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对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

时间:2022-08-24 06:49:19

舒适护理对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

摘要:目的 分析舒适护理对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 以2014年1月~12月,医院骨外科收治的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观察组各纳入37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以及在此基础上舒适护理,对比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术后第1、2、4、8d VAS疼痛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老年人;压缩性骨折;疼痛;舒适护理

老年人常伴有骨退行性改变,合并骨质疏松症、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原发骨病几率较高,易发生压缩性骨折。腰椎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6%~10%,其中60%~90%为压缩性骨折,其中又有半数为活动性骨折、10%~20%为多处骨折[1]。疼痛是骨折最常见的首发症状表现,也是骨折术后最常见并发症。疼痛是五大生命体征之一,疼痛可增加机体应激水平,影响呼吸、循环、泌尿、神经、内分泌等系统功能,还给患者带来了不适感受,影响治疗依从,影响患者康复[2]。传统的老年压缩性骨术后疼痛管理注重药物以及非药物镇痛,强调管理,实际上疼痛是一种生理、情感反应,疼痛给患者带来的影响是相对的,患者对疼痛的态度、耐痛阈直接影响患者对疼痛的感受。舒适护理是一种现代护理理念,强调满足患者躯体、心理舒适感受。本次研究试评价舒适护理对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总结护理经验。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4年1月~12月,医院骨外科收治的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经X线、MRI或TC诊断确诊,为腰椎压缩性骨折;②均伴有不同程度胸腰背部痛;③手术治疗;④年龄≥60岁;⑤未合并其它类型致死性疾病,如脑卒中;⑥未合并感觉功能障碍;⑦认知、精神均正常;⑧具有一定的沟通、理解能力;⑨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不符合纳入标准;②合并其他类型可致疼痛的严重疾病,如偏头痛、恶性肿瘤。共纳入患者74例,年龄60~91岁、(68.4±5.1)岁。致伤原因:摔伤34例、跌伤25例、撞击伤15例。合并骨质疏松症41例。有骨折病史10例。新鲜骨折35例,陈旧性骨折37例。文化水平:小学及以下44例、中学及以上30例。据入院顺序,采用随机队列插入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7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经皮椎体成型术治疗,术后腰部制动。患者在开始研究前,均进行有关于VAS量表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量的意义、使用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主要内容包括管理、病房管理以及康复护理,管理主要包括睡硬板床、合理翻身,侧位时顶住背部,避免穿过于硬板的医务,主要针对的并并发症主要包括便秘、泌尿系统感染、肺炎、褥疮、精神障碍等,给予腹部按摩、热敷,穴道按摩、腹肌功能锻炼,排便训练,引尿、导尿护理,指导患者咳嗽、排痰,必要时以吸痰器吸痰,定时翻身,每日给予足底按摩,做好床单元整理,指导家属完成基本的康复训练。对于疼痛,采用个体化、超前镇痛、多模式镇痛相结合的疼痛管理。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主要内容如下。

1.2.2.1躯体舒适 ①预防肿胀,术后环腰部进行局部冷敷,10min~15min/次,早晚各1次;术后第2d,进行局部按摩,早中晚各1次,开展小关节康复训练;②预防意外伤害,做好腰部保护,反复强调围腰管理的重要性;③做好围腰调节,以消炎软膏涂抹压迫处皮肤,预防皮肤炎症,取下围腰后,避免久坐、躺卧,以利于气血循环;④若头痛较甚,指导患者呼吸止痛法、松弛肌肉止痛法、音乐止痛法、情绪转移法、注意力转移法镇痛。

1.2.2.2心理舒适 ①进行阶段性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疼痛的认识水平;②开展日常护理活动时,拒绝冷漠,端正服务态度,给予患者关心、爱护,微笑服务,使患者感受到被理解、被尊重;③善用抚触、握手等方法帮助患者镇定镇静;④规范操作,体现护理专业性;⑤做到言语得体、仪态大方;⑥做好个体化心理护理工作,如部分新鲜骨折患者,因伤情较突然,术后仍难以接受现实,患得患失,应深入沟通,了解患者顾虑,耐性解释,减轻患者担忧情绪。

1.2.2.3环境舒适 ①将病房温度控制在26~28°,定时通风,控制噪音,稳定患者情绪,愉悦患者心情,有助于提高患者耐痛阈;②限制必要的人员流动;③指导家属构建家庭支持系统,家属需做到多陪护、多体谅、多交流,少争执、少拖延、少抱怨。

1.3观察指标 术后第1、2、4、8d,VAS疼痛水平。有急性疼痛例,主动要求用药镇痛例。

1.4统计学处理 WINDOWS EXCEL收集录入数据资料,以SPSS18.0软件进行计算处理,以(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n(%)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观察组术后第1、2、4、8d VAS疼痛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老年人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疼痛发生机制较复杂,主要原因可能为:①多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穿刺路径较深,可能引起肌肉痉挛,引发疼痛;②组织剥离、切口产生炎性刺激,引起疼痛;③下肢骨折患者多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穿刺路径较深,可能引起肌肉痉挛,引起疼痛;④合并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关节炎引起疼痛;⑤手术刺激增强神经敏感性,痛感加强;⑥患者常伴有局部组织软组织损伤,可能并发无菌炎症引起疼痛;⑦物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疼痛;⑧压迫直接导致疼痛;⑨长时间制动、卧床,导致腰部肌群过劳,引起痉挛、炎症、水肿,引发疼痛[3,4]。其中多数原因无法预防,但并非无法控制,如腰部肌群劳损、痉挛引起的疼痛,通过持续的肌群按摩、按时翻身、调整睡姿,可有效预防疼痛。此外,患者耐痛阈明显影响其对疼痛的主观感受,通过心理干预,不仅可愉悦患者心情,提高患者耐痛阈,还有助于缓解患者焦虑、紧张感受,避免肌肉疲劳,预防痉挛等原因引起的急性疼痛。环境舒适通过创造有利于降低患者应激水平的物质、人文环境,控制刺激因素,提高患者自我控制能分,帮助患者集中精神,提高耐痛阈。

研究显示,采用舒适护理之观察组术后第1、2、4、8d VAS疼痛水平低于对照组,急性疼痛、主动要求率低于对照组,提示舒适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疼痛水平,获得患者好评。

参考文献:

[1]杨金华,张伟,王筱林,等.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2,27(1):55-57.

[2]扎西卓玛,李徽,张青,等.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在骨科病房应用的探讨[J].青海医药杂志,2010,40(11):38-39.

[3]阙清芳,戴泽平.术后疼痛治疗的管理现状和进展[J].临床军医杂志,2012,40(2):490-492.

[4]周燕艳.术后急性疼痛治疗的新进展[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2,10(5):34-38.

上一篇:米索前列醇舌下含服用于绝经后取环30例临床分... 下一篇:基层医院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方法与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