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

时间:2022-08-24 10:06:56

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

摘要: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人类社会带入到了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它已对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及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教育作为全社会的一个重要领域,当然也不例外。目前,教育部已把信息技术课列入必修课范畴,使教育观念与手段的更新成为可能。就在当前形势下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学现代化进行了说明,从一个信息技术课教师的观点出发,简单论述了信息技术在现代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现代教学;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5-0169-01

1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在教学中,有些比较难理解的知识或是学生很少见到的事物,只用语言进行描述学生很难理解,如果学生观看形象生动的动画,就能很容易的明白。可以变静态为动态、变抽象为形象、变虚为实。对学生而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之一。每当学生进入多媒体教室的时候,他们的心情往往非常愉快,兴致也很高,他们被周围的环境、先进的教学设备所吸引。教师要将这种兴趣及时引到教学内容上来。效果就会很明显。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加上设置新的教学情景,巧妙引人新课。通过这样巧设新课引入背景,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 解决教学难点。发挥教学个性

在课件的使用中,利用演示效果解决教学难点,教学成功率将会大大提高。我们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利用网络中的信息资源,调用素材库中现存的资料(有影片、音乐、录音、动画、图片等),帮助我们解决教学难点。另外要进行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就必须要有独特的教学风格。我们可以根据自己任教班级的学生情况,或者教材具有的特殊内容制作出有个性的教学课件。如有的学生好动,坐不住,我们就可以在学习过程中运用一些特殊的音响效果,以引起学生的注意。若某一课所涉及的内容趋向专业性,我们就可以调用一批符合教材内容的素材充实进去,使这一课件具有它的独特风格,那么这一节课也肯定是别具一格了。没有个性的课堂教学只是教材的克隆,久而久之,被束缚的就不仅是学生,还有老师自己。

3 有利于理清教学思路,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都有这样的经历:思路清晰时,课就上得很顺畅,整节课显得张弛有度,详略得当;当思路不清晰时,就会觉得重难点把握不了。虽然也认真地备了课,也考虑了学生实际,但仍然可能出现上课时无所适从的情况。有了信息技术和多媒体的运用,我们制作好课件再去上课,就能避免以上情况的发生。因为我们是按照备课教案做好课件,所以就能把无所适从的情况消灭在准备阶段。对于我来说。课件则是教学过程的预演,根据课件演示,就能理清自己的教学思路了。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会提高教学效率,教学效率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了多少的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率就是在特定的时间内能完成更多的教学任务,学生能学到更多的东西。利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在传统一节的45分钟时间里,向学生展示内容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这些知识不仅仅包括书本上应该掌握的“规定的内容”,而且教师还包括教师为了让学生理解这一节课的内容而补充的、扩展的、课外的知识,虽然这些知识是“辅助”的,但是,学生们正是通过这些扩展的知识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且可以使学生深深的掌握课本知识,使教学效率大大提高。

4 结语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学校提供了各种机遇,给优化教学提供了技术支持,给教育教学带来了深刻的变化。更新了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为我们拓展了无限的教学空间,因为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信息的包容量、增强教学的逻辑思维性、评价教与学的效果,能充分的发挥以学生为主体的个性化教育优势,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能更科学的因材施教,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我们进一步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让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探究的工具,让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它的积极作用,展示它的独特魅力。

上一篇:论职业学校学生心理问题与对策 下一篇:高校学生网络学习与学习动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