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时间:2022-08-24 02:49:05

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摘要:给排水系统是建筑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居住者的日常生活。虽然给排水工程在整个项目中所占的比例不大,但是它与建筑能否正常使用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针对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给排水设计;渗漏;堵塞;噪音;节约用水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水之生命之源”这是人人都知道的道理,但是人类对于水的浪费却是从来也没有停止过的,如今水资源的紧缺问题,已经迫在眉睫了,我们无论如何也必须要节约水资源了。当然在一个社会,生活中很多的水资源过度消耗都是发生在我们的建筑给排水系统中,所以我们必须要提高对建筑给排水系统进行节能设计的认识,提高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节水能力和效果,所以做这样的一个探讨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建筑给排水的系统设计及设备选型是否合理,对于建筑节能有重要影响。给排水专业的节能主要体现在节约用水和节约能耗方面。节约用水更多的体现在社会普及节水意识和选用新型、优质节水型产品、开发利用非传统水源等方面,暂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

一、建筑节水形势严峻

水是关系到人类生存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资源。联合国的一项名为“综合评估世界淡水资源”的最新研究报告指出:目前,世界上约有三分之一的人生活在淡水资源缺乏的环境中,而如果人们继续像现在这样不节制用水的话,则三十年来贫水人口数将可能达到三分之二。据称地球上有百分之九十七的水属于不可饮用的水,而余下的百分之三的水资源中又有三分之二在冰川雪原,不能直接供人们使用,人们可利用的江、河、湖、泊及地下水的总量仅占地球总水量中极微小的比例。人们用水分配中农业灌溉占百分之六十七,工业生产占百分之二十三,市政民用占百分之十。本世纪以来,随着全球人口数量的激增,农业用水量已经增长了五倍,工业用水量增长了二十六倍,市政用水量增长了十八倍。目前,世界己有十亿人口生活在淡水资源贫缺环境中,据水利部统计,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缺水范围不断扩大,缺水程度不断加剧。

二、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出现的问题

(一)、给水管道设计不合理

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给水管道的设计是给排水系统能够正常运行的基础保障。当前为了满足大家对高质量生活的要求,室内通常会设计两个卫生间,这样就会导致管线的长度变长,在相同的计算方法下,水管的末端就会产生更大的噪音。此外,为了保证供水的正常,供水压力则会增大,因此底层住户的水管就需要承受较大的压力,容易造成管道振动产生噪音,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同时,在用水高峰期由于顶层的管线较细,严重影响居民的用水情况。为了降低压力,笔者认为可以在底层住户水管上设置减压阀等装置。另外,为了不影响高层用户的用水情况可以增加进户管线的直径。

(二)、室外阀门的设计

按照以往的设计规范,室外安装的阀门一般选用口径为Dg75以上的蝶阀或者闸阀,它们之间的连接介质为法兰。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实践,这样安装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例如安装在地下的阀门损坏之后更换麻烦,由于管道的伸缩性不好导致法兰垫片难以塞进去等。维修时需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还会给用户用水造成困扰。设计的时候可以考虑在法兰连接处增加伸缩器。

(三)、不能实现正常供水

对于高层建筑,很容易出现供水不足现象,特别是在用水高峰期,上面的用户常会停水。可采用接力重力供水方式,这就要求对用水需求和水压有精确地计算,然后再合理设计。然而在设计中,极易计算错误,如水力损失漏算、水泵扬程过小、管径不合适等,加上对市政网水压估算失准,易导致不能正常供水。水箱是给排水设计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但对其安装高度、出水点高差等都有严格要求,设计中一旦不符标准,可能会引起水压和水量的不足。另外没有考虑管道内杂质的堆积会减小横截面积,从而影响给水量。

(四)、管道渗漏或堵塞现象

卫生间和厨房用水较多,也最容易出现问题。由于提前勘察测量不准,使得管道铺设并不规范。如卫生间和厨房的管道没有分开,给水管和排水管也设计不当。一般而言,给排水管平行铺设时,之间至少要隔开0.5m,否则排出的污水可能会污染给水;若是交叉铺设,给水管应在排水管上方,也应保持一定的距离。但在实际设计中,这些要点很容易被忽略。有些施工单位为降低成本,在管道材料选择上出现问题,质量不合格。部分情况虽使用的是高质塑料管材,但由于施工工艺问题,也会导致渗漏。或者设计时忽略了对环境的考虑,以至于施工中温度变化过大,以损坏管道。在一些细节方面设计不足,如供水管道接口处的密封性等,常因设计不合理而引起渗漏。此外,管道材质、内径设计的不合理,极易引起排水管堵塞。如垃圾杂物过多,不能及时清理;管道弯头设计不合理等。

(五)、雨水管的设计

居民对建筑立面要求日渐严格,部分人要求整个建筑立面不准有雨水管暴露出来,这就要求施工人员将雨水管敷设于建筑外立面的柱子中,造成施工的难度增加,也对以后的维修产生了困扰。因此,设计时设计人员应与甲方进行沟通协商,可以用涂料将雨水管刷成立柱一样的颜色等。

(六)、通气管的设计

一般对跃层或是房屋面进行设计时,只要排水管周围四米之内有门窗就不采取任何措施。有的需要进行处理时,也是按照规定使通气管高于窗顶0.6m,但是对于上层的住户来说就不符合规定。应在设计的时候采用将排水通气管向高空排放的方式。

(七)、消防用水和节约用水问题

现代化建筑在装修时常常使用一些泡沫材料,或易燃性化学材料,一旦燃烧,后果不堪设想。且按照一般高层建筑的设计结构,火势会从下而上迅速蔓延,所以必须认真考虑消防。很多施工单位缺少安全意识,将供水管和消防水管统一而用,这样在发生火灾时,可能会因供水不足而耽误救火时机。所以要单独设计消防专用管道,并确保时时能够供水,水压也要符合标准,以应付突然发生的火灾事故。该工程高32层,高处消防云梯往往达不到,这意味着要自救。供水方式、水箱安装等都要经过科学设计,保证火灾中能够第一时间灭火。

节能是现代化建筑考虑的重点,符合当前社会发展主题。水资源浪费的现象由来已久,如管道在墙中敷设时设计不到位,出现渗漏水现象;水龙头关不严;没有设计废水回收利用系统等,都可能会造成水资源浪费。如生活中排放的某些污水,经过处理后还能用于绿化、冲厕所等,但现在多是直接将废水排放,还有可能会污染供水。

二、建筑工程给排水节水设计措施

我国如今的建筑给排水系统中,确实存在着较多的浪费现象,同时还存在着更多的水资源浪费的隐患,所以也就必须要改进设计,给建筑工程的给排水系统中加入更多的节水设计内容,才能够有效的起到节水作用,简单的总结节水设计的一个重要的含义:首先就是要提高水资源利用的效率,同时要减少水资源因为一些密封不严导致的泄露,从而造成水资源的巨大浪费;所以主要考虑的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的内容如下:

(一)、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节能设计中,必须要使用高质量的阀门设备,从而减少被破坏的可能性;我如今的给排水管道供水系统中,使用的都是一些镀锌的金属管道,在使用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锈蚀,不仅仅是会造成管道破损,同时也会造成管道对水的污染;还有就是这样一些材料制造的阀门,一旦锈蚀,也会出现密闭不严,漏水的现象,还不容易发现,往往就造成了巨大的水资源浪费。如今的技术发展,所以就有很多的新型的给排水管道的管材出现,就能够有效的延长给排水管道的使用寿命,还能够避免了在给排水系统中出现的水资源污染。在新建造的建筑给排水系统中,使用新材料的管道阀门来处理整个给排水管道系统,同时对原有的一些建筑给排水系统也更换新型的给排水管材。

(二)、中水利用,雨水利用。对生活产生的污水废水,建立一个循环系统,进行处理后的中水再利用,直接运用到建筑周围的绿化中去,或者直接运用到建筑的厕所马桶的冲水供水系统,节约水资源;同时提高雨水收集的效率,通过有效的雨水收集、利用,为建筑的节水起到一定作用。

(三)、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必须要更加的科学合理,必须要实现分区供水,实现功能性用水的区分,做好设计和供应。在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中,要考虑楼层的水压因素,对于高楼层和低楼层的供水方式,进行区分:低楼层的供水可以使用市政供水设施,进行供水,而高楼层的用户就可以通过水箱等一些手段来进行供水,做好整个供水管网的设计工作;要对生活用水的标准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要考虑好供水设施的安全性能,要设置常闭阀门进行下部分供水管网的联接,保证实时供水。给排水管道的设计要合理,不同的管道,不同功能的管道有效的区分开来,便于维修检查。

三、如何解决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出现的问题

(一)、减少噪声

给排水管道常会产生噪音,影响用户的生活,此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管材选择的不合理。传统的给排水系统用的多是镀锌钢管或铸铁管,如今已被塑料管代替,与传统的管道材质相比,塑料管具有诸多优势,除了质量轻、价格便宜,还能够节约能源,而且内外壁光滑,具有良好的卫生性和耐蚀性。因此,必须选择新材料,如硬聚乙烯螺旋管能够降低排水噪音,芯层发泡管具备良好的隔音功能,同时绝缘性和稳定性都较好。另外,管道设计尽量远离卧室或客厅。

(二)、合理设计,实现正常供水

对施工设计图进行认真的审核,是解决此问题的主要途径。可以把邻近的建筑物的数据调查作为参照。同时,要加强对管道的防护工作,一旦发现问题,立即更换设备进行处理。

(三)、正确铺设,降低渗漏发生率

以给水支管为例,多采用暗设的布置方法,且直径都在32mm以内,在铺设时呈弯曲状态。关于其暗设,可安装在砖墙中,通常的做法是在砖墙上开设一个深度和支管外径相等、宽度略高于支管外径的管槽,将管道嵌入管槽,并利用管卡进行固定。如果是小支管,即外径不超过20mm的支管,也可安装在楼面的找平层里,做法同上。

(四)、二次供水设备的选择

传统的水泵-水箱供水方式中水质易受污染,所以二次供水已越来越多的被气压罐供水和变频调速供水所取代。变频调速设备采用变频器改变电机的供电频率,根据用水量的大小实现对水泵的无级调速和循环软起动。变频设备已从最初的恒压变量供水发展到变压变量、变频气压供水等方式,根据系统的运行特点和设备的节约特性,合理的选择设备,其节能效果十分突出。

(五)、管网叠压技术的应用

为了有效的提高提高给排水中的节能,则在当前供水方式中将传统的供水方式中的储水箱环节去掉,利用加压措施直接对建筑内的水进行加压,使水泵与市政管道进行直接对接,这样由于水具有较强的压力,在压力作用下输送到各个用水点,不仅减少了水泵的功率,而且也实现了节能的目标。

(六)、系统合理分区,控制超压出流

随着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仅仅靠市政压力已经无法满足整个建筑的用水压力需求,因此建筑内需要设置二次供水设施,以满足高区用户的用水需求。《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对于生活给水系统竖向分区有如下规定:各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处的静水压不宜大于0.45MPa,《住宅建筑规范》对于套内给水的压力要求为:入户管的给水压力不应大于0.35MPa。而随着《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等一系列规范的实施,对于入户水压有了更进一步的要求,即:入户水压超过0.2MPa时应设置减压措施。控制管网供水压力的方式主要是细化供水分区或者设置减压阀等减压装置,而二者又是互相制约的,即:细化供水分区可使各个分区的供水的高、低楼层水压更加均匀,但会造成供水设备、供水立管增多,而设置减压阀在减少供水设备、管线的同时,又造成供水设备的压力不能充分利用,在减压阀处白白浪费。因此在工程设计时,应结合建筑特点,合理确定各个分区供水楼层数,使投资和运行能耗之间取得平衡。

(七)、建筑给排水的环保措施

近年来城市建筑污水排放量的加大,给污水处理带来了较大的压力。通常情况下建筑污水处理排放过程中是通过对污水的收集和化粪池来进行初步处理后,再进入到污水处理厂进行深化处理,深化处理后的污水才能排放到江河中。但由于目前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有限,而且污水管网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渗漏,这就极易导致环境受到污染,所以在建筑给排水设计时需要充分的考虑到这个问题,不仅有利于减少污染,而且也能够减轻污水处理厂的负担。无动力微型污水处理装置不仅能够对污水进行深化处理,而且又不需要耗能,所以在其可以取代化粪池和深化处理程序。其是利用厌氧池中投入的微生物,来对污水进行处理,再经过氧化和消毒处理,从而使污泥能够达到直接排放的标准,利用无动力微型污水处理装置,不仅不需要电能,而且没有气味产生,处理后的污水可以直接进行排放,具有较好的环保性。目前城市中一些大型社区在进行污水处理时可以利用生态污水处理系统来对生活污水进行净化,从而达到直接排放的标准。

结束语

给排水设计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环节,设计水平高低对其质量有着直接影响。然而在设计时,由于诸多原因,常会出现各种问题,阻碍了建筑功能的发挥。针对这些问题,必须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予以解决。

参考文献

[1]赵继淑.浅议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节水措施[J].建筑设计管理,2012,25(8):167-168.

[2]牛乐生.浅谈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J].城市建筑,2012,26(13):162-164.

[3]谢耀强.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要点浅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1(26):22.

上一篇:从百度文库侵权事件看网络版权冲突 下一篇:浅谈建筑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