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营造有趣味的数学课堂

时间:2022-08-24 10:22:18

如何营造有趣味的数学课堂

摘 要:风趣幽默的课堂对于缓解学生的思维疲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谓是一剂良“药”。本文就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谈谈如何营造趣味性的数学课堂,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中学习与发展。

关键词:趣味数学;数学课堂;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0-368-01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如何激起学生学习的乐趣,如何使枯躁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是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十分重视的问题。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如果对数学知识充满好奇心,对学会知识有自信心,那么他们总是主动积极、心情愉快的进行学习。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即如何结合小学数学这门学科的特点,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去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呢?

一、精心备课,为趣味课堂垫好基石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状态。所以我们在备课时要让教学素材,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因为只有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演绎的问题情境,才能使学生真正的体念到数学不是枯燥的。然后,注意新课的导入。老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年龄特征、知识经验、能力水平、认知规律等因素,抓住学生思维活动的关键,为学生创设丰富有趣的故事背景,比如用讲故事导入新课,这样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备课最重要的是钻研教材,其次才是设计教学过程与方法。于永正老师说过:这法那法,钻研教材是根本大法。课本是语文教学的首要凭借,教师上课前必须深入研读、感悟课本,挖掘教材内涵。备课是上课前的一种准备和设想,需要周密的思考、精心的设计。但备课不能太注重形式,应该不拘一格,备课可以写成完整的教案,但也可以在教科书上批注,在资料上添加,甚至什么都不写,做到心中有数就行了。打破形式上的枷锁,是为了提高备课的质量,备课时一定要做到“教材在我心中”“学生在我心中”“教学目标和思路在我心中”“教学方法在我心中”。我们既要遵循规律,又要张扬个性;既要全面考虑,又要突出重点;既要依托教材,又要突破教材,深挖教学资源;既要充分考虑教学中会出现的各种情况,又要大胆尝试,勇于创新。

二、用语言的趣味性营造幽默诙谐气氛是主体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教师的语言素质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可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将制约着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 一般来说,语言对语文教师的要求较高,而对包括数学教师在内的其他学科教师则要求偏低。这就使得很多数学教师在认识上出现偏差,认为我是数学老师,我的任务是传授给学生解题的方法和技巧,至于语言艺术,那不是我擅长的,我也不需要去讲究。其实不然,在教学中,语言是纽带,是课堂上师生间交流的主要工具。教师主要是通过语言向学生授业解惑,而学生则主要通过教师,其语言理解和接受知识,所以无论是哪一个学科的教师,其语言在教学中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总而言之,教师只有不断地追求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具有较好的语言修养,才能把教学搞得生动活泼,情趣横生。 幽默、风趣的语言是课堂教学的剂。培养一定的幽默感和教育机智是调节师生情绪状态所不可缺少的有效方法。缺少幽默感和教育机智,常会在师生之间筑起无法理解的高墙,增加许多无谓的矛盾。同样的教学内容,同样的教学设计,为什么特级教师的课就很精彩,而我们的课却很平淡?原因就在于特级教师的语言魅力。

三、投入情感,师生双向互动很重要

若使师生情感关系达到最佳,课堂效果达到最佳,则需要教师处处注意学生,了解学生的需要,并将这些需要化作行为,就会引起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增进师生情感交融。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言行、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以此来激励他们。由于传统的职高数学与社会与学生生活经验脱节,缺少数学前沿知识,学生感到深、难、繁琐、枯燥,对数学感到恐惧,丧失信心。我们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特别关注日常细节,多给学生提供展示、交流和评价的机会,精彩时投以赞许的目光,失误时给以善意的纠偏,思维受阻时加以适当点拨,欲言不能时送以真诚的鼓励,实现师生情感互动,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上实现交流。即一句鼓励的话语“你能行”,一个激励的神情,一个赞扬的手势“你真棒”。在这些平凡细琐的接触之中,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学好数学自信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师生情感互动教学是数学教学的目的,又是教学手段。

四、游戏加实验,让课堂更丰满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创设切合教材内容的游戏情境,使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感受数学的价值。数学的大多数知识都是关于生活中的习惯与经验,而且数学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被用来解决一些实用性的问题,这就反映了数学这一学科的实践性与可行性。所以,数学教师应该深入地了解数学的这两种特性,积极地转变原有的而且不适合现在教学的教学模式,努力地把学生带到实践当中,让学生在动手之余体会到数学当中的乐趣。

总而言之,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学数学课堂不再是封闭的知识集中训练营,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课堂上我们的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思维得以飞扬,灵感得到激发,我们的课堂越加变得春光灿烂,精彩纷呈。

上一篇:语文课堂教学中科学运用多媒体技术的策略研究 下一篇:“不肖”与“不孝”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