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招生―培养―就业联动的分析决策机制研究

时间:2022-08-24 02:49:05

【前言】基于招生―培养―就业联动的分析决策机制研究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二、研究目标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多元化和自主化的招生方式开始出现,高校之间愈发激烈的优质生源竞争,日趋严峻的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同程度的教师紧缺现象,以及专业结构与学科之间日益突出的矛盾都需要尽快提出改革方案。有的高校盲目扩大招生,不考虑社会对...

基于招生―培养―就业联动的分析决策机制研究

摘要:大数据时代为高等教育的招生、培养、就业工作带来了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高校招生、培养、就业工作模式必须不断进行创新,建立新的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适应当前的现代化要求。通过建立数据库,设计相关的内容,在大数据背景下基于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的分析决策管理系统进行研究和探索。在现有的迎新报到系统、计划编制系统的基础上,不断整合和拓展其相关功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招生―培养―就业分析决策处理机制

关键词:招生;培养;就业;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7-0040-02

一、引言

在大数据时代,部分高校已经启动了招生、培养、就业方面的联合改革。一些学者对招生、培养、就业的联动关系进行研究,王茂涛把社会需求作为工作导向,将高校的招生、培养、就业工作运行机制概述为四个“三”的一体化工程,即树立三种观念、组建三个机构、实现三项对接、构建三个联动机制。谢爱军、王慧等提出,高校在毕业生就业新途径探索方向上需要把招生、培养、就业三者联合起来,探索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其内在规律并应用在办学实践中,建立起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把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和空间再拓展。黄兆信指出,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行改革。虽然相关论述为数不少,但在大数据的背景下,基于联动机制的分析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践仍属空白。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高等教育的招生、培养、就业工作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高校招生、培养、就业工作模式必须进行不断创新,以此来适应时代的要求。本论文就是在分析大数据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对地方高校基于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的分析决策管理系统进行研究,在分析了招生、培养、就业等海量数据的基础上,合理设计出系统内容,并最终完成该系统的研发和调试工作。

二、研究目标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多元化和自主化的招生方式开始出现,高校之间愈发激烈的优质生源竞争,日趋严峻的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同程度的教师紧缺现象,以及专业结构与学科之间日益突出的矛盾都需要尽快提出改革方案。有的高校盲目扩大招生,不考虑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导致大学生“就业即失业的”结构性失业现象出现。此外,高校在人才选拔方式上,还存在以高考分数为主的选拔模式,导致招生、培养与就业之间的沟通不畅,数据共享机制尚未形成。这些突出问题对高校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产生了直接影响,同时对毕业生就业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因此,研究如何建立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共享信息资源,如何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发展,如何使高校在每年的招生、培养、就业工作中做出正确的决策,已经成为高校有待研究的新课题。地方高校基于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对决策机制进行研究,应达到以下目标:第一,将招生计划管理系统、招生录取系统、新生迎新报到系统、教务信息管理系统、就业管理系统以及学校数据统计管理系统等数据汇总,实现数据信息共享,使数据处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进一步提高,运行效率更高;第二,基于大数据处理模式,对海量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并产生结果,为招生、培养、就业工作的决策提供相应依据;第三,针对信息化发展的需求,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招生、培养、就业信息的和交换,扩展系统的运用功能。

三、解决方案及预期效果

以某省属高校为例,经过十余年的招生录取工作,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招生数据,联合教务信息管理系统存储的多届学生学籍信息和就业管理系统采集的毕业生就业数据,实际上已经形成了学生入校、在校、离校的一套完整的学生联动数据。通过应用联动机制,把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技术应用到高校招生、学生管理领域,建立一个基于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的具有智能特征的分析决策管理系统,从海量的历史数据中提取出隐含未知的、有价值的信息,对于科学地指导招生、培养、就业相关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根据统计的历史数据,进行数据挖掘,提取出招生情况、培养情况、毕业情况、就业情况等有效信息,同时达到以下预期效果。

(一)保障公开、公正、透明的录取

随着高考政策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国家对录取的原则、招生录取的方法、录取信息的公布等方面有了更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对高校招生录取工作的信息化程度也要求更严。同时,高考考生从现场报名已经发展为网上报名、网上填报志愿和网上录取查询等多种方式。

(二)招生数据处理的迫切需要

近十年来,多数高等学校在教育部研发的“全国高校招生远程录取子系统”中开展招生远程录取工作。该录取系统因不同省份的招生数据定义格式的差异会产生大量冗余松散的数据。因此录取数据、统计数据报表等大量数据需要进行梳理,需要耗费很大的精力处理这些数据,也给各个院校的招生录取工作人员带来了很大的工作压力。因此,对招生数据处理流程进行科学设置,可以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对日益复杂的招生数据进行简化处理。

(三)新生入学报到手续简化

作为招生分析决策处理系统的一部分,迎新报到系统除了可以实现填写个人信息、申请户口迁移、绿色通道报到,还可以进行教材、服装和生活用品预订,提前完成部分报到程序。个人信息录入、物品预定、教材预定、户口迁移、贷款申请等一系列报到流程的前移,将大大缩短现场报到的等候时间,同时也使相关职能部门更方便、更直观地看到新生报到的动态,便于相关数据的查询和统计。迎新报到系统的研发,也为学生提前了解学校,尽早融入校园奠定了良好基础。迎新报到系统简化了报到程序,在为新生及家长提供了便捷报到服务的同时,也便于校方提前掌握新生报到动态,相关职能部门可以方便地进行数据的查询及统计工作。

(四)为专业建设、学生培养提供参考

通过对学生报考志愿情况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汇总各个学科专业的招生变化情况,便于学校确定哪些专业有待进一步加强建设、加大宣传力度,抑或侧重哪些专业的发展,作为学校品牌吸引优秀生源。同时,可以根据新生的兴趣、爱好、特长等信息进行因材施教,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培养。

(五)为学校招生录取和计划编制工作的提供决策依据

系统通过收集学校历年的招生录取生源情况、各招生专业计划数和实际报到人数、各专业师资力量、毕业生就业情况等历史数据,并进行汇总和分析,提炼出大数据蕴含的有用信息,为今后的高校招生录取工作的部署及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

(六)使招生、培养、就业管理形成闭环

打破招生、培养、就业工作条块分割状态,建立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充分利用决策管理系统,科学分析相关数据,使招生、培养、就业管理形成信息联动的良性循环。从源头招生工作开始抓起,深化教学改革,重新调整专业结构,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创新毕业生就业工作思路,进一步完善招生、培养、就业工作体系。

四、结论

本论文研究采取调查法、实证研究法、定性分析法、经验总结法和探究性研究方法相结合,通过前期调研获取各地方高校在决策管理系统方面的有益经验,并对海量的招生、培养、就业数据进行收集汇总分析。在探索决策管理系统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同时,建立数据库,设计相关内容,对在大数据背景下基于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的分析决策管理系统进行研究和探索。在现有的迎新报到系统、计划编制系统的基础上,不断整合和拓展其相关功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招生―培养―就业分析决策管理系统,通过对数据的预处理、数据转换、数据加工、数据统计等过程,为地方高校日后的招生管理、人才培养和就业管理等工作提供精准的数字依据和有益参考。

参考文献:

[1]黄兆信.用科学发展观构建高校招生培养与就业联动改革体系.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1).

[2]王茂涛.本科高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运行机制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09,(2).

上一篇:结合微课程的对分课堂在高校理论课程教学中的... 下一篇:我国高校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