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创新研究

时间:2022-08-24 02:13:59

新形势下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创新研究

摘 要:当今社会是一个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信息社会,信息技术已然成为了所有社会公民争相学习的知识。现如今,中学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还存在着特别多的不足,这些不足对于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而言是特别不利的。本文从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不足出发,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提高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水平的创新措施,以促进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中学 信息技术 教学 创新 措施

计算机属于信息工具的范畴,如今它已经慢慢渗透到了各行各业当中,同时其对于人类日常生活及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言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适应时展的要求,老师们理应恰当运用有限的教学时间及资源,让学生们学到更多的计算机知识。

一、当前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不足

近些年来,为了更好地满足素质教育对信息技术所提出的要求,相关部门制定了一整套方针政策。信息技术也被纳入到了中学教育的范畴,并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尽管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不过其所存在的不足也是不容小视的,这些不足对于中学信息技术的发展起到了特别大的阻碍作用。

1. 学校信息技术教学设施投入不足

信息技术教学即计算机知识教学,在信息技术的教授过程中,老师们必须利用计算机设备才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书本中的理论知识,懂得动手操作,锻炼其动手能力。然而就当前的教学水平而言,大部分学校仍然没有在计算机设备上进行足够的投入,却只知盲目地强调理论教学的重要性,最终便导致学生信息技术实践水平低下情况的出现。[1]

目前,虽然绝大部分学校在教学方面正慢慢向素质教育转变,然而其对于应试教育的依赖性还是比较强的。此外,诸多学校还出现了盲目追求升学率而自行更改信息技术教学安排及删除信息技术课的现象。此种做法剥夺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权力,当然也不利于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2]

3. 老师的教学无法获得中学生的青睐

鉴于每个班级的学生计算机技术水平都不一样,这便造成老师所安排的教学内容无法适应所有学生情况的出现,更严重的是相对于理论学习而言,学生们更倾向于实际操作一些,因此老师在进行信息技术理念的教授时,学生的兴趣都不是特别高;此外,大部分学生偏爱计算机游戏,对于老师所安排的学习任务兴趣不大等等,这些因素的存在导致了了信息技术教学效率不高情况的出现。[3]

二、提高中学信息教学水平的创新措施

1.转变教育理念,给信息技术教学应有的关注

信息技术课程系中国完成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它是一种以电脑为媒介展开知识教授、情感教育及价值观教授的课程。信息技术的教授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接受不同时代的计算机技术,培养其创造力及想象力,同时还能够让他们更好地接受信息技术以外的相关知识,开拓他们的眼界,促进其智力的开发。信息技术课程对于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开发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理应给予其应有的重视,如此才能为中学生的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

2.优化相关政策法规,促进信息技术教育机构的创建

制定切实可行信息技术政策法规系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得以顺利展开的必要保障。为了更好地落实信息技术教学,各学校理应专门指定一位校级领导对全校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进行管理,同时还应创建行之有效的评估机制,以更好地促进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

3. 从学生实际出发,选择恰当的信息技术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教学的主体是普通中学生 ,为了让中学生学到更多的信息技术知识,老师们理应从中学生实际出发,了解其心理特点,培养其计算机运用能力,开发学生的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及创新能力。此外,老师们在进行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时还应展开深入且细致的研究,引领中学生凭借学习拥有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随后再一步步提升其掌握信息技术的能力。最后,老师们在进行教材的选择及编写时理应结合中学生的计算机水平、知识结构及个性特点进行考虑,挑选出最适合中学生使用的信息技术教材。

4.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提高其学习信息技术的主动性及积极性

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给予每一位学生应有的关注,特别是那些性格比较内向及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其学习的自信心。同时老师也可以选择通过在课堂上展示某些同学所创作的优秀作品形式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主动性,当老师在进行优秀作品的展示时,那些被展示作品的学生通常会因此获得特别大的心理满足及成就感,此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们形成一种良性竞争的意识,同时也有利于班级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

三、中学信息技术案例分析

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学信息技术的发展,老师们在进行信息技术的教授时理应以创新的思想武装自己,对课程结构进行合理的安排,下面本文就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材《导购电脑设备(1)》这一课程为例展开细致的分析:

教学目标:掌握电脑硬件的基本构成、电脑软件及其分类;

教学难点:了解电脑硬件各部位及其功能的对应关系;

教学环境:计算机房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课,向学生提出若干与计算机硬件相关的问题,随后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并介绍计算机的全部硬件组成,为下面的教学打下基础。第二步,观察台式电脑,让学生了解电脑硬件组成,电脑硬件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设备,所以老师们在进行这一知识的教授时,可以让学生自己识别电脑硬件,提高其实践能力。第三步,了解电脑软件,对于电脑软件的教授这一部分,由于软件不像硬件那样具有直观性,所以老师们可以通过在多媒体上演示多彩PPT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更帮助他们了解电脑软件的含义。第四步,总结,通过师生共同总结的方式归纳出电脑硬件设备及其功能、电脑软件及其分类,并对学生们学习本节课程的表现进行评价。

四、结语

在中学信息技术教授的过程中,老师们理应不断进行思考及探索,完善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计划,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提高其学习信息技术这一课程的兴趣,最终达到学生在信息化技术教学的过程中逐渐了解素质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小青. 提高中学课程改革实效的几个策略[J]. 江西教育,2012(03)

[2]付成平. 浅谈中学信息技术教学[J]. 信息与电脑,2012(01)

[3]马军.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创新[J].群文天地,2011(10)

上一篇:社会文化实践理论与现象描述分析学 下一篇:基于企业竞争情报的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能力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