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采用人文教育策略

时间:2022-08-24 06:23:23

中职语文采用人文教育策略

我们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向社会输送技术人才,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对社会直接有用的人,以适应现实社会的选择。职业教育重视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无可厚非,但如果只重视教授专业技能而忽视必要的人文教育,我们培养的学生怎能具有全面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呢?我们不能培养出“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工人,他们不能仅学会技术还要学会做人,不能只会和工具打交道还应该学会和人、和社会、和环境打交道。这需要将人文教育的思想渗透于职业教育的每个环节,这既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更是做人的需要。人文精神,是可以通过人文学科的教育实践来逐步探索体会的。而语文正是担负人文教育的重要载体。因此新时期的语文教育必须追随时代的脚步,担负起自身的责任。中职学生不仅要学好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语文基本技能,更应在语文学科里获得一种深厚的人文修养。

一、德育教育中缺乏人文教育

为了确保在校学生有良好的学习环境,保证良好的教学秩序,很多职校采用所谓量化管理模式,对学生的学习及表现进行分值统计,包括考勤、课堂纪律、劳动、集体活动等多项内容,一个学期结束后统计结果作为学生操行评定的依据,从而分出优、良、中、差等等级。这种量化管理常常形成一定的制度规定,被称之为“德育考核”,依据条条框框对学生的言行加以制约,或加分或减分,对有些学生确有一定的约束和规范作用,但并没有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有时往往适得其反。依靠分数制约学生行为的方法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他们很可能会采取无所谓的态度。一旦产生这样的后果,对学生的教育就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这正是因为那种量化管理模式过于冰冷,缺乏人文关怀。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就得在德育教育中加入人文教育,在旧有的量化管理模式中加入人性化管理,在进行量化管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转变学生的思想,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以前的行为是错误的,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这种人文教育不能等学生犯了错误才实施,要在平时的教学中体现出来,而语文教学正是实施人文教育的理想平台。语文不仅是一种工具,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构成,它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传达的是思想与情感,承载的是文化精神、价值观念和人类的文化成果。

二、中职语文教学

如何实施人文教育中职学校中语文学科在教学当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各咱应用文的写作、书法水平的提高、口语的清晰表达,使得原本以形象思维为主的语文教学工作逐渐向着工具化、实用化的方向发展,学生在这样的语文课堂上不再学得枯燥无味,更容易积极的参考到整个教学活动当中。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当中的语文教学应该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主,通过各咱语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们学到更多的实用性的东西,从而更好的适应今后的工作。学生之所以会选择中等职业学样继续学习与深造,最大的原因就是他们已经认识到学习不是自己所擅长的东西,应该选择去学习一门技术,作为自己将来谋生的手段。所以,中等职业学校中学生的学习成绩比较差,对各种知识的掌握也比较的少,更重要的是,由于观念上的原因,他们对于语文学科并不重视,更加看重专业课的学习。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当中的语文教育大纲大多是延用的以前的,教学中所使用的教材也是固定不变的,所有的教学活动在进行前就已经被划定在了一个比较小的圈子之内,难以取得突破,更不用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在实际工作当中,教育工作者应该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结合学生自身情况,在对教学内容进行一定把握的前提下,尽量做到因材施教,使处于不同学习阶段的同学都能够学有所获,并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所谓的人文教育当然也不能仅仅依靠上面所说到的,还应该从教材的选择上入手,添加更多更好的文学作品进入到职业学校语文教材中来,对于陶冶学生的性情是很有帮助的。另外,老师们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也应该要从人文的角度出发,对教材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并引导学生对一些好的东西加以欣赏与吸收。

三、结语

现代中等职业学校的语言教学应该充分发挥其人文性,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们的实际需要,在对其进行语文基础性东西教学的过程当中,不断加强对学生人格及思想上的教育,针对现实生活当中所存在的各种善与不恶,对学生加以正确的领导。总之,实施现代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当中的人文教育,就要一切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不断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实践操作水平,帮助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当中取得更好的发展。

作者:王箫单位:佳木斯师范学校

上一篇:质监局安全生产月工作方案 下一篇:质监局履职尽责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