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二元结构 统筹城乡就业

时间:2022-08-24 11:12:03

【前言】打破二元结构 统筹城乡就业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大规模转移,成为城市产业大军,各种社会保险、工资福利待遇等也逐渐与城镇职工趋于一致,外来人口成为许多城市人口增长规模扩张的主要推动力量。据国家统计局2013年数据显示,农村外出务...

打破二元结构 统筹城乡就业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规模日益扩大,中国社会加快了从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转变。城乡统筹就业就是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使“农业人口”参加到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进程中来。城乡统筹就业,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条件,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关键环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为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应积极稳妥地建立城乡统筹就业的新机制。

关键词:城乡就业;经济;统筹

中图分类号:F2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4-00-01

一、城乡就业的沿革和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管理体制,严格划分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严格控制农村人口迁往城镇,用工单位招收的对象和劳动部门服务的主体都是城镇户口的人员,农民及其子女很难获得在城镇就业的机会。这种二元结构阻碍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越来越明显。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大规模转移,成为城市产业大军,各种社会保险、工资福利待遇等也逐渐与城镇职工趋于一致,外来人口成为许多城市人口增长规模扩张的主要推动力量。据国家统计局2013年数据显示,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总数为26894万人,同比上年增加59.45%。而根据《中国劳动力变动趋势及判断》和麦肯锡研究院报告,今后20年将有3亿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届时外来务工人口数量将达到城市人口总量的40%。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环境将会得到极大改善。

二、社会经济发展对统筹城乡就业的要求

自从1985年实施居民身份证制度之后,户口管理本身对于社会流动的约束已经大大减弱。现在要做的工作是使在计划体制下附着在户籍制度上的就业权、居住权、教育权、社会参与权、社会保障权、医疗服务权和公共设施与福利服务权,等等,逐步剥离,使各种基本权利在“城里人”和“乡下人”、“本地人口”与“外来人口”、“常住人口”与“流动人口”之间一视同仁,因为在这些权利上的不平等以及随之而来的社会排斥和社会剥夺,才真正是城乡分割的藩篱。 其中,就业权是其中最主要的。所以,打破城乡分割真正的突破口应该选在就业问题上。

一般而言,经济的发展会带来就业的增长。因为经济的发展扩大了社会的生产能力和财富的积累,也推动了生产性消费和生活性消费的发展,从而使得整个社会的生产范围扩大,从而引起社会劳动力需求的增加。

三、统筹城乡就业的探索

(一) 完善就业服务制度。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失业登记制度和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取消对农民进城的就业限制,为农民就业和创业提供求职登记、职业指导、职业介绍、政策咨询、事务等“一站式”和“一条龙”服务。

(二) 加强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为统筹城乡就业,各地先后成立了城乡劳动力就业服务机构,集政策咨询、职业指导、职业培训、再就业援助等于一体,为城镇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了规范、便捷的人本服务。

(三) 加强职业培训措施落实。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大力开展职业技术培训。利用现有的农村劳动力培训基地的力量,广泛开展针对性强、实用性广、多层次、多形式的“订单”培训。发展以成人技术学校为网络的农村职业技术培训,以就近就地办学的优势,开设切合实际的实用技术培训班,为当地农村劳动力培训必要的职业技能。对未能继续升学准备进入第二、三产业就业的农村初、高中毕业生,普遍进行劳动预备制培训。

尽管我们在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就业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采取了一些措施,但在实际工作中仍面临一些难题:一是如何处理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与生产技术要求不断提高的矛盾,促进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二是如何正确理解“统筹”就业与“统一”就业的概念,全面做好劳动就业工作。

为此,必须在政策制度上、工作方式上和指导思想上有所创新,进一步推进城乡统筹就业。

四、进一步推进城乡统筹就业的策略

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工作,应积极在“统筹”上下功夫,打破城乡劳动力在就业领域、社会保障方面的诸多限制,要管,就一视同仁的管,要服务,就一视同仁的服务,真正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对待、凭技能就业的一体化就业机制。

要以“城乡一体,充分就业”为目标,坚持抓城镇就业与抓农村劳动力转移并举,有力地推动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和就业服务体系的发展。

1.要坚持市场就业的方向,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加快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新型就业机制,实现城乡劳动力的市场化配置和全方位流动。围绕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开发和利用市场服务功能做“文章”,要做到“三个强化”:一是强化市场网络建设;二是强化技能培训功能;三是强化就业服务功能。

2.坚持城乡统筹就业方向,大力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工作。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始终是关系农民增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问题。因此,要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在提高城乡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的同时, 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向二、三产业转移;鼓励城镇失业人员向农村的广阔领域转移;组织劳动力向本地区以外转移;组织劳动力较富裕的省、县(市)与经济相对发达的省、县(市)开展区域劳动力对口帮扶。

建立完善的覆盖城乡的劳动保障、劳动信息和职业培训体系,逐步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城乡劳动力市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市场价格的调节机制、供求信息的引导机制、社会化培训的支撑机制,促进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合理有序流动。

应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看待城乡统筹就业问题,而不能把城乡统筹就业仅仅当作是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由政府部门参与劳动力转移只是暂时促进劳动力输出工作的一种方式和手段,要建立促进劳动力转移工作的长效机制。

上一篇:西王集团有限公司发展能力分析 下一篇:新媒体时代如何做好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