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促进低碳产业集聚的产业管理与服务模式探索

时间:2022-08-24 08:19:16

中山市促进低碳产业集聚的产业管理与服务模式探索

[摘 要]探索中山市从传统产业集聚向低碳产业集聚转变的必要性,指出通过利用低碳技术改造或替代传统的产业链;激励低碳技术创新,以构建新的产业链;开发新的低碳产品,以延伸低碳产业链。同时,积极引进和配套拥有关键技术的产业关联性强的新能源产业龙头企业,并大力拓展和创新低碳项目的引进与管理、低碳技术交易平台、低碳金融服务支持体系等方面的政府服务职能。

[关键词]中山市;低碳产业;产业集聚;低碳金融服务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880(2011)06-0059-04

一、中山市传统产业集群优势向低碳产业集群优势转变的性必然

1.传统区域产业劳动力成本优势的逐步丧失

近年来,“珠三角”企业用工荒的深层次原因是工资待遇相对下降而引起的劳动力供给不足,并不是劳动力存量减少。而日益明显的原材料价格和人工成本上涨、人民币升值、国外贸易保护主义加剧正在成为外贸企业普遍面临的困境。对于只赚取加工费的加工贸易企业而言,原本就十分微薄的利润被无情化解,不少企业已到了有单不敢接、弃单止损的地步。正因如此,“珠三角”不少港资、台资企业纷纷将企业生产转移至中西部、东南亚地区。中山市传统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集群要持续得到发展,就必须探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和竞争力源泉。

2.产业低碳化发展是大势所趋

世界经济历经工业化、信息化之后,正在走向低碳化。世界贸易领域,各国的保护手段逐步由传统的关税壁垒和反倾销措施向技术壁垒、知识产权保护尤其是绿色壁垒等超贸易保护主义手段演变。以中山市出口比重较大的灯饰产业为例,欧盟已经正式宣布将逐步淘汰白炽灯等高耗能照明设备,以节能灯、卤素灯泡和LED灯来代替白炽灯成为欧洲居民的主要照明灯。而外向依赖度极高的中山灯饰出口仍以普通光源为主,若不抓紧时机加速发展LED照明低碳产业,必将在国际市场中频频碰壁。

二、促进低碳产业集聚的主要思路:产业技术升级-低碳化发展-产业集群优势

1.促进传统产业技术向低碳型技术升级

目前,中山市的产业集群主要是以传统产业为主,并且集中于生产制造环节,而在设计、营销、物流等环节比较落后。如沙溪的休闲服装业、古镇灯饰照明、大涌红木家具、东凤家电、黄圃食品加工等。这样的产业集群显然不具有低碳特征,从价值上看,也是处于全球价值链的底端。因此,应大力促进低碳技术和低碳理念在这些传统产业领域的扩散,促使其向低碳型产业技术升级。如在灯饰集群产业中促进LED照明技术的应用和开发,在家电产业中促进节能减排技术的使用和提升,在休闲服装产业中融入低碳潮流的设计理念,在食品加工业中广泛使用低碳型包装材料和包装技术等。

2.大力引进具有低碳技术创新能力的龙头企业

从产业关联角度考虑,要大力引进产业关联性强且具有低碳技术创新能力的龙头企业,以发挥龙头企业在产业集聚过程中的带动作用,快速形成低碳型产业集聚区。一般而言,在引进这类龙头企业过程中,应该注意三个紧密联系的环节:即“引进-壮大-配套”,才能取得较好效果。

(1)引进。产业集聚的形成总是基于一条或数条产业链的发展而成。而产业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指导最终用户连成的一个整体的功能链网式结构。龙头企业是产业链的链主,在产业链竞争中,龙头企业将承载产业组织者和协调者的功能,通过协调产业链网络中不同节点企业行为,挖掘产业链潜力并实现集成优势。所以,任何一条产业链上的核心企业都必须考虑链条上其它企业的利益,从而形成链内同盟关系,与其他产业链竞争。从这个角度看,区域性低碳产业的竞争实质是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整条产业链的竞争。

除了大力引进具有低碳技术创新能力的龙头企业之外,中山市应积极培育一些地方性低碳型龙头企业,也可以达到异曲同工的效果。

(2)壮大。引进具有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固然重要,但绝不能引进后就止步。这正是很多地方引进龙头企业但效果不佳的原因所在。地方政府在引进相关龙头企业后,应采取资金扶持、政策优惠、人才引进等手段促使其快速壮大,实现其规模经济效益。这样,方能最大化发挥行业龙头企业的带动效果,进一步形成产业规模经济,促进低碳产业集聚。

(3)配套。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在于其生产的最初优势确定后,通过前向和后向关联对相关企业产生牵引,而且这种“牵引”可产生累积效应。由于这种累积因果效应不断发展下去,便最终形成产业集聚。例如,随着新能源整车项目落户中山,部分与之相配套的企业,将会围绕整车项目进行布局,并让这些企业在中山市找到一个产业整合点,从而起到龙头带动作用,进一步完善中山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但是,在上述过程中,还需要完善龙头企业的产业链配套环境。例如,产业发展的配套基础设施、融资环境、大量中小企业参与产业链中良好的市场环境等。在融资方面,由于产业链不仅是一条联结供应商到消费者的物流链、信息链,还是一条资金链,整个资金链都是由龙头企业从用户回笼再分别拨给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因此,资金流转不畅,不仅影响整个产业链的运转,甚至还可能导致产业链瘫痪。在良好的融资环境下,这种风险将大大降低。

3.鼓励企业进行低碳技术研发投资和低碳技术人才引进

在促进新兴产业集聚形成的过程中,鼓励技术研发投资,支持重大低碳技术创新显得非常重要。中山市政府可以项目招标形式推动当地企业进行低碳技术研究,或创造条件使当地企业与国内外企业以项目合作的形式开展重大技术创新研究。不管采取何种形式鼓励低碳技术创新,政府在创造条件吸引先进的低碳技术人才、建设低碳技术劳动力市场等方面的作用都非常重要。

黄民礼 唐振龙:中山市促进低碳产业集聚的产业管理服务模式探索三、探索低碳产业链发展的管理模式

1.加强低碳观念和低碳制度建设

碳足迹(Carbon Footprint)通常也被称为“碳耗用量”,企业和个人通过确定自己的“碳足迹”,了解“碳排量”,进而去控制和约束个人和企业的行为以达到减少碳排量的目的。

政府应该在社会居民中倡导“碳足迹”理念,广泛推介低碳生活行为,通过居民的低碳生活行为来减少碳排放,同时激发居民对低碳产品和低碳服务的需求。如鼓励居民购买节能低碳型家用电器;鼓励乘坐公交车或步行上班;鼓励使用新能源汽车或驾驶低油耗型小车;使用LED照明光源;倡导及时关闭电源以节约耗电等。

“碳足迹”作为最直观的低碳指标,也应该融入企业的经营理念,构成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让企业意识到,只有自觉承担低碳义务,应用低碳技术,生产低碳产品和提供低碳服务,才能真正实现其对消费者、对国家及整个人类生存环境的社会责任。目前,中山市华帝、长青等低碳企业正在积极发挥龙头的角色,研发和应用新型低碳技术,不断推出节能减排的低碳产品,大力推进中山市低碳产业快速发展。

政府应在发展低碳经济中起引领作用,完善相关低碳制度的建设。据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政府机构年电力消耗总量占全国总消耗量的5%,能源费用超过800亿元。因此,政府应该建立低碳采购制度,在政府采购中贯彻低碳制度,发挥低碳产品应用的示范效应。2010年9月,广东省科技厅与中山市人民政府签署框架协议,共同将中山市建设成为广东省“绿色照明示范城市”旨在通过全面实施绿色照明改造工程,做大终端消费市场,引导和促进路灯照明企业的科技研发和产业化,带动LED战略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

此外,政府还应在市政管理方面建立市政管理低碳化制度。如城市生活垃圾的有效处理,据估计,我国若能将垃圾充分有效地用于发电,每年将节省煤炭5000万~6000万吨。2004年2月,中山市政府与长青集团以BOT形式开展了“中山市中心组团垃圾综合处理基地焚烧发电项目”。

2.建立以低碳技术创新为目标的激励机制

技术创新是产业集聚持续发展的重要源泉,硅谷的IT产业集聚蓬勃发展历程即是很好的例证。尽管我国目前尚未掌握一些关键的节能、新能源技术、减排技术,如先进核技术、碳封存技术等,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新能源技术上差距要小于传统能源技术领域和其他传统技术领域。在一些重要的新能源领域、如太阳能、风能的商业化应用方面甚至走在世界前列。因此,我国若有可能在上述领域有所突破,就可能形成自己的技术优势,这是低碳背景下我国所面临的重大机遇。作为地方政府和重要的区域经济体,中山市应该基于国家的低碳战略,创造良好的技术研发环境,形成自己的低碳技术创新激励机制,鼓励和促进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低碳技术创新。例如,激励企业对低碳技术进行战略投资,发展低碳技术,尽早实现技术升级;在企业中推行低碳标识,规模化应用低碳技术;将企业社会低碳责任与产品质量、信誉结合起来,以增强产品竞争力等。这不仅可形成低碳新技术为引领的低碳产业集聚区,壮大“珠三角”低碳经济的竞争力,还能在更高层面上提升国家在低碳经济领域国家竞争优势。

3.构建低碳技术标准和低碳评价体系

政府应制定一套完善的低碳技术标准,建立低碳评价体系。否则低碳技术激励和低碳管理都无法有效开展。

在能效和环境监管标准方面,我国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为依据,建立了我国节能产品认证制度,颁布了《中国节能产品认证管理办法》和节能产品认证标志。

中山市地方低碳产业与产品的技术标准的制定,既要考虑国际低碳技术发展趋势和我国低碳技术发展水平,还要考虑当地的经济特点和行业发展现状。例如在厨电领域,由于中山市众多厨电企业的低碳节能技术已经站在全国前列,因此,低碳评价标准可以指定得适当高些,而LED照明领域的低碳标准可以稍微放宽。实际上,近年来中山市在确保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实现双赢的同时,已经逐步建立起一套 “低碳控制体系”。例如,在严控高碳产业进入方面,中山市通过建立起节能减排统计、监测、考核三大体系,采取工程减排、结构减排和监管减排相结合方式推进节能减排。

4.碳约束管理

碳约束的实现路径主要有两条:一是市场途径,即征收碳税;二是碳排放配额管理,即实施碳交易。

(1)碳税。目前挪威、瑞典、荷兰、丹麦、德国和英国等欧盟国家已经征收碳税,挪威从1991年开始对超过60%的碳排放征收了50美元/吨二氧化碳排放的碳税。研究结果表明,与不征税相比,征收能源环境税并进行税收结构调整对多数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正贡献。

(2)碳交易。碳交易的运行机制目前有两种形式。一是基于配额的交易,即在政府强制法规的约束下,规定各地区或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上限,将其按照配额分配给相关的企业或机构,并根据一定的交易规则,通过市场化的交易手段将环境绩效和灵活性相结合,使参与者以尽可能低的成本达到规定的排放要求。二是基于项目的交易,即通过项目的合作,买方向卖方提供资金或技术支持,获得温室气体减排额度,CDM即是这种排放机制。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提出:加快推进电、油、气、水、矿产等资源性产品及要素价格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状况、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这无疑给发展碳交易指明了方向。

中山市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的意识一直比较超前,但在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区域性碳约束管理方面仍需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进行有益的先行尝试。如可以在火力发电行业、交通行业进行碳税试点;对燃气具、灯饰行业内的一些高耗能产品征收碳税;在一些高碳排放的行业内设定配额,实行碳排放权交易。政府应该将碳约束目标列入阶段性发展规划,以确保碳约束管理的有力执行。

四、提供充分的低碳产业链服务

1.培育低碳技术人才市场,建设低碳技术交易平台与交易制度

产业集聚需要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这些市场因素包括专业人力资源市场、技术与信息市场以及相关的市场制度设计。

目前,中山市正在积极打造低碳经济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和服务平台,推动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中山重点支持三角镇、沙溪镇、大涌镇等镇区申报创建省级环保技术创新专业镇,通过环保专业镇组建工作,建立服务中小企业为目的的共性技术研发平台,解决电镀、纺织、印染等行业制约节能减排存在的技术难点。同时,为实现“绿色照明之城”的目标,中山市建立了世界照明产业专利数据服务平台、LED产品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并且组建了半导体产业技术联盟和半导体产业协会,加快半导体照明产业集群发展,促进产业链的本地化良性发展。

从中山市低碳经济发展现状看,中山市在低碳技术市场、低碳技术人才交流、碳排放交易市场以及低碳管理服务市场等诸多方面仍然显得滞后,政府需要大力拓展服务职能,创造和完善低碳产业发展和集聚的市场化因素,促进低碳技术的应用与转化,开拓低碳产品,延伸现有的低碳产业链,利用关键低碳技术形成新的产业链。

2.构建低碳金融服务体系

一般认为,碳金融是指与碳排放交易有关的一切金融活动,包括直接投融资、碳指标交易和银行贷款等,被认为是近年来国际金融领域出现的一项重要金融创新。

中山市在促进民间资本进入低碳产业方面,有过成功案例。例如2004年中山市政府与长青集团达成总投资达2.55亿元的“中山市中心组团垃圾综合处理基地焚烧发电厂项目”。

中山市在开展低碳经济领域的碳金融服务可从如下三条开展实施:一是在传统的融资进行支持,即通过政府主导、多渠道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建立各种“低碳”基金,对低碳技术研发和低碳项目的开发进行投资;二是动员国有银行、商业银行及地方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对各大中小型企业的低碳技术应用与低碳产品开发项目直接贷款给予支持;三是尝试建立区域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为企业进行各种融资、产品创新以及其它企业进行低碳投资搭建平台;四是鼓励金融企业在金融服务领域进行服务创新,在国家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支持一些具备条件的企业发行碳债券。

3.鼓励和推广低碳管理服务

企业是节能减排与发展低碳经济的主体。国际经验证明,如果仅凭市场运作,没有政策机制对节能的设备投资、技术进步、减排成本以及管理机制改进等方面进行鼓励和现实补助,企业在大规模应用减排手段上将缺乏长期的积极性。

另外,不同的企业或单位对能源技术的应用与管理能力是不同的,有些企业希望积极使用节能减排的低碳技术以获得竞争优势,却并不具备相应技术应用和管理能力。而低碳技术的研发单位或者某项低碳技术的先行使用者却可能具有相当熟练的管理能力。因此,如果低碳技术使用的先行者或研发者能够给其它企业提供低碳技术应用与管理的服务,对于低碳技术的迅速扩散是非常有利的。

低碳管理服务的形式既可以是服务合同,也可以是企业之间的合作协议;既可以是低碳技术转让后的售后服务,还可以是非相关的企业间技术应用与管理服务。这样,大量潜在的低碳项目、低碳技术或低碳投资机会都可以让企业在这种管理服务下得以实现。主要的形式体现在两方面:

(1)低碳技术的应用指导

政府应打造低碳技术研发与应用的公共服务平台,一方面使企业的低碳技术需要不断地得到满足;另一方相比具有价格上的优势,能在市场竞争中按更低的价格出售,或者以同样价格卖出而获得更多的利润,吸引更多资源投入到该种商品的生产经营中。从全社会的角度来看,地下经济的存在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地下经济活动会造成信息扭曲,可能影响政府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地下经济从业者为了偷逃税,势必会通过各种合法或者非法的手段来摆脱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管。这些手段可能是伪造、隐瞒或者改变其经营活动的经济数据和真实信息,从而向政府部门提供虚假的信息,有的企业和个人则是完全逃避政府部门的监管。因而,政府各经济部门统计的经济数据和信息并不能准确反映真实的社会经济活动,而这些不准确的数据和信息又是政府判断宏观经济形势、制定政策、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那么就很难确保宏观经济决策的正确性。

但同时也应该主观地分析,地下经济的存在也有有利的方面,它不仅满足市场的部分需求,同时也解决了部分劳动力就业,提高了人们的实际收入,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条件,这些都是不可否认的。意大利学者马蒂努(1982)曾说过:“在意大利的所谓地下经济,是我的同胞们的杰作,是使意大利免于经济奔溃的第二奇迹。”

总的来说,地下经济的存在有弊也有利,但是通常情况下,弊大于利。

五、结论和建议

估测地下经济有很多种方法和思路,尽管用收支差异法估测存在缺陷,但是这种方法简单明了。从估测结果可以看出,上海市地下经济已经发展到不容忽视的程度。

鉴于地下经济通常不利于国民经济健康发展,这就要求政府有关部门采取措施治理地下经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我国的法律法规;增强公民纳税意识和法制意识;增加税收监管力度和处罚力度,使地下经济无处可藏,增加其运行成本;加强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同时提供就业指导,降低违法犯罪发生率;增强政府有关部门的工作透明度,提高公共部门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埃德加·L·法伊格.地下经济学[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2]蔡德发,李兰,金瑛.黑龙江省税收流失:理论、模型与估测[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08(99).

[3]程风,张迎春.估测地下经济规模方法:非货币分析法[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324).

[4]郝春红.中国税收流失规模估测[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11).

上一篇: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研究 下一篇:创建绿色饭店的原则与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