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县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初步设想

时间:2022-08-25 12:52:16

邯郸县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初步设想

摘要:邯郸县水资源严重短缺, 供需矛盾突出,农业用水已很难得到保证,对农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牢固树立发展节水农业的战略思想,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水资源;节水农业;粮食安全

The Preliminary Assume Of Achieve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Agriculture Of The County Of HanDan Shi Shuxia

(Handan County Water Service; HeBei HanDan; 056000)

Abstract: the water resources is serious shortage in the county of HanDan, the supply and demand is not balance , so the agricultural water has not be guaranteed and has produced significant influence for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So it is needed to establish development of water-saving agriculture strategy and to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agricultural.

Keywords: Water; Water-Saving of the Agriculture; Food Security

河北邯郸素有“河北粮仓”之称,是个农业大市,农田面积和总产居全省第三位,粮食总产量占全省的近1/6。邯郸县环绕邯郸市,面积531.6km2,其中耕地面积为38.26万亩,人均耕地面积1.4亩,农业用水量约占全县总用水量的83%,但近年水资源短缺已严重影响到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解决这一问题,加快发展节水农业,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实现邯郸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希望所在。

一.水资源短缺对我县农业的影响

1.地表水严重不足,极大制约了农业的发展

邯郸县降水量从20世纪50年代始呈逐渐下降趋势,况且我县现有的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大多年久失修,带病运行,拦蓄水能力较低,导致全县水资源的利用量减少。

我县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和秋季,冬季和春季仅分别占全年降水量的3%、13%,而冬小麦正是在这一时期返青、拔节、抽穗、开花.、灌浆,需要100~150mm的降水来补充。所以大多数年份不能满足冬小麦的生长,进而影响粮食产量。

2.地下水超采,已严重影响粮食安全

据我县水资源评价资料显示,我县平原区浅层水位埋深已由1990年的14.71m发展到目前的19.87m,深层水位埋深已由1990年的26.31m发展到目前的42.21m,地下水超采率高达124%,已造成水生态环境恶性循环,表现在地下水水位降落,漏斗范围扩大,地面沉降,地裂缝,泉水断流等。

地下水位的逐年下降,一方面造成了机井报废率提高,提水机具更新换代加快,机井越打越深,密度越来越大,农民机井投资增大,水费提高将会增大粮食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群众种粮积极性。从大局讲,地下水超采和水生态环境恶化将会影响县域经济发展和粮食安全,对社会稳定构成威胁。

3.水质污染加重水资源的匮乏,影响农产品品质

当前,邯郸市各河流和水资源地的水质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问题,在邯郸县,用污水灌溉的蔬菜叶片皱卷,小麦不能抽穗,直接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蔬菜、粮食、果品、水产品,畜产品等主要农产品受到重金属、硝酸盐、亚硝酸盐、农药、激素等有害物质的污染,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出口创汇。

4.水源资供需矛盾突出,农业用水很难得到保证

2007年,邯郸县各类水利工程向工农业及生活提供总水量7166万m3,其中农产品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83.9%,工业用水量占8.6%,生活用水量占7.5%,农业是用水大户。

据水利部门预测,2015年全县总需水量9551万m3,可供水量8351万m3,缺水量为1200万m3,面对如此大的缺水量,农业用水必将受到严重影响。

资料显示,我县2005年人均自产地表径流为29.2m3,人均自产水资源总量为173m3,人均可供水量为213m3,均低于国际上认可的、人均占有水资源量500m3的“极度缺水地区”标准。

二.对策和建议

实现邯郸特色农业现代化,就必须立足于邯郸农业水资源的实际,把节水农业与高效农业有机结合起来,搞好农业综合节水。据此,提出以下对策:

1.实施节水灌溉工程,大力推广先进节水技术

根据邯郸县的自然条件、水资源状况,以及当地经济、社会和农业生产状况,因地制宜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微灌、集蓄灌溉等高效农业灌溉节水工程,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节水技术的推广实施从目前的侧重单项技术向着相关技术组装配套和综合集成方向发展。如:工程技术和管理技术结合,水利技术和农艺技术配套,先进技术与常规技术组装,输水系统与田间节水集成等,最大限度地发挥各项技术的效益,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邯郸县是“全国节水增产重点县”,在农业节水上投入大,收效高。截止2006年,全县节水灌溉面积达15.4万亩,依据《邯郸县节水农业总体规划》,到2010年,全县节水灌溉面积达19.8万亩,年节水能力达到525万m3;到2020年,有效灌溉面积全部实现节水灌溉,年节水能力达到1375万m3。

2.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推广旱作农业

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有计划的进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譬如减少玉米和小麦的种植面积,增加节水高附加值作物(棉花)的种植面积。

3.调整农作物灌溉制度

灌溉制度是由灌溉定额、灌水定额、灌水时间和灌水次数所组成,根据邯郸县的气候和水资源条件推行有限灌溉制度。

据有关资料分析,如果冬小麦在干旱年份采用灌关键水(即满足播前水,省略冬灌,推迟或不灌返青水。具体灌溉时间为10月1日~31日灌播前水,3月1日~8日灌返青水,5月20日~31日灌乳熟期水,共灌水3次,灌水量均为40m3/亩),其它生长阶段有的省略,有的利用天然降水满足生长需要,如此进行灌溉,冬小麦每亩可节水30~50m3。

4.科学使用污水灌溉

经过处理的污水用于农业灌溉一方面可节约水资源,降低提水能源消耗,另一方面废水中的有机质通过土壤微生物分解可增加土壤肥力,具有很高的增产效果。因此,积极开展科技创新,研究污水灌溉对农业的影响,探索出一条适于不同作物的污水灌溉水量、灌溉方式、灌溉制度的路子,是节水的有效办法之一。

5.抓好蓄水,回补地下水

在“七下八上”这个主汛期,做好防汛的同时也是蓄水的好季节,把现有的河、渠清淤扩挖,逐段建闸梯级截水。同时,各乡村充分利用当地的坑、塘、洼淀,采用宽浅式排水渠,拦蓄雨水。靠近河渠附近的村庄,在河渠有水时,结合灌溉通过输水渠道扩大渗漏面,这样减少水量向空中蒸发,使地下水得到补充。

三.结束语

水资源匮乏已是全球面临的危机,仅仅依靠外援是不够的,应及早谋划,及早采取措施。只有通过加强农业综合节水技术集成,再加上行政措施和舆论宣传,提高全民节水意识,水资源危机才能得到有效的缓解。

上一篇:浅谈企业纳税筹划 下一篇:关于使用透水模板的经济分析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