑成峰猛烈一击,“为什么中国人就不能用熊猫讲述自己的故事呢?”此后,他又看到了《熊猫总动员》《我是大熊猫》两部国产动画电影,对比美国人的《功夫熊猫》,他逐渐明白:“熊猫只是一种形象,关键在于如何讲好有关熊猫的故事。”

2012年6月16日,“神九”发射升空,刘洋成为中国第一位登上太空的女航天员,郑成峰认为,“太空”将成为国人关注的热点。这些最终促成动画电影《太空熊猫历险记》的诞生,主题曲《熊猫不怕》也在谷继业和李学亮操刀下出炉,“一方面聊以安慰雅安地震中受惊吓的熊猫,一方面鼓励小观众们学会勇敢和坚强。”

市场调研

确定用“熊猫”作为主要角色时,泰尚公司内五六个设计师开始了无休止的工作历程——在三四个月时间里,画出的熊猫形象多达100多种。通过“走访”身边的学龄前儿童以及三年级以下的小学生,郑成峰将太空熊猫定格为“萌”。“以往的熊猫形象包括《功夫熊猫》在内都过于写实,小孩子们不太喜欢。”经过重重筛选,从100多个版本缩减到4个版本,再结合各方优势和“太空”背景,太空熊猫长着大大的脑袋,小小的身子,圆圆的眼睛,头顶还长出一对不太起眼的触角,用于接收宇宙信号,额头上的宝石也成为能量源。此外,片中很多角色都手持能量棒,显然是为动漫周边产品的开发埋下伏笔。

在《太空熊猫历险记》中,不难看到很多熟悉的影子。比如身着红色斗篷的反派“红妖鼠王”,从服装打扮到语调行为,像极了《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的“红太狼”;太空熊猫金木水火土的五个分身和“六福星”马牛羊鸡狗猪的变身,其过程又非常接近《美少女战士》;全息影像和时空穿梭,仿佛回到了《多啦A梦》流行的年代;还有太空熊猫与天狼鼠的斗争,就像是反过来演的《猫和老鼠》;就连宣传海报的文案都是“熊猫出没,萌动中国”,不得不让人联想起最近很火的动画片《熊出没》……

郑成峰毫不讳言,有些元素确实借鉴于一些成功的动画影片,但整体的故事和角色设计,除了参考目标观众的意见外,更多是来自于充分的前期市场调研。调研过程中,郑成峰花掉几个月时间,将1999年到2013年在影院上映的国产动画影片看了个遍,并做了一份详尽的调查报表,分为影片名称、题材类型、上映时间、制作公司、出品公司、总投资金额、票房收益等项目,从中研究出一些规律,并慢慢梳理出思路,为《太空熊猫历险记》的制作做参考。

另外,影片最大的特点在于加入了网络流行语汇和热门话题,例如:“有木有”“高富帅”“切克闹”等,太空熊猫的“耍赖舞”也结合了鸟叔的“江南Style”,还把龚琳娜的《法海你不懂爱》《金箍棒》两首歌曲元素融入片中,“现在的小孩什么都懂,这些内容他们都能理解,也有一些小桥段是根据平时我对孩子的观察加进来的,比如头上磕了个包,坏人被惩罚得很惨,在成年人看来没什么,但孩子们一看到就会乐开怀。”

“低幼”路线

《太空熊猫历险记》最初即把核心目标观众定位在年龄为5-10岁的“低幼”群体,只适合儿童观众和家庭观众欣赏。在郑成峰看来,影片不需要传达太多教育意义,娱乐加一点点励志足矣,在有限的80分钟内,争取让所有小朋友“有笑点,够欢乐”。而在观影过程中产生的一些知识点和疑问,也不会以科普的形式出现,而是通过剧情推进慢慢让孩子接受、理解,比如什么是“五行”,完全可以在观影后由家长们解释清楚。

“近几年,国内动画界一直强调‘摆脱‘低幼’标签,要开发一些适合青少年甚至年龄更大的群体看的国产动画,这是由市场导向决定的,而不是由市场环境决定的。”他感慨:“在观众的概念中,国产动画就是给小孩看的,这至少在三年内不会不会有太大改观。”

就好比越来越多的动画从2D转为3D,实际上还是由市场现实环境和商业利益决定的。“《太空熊猫历险记》尽量贴近小孩的生活和内心世界,为他们制造出一部‘动画爆米花’,只要他们觉得好看好玩就行。”

在郑成峰看来,即使暑期档有多部国产动画也不怕,“我们有我们的优势”,但他也很清楚“我们目前最大的短板在于宣发,不过,这一环节的投入包括在新媒体上的投入,与影片2D转3D技术制作的投入平分秋色,各500万元”。因为缺乏相关经验,他们只有在多提炼“卖点”方面下功夫——有了想法随时拿笔记下来,再有就是请“外援”帮忙,寻求合作伙伴时不忘学习其他动画电影的宣发经验。

“我最近一直在与业界比较有经验的发行营销团队和公司洽谈。”郑成峰透露,“他们中有很多人很看好《太空熊猫历险记》,愿意帮我寻找优势资源。对我们来说,这是一部试水之作,当然希望能建立品牌,开发续集,也欢迎得到大家的帮助。”

上一篇:《我爱灰太狼2》 狼在“囧途” 下一篇:“熊出没”进攻大银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