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财务会计在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时间:2022-08-24 09:52:11

阐述财务会计在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摘要:近年来国际化竞争的逐渐加剧,我国企业积极学习国际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在管理、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企业在全面风险管理上和国际企业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就财务会计在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中的作用进行阐述。

关键词:财务会计;全面风险管理;作用;

中图分类号:F234文献标识码: A

随着社会经济活动不断革新,生产力不断提高,财务会计的管理手段也有了较大的发展,不但综合反映和监督经济活动,而且在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等方面也发挥积极作用。财务会计为企业决策提供有用信息,并积极参与经营管理决策,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服务于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财务会计部门应制定周全的财务政策以及详尽的财务程序。财务政策帮助管理人员建立指导方向,确定并控制参数,为决策者提供一个明确的框架和指导方针。财务程序为财务人员及相关业务、职能部门提供具体、标准的工作流程,为顺利实现经营目标提供有力保障,让财务工作有章可循。近几年来,国内外金融风险事件不断显现和发生,如何充分发挥财务监督作用,避免和消除可能的风险,已成为现代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新命题。

一、我国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现状

1、风险的意识淡薄

目前,我国有相当多的企业缺乏风险意识,没有从战略高度认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风险管理工作被动。企业的风险管理存在片面性、暂时性、间断性,往往是企业出现了风险才意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才进行风险应对。此外,企业缺乏对风险进行定期分析和评估,降低了企业适应环境变化、管理和规避风险的能力。而企业在短期经济利益驱动下,忽视某些行为决策对企业未来发展产生的潜在风险,对企业面临的风险不能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从而导致企业蒙受巨大损失。

2、全面风险管理组织职能体系不够完善

从我国企业对全面风险管理方面的现状来看,组织职能体系不够完善也是主要问题之一,在管理过程中,职能往往只存在一定的层面的上,即便是有相关的管理部门,其承担风险的主体也不够明确,在风险发生的时候,各个部门之间经常会出现推诿的情况,而不能够对风险发生进行积极的应对工作。

3、全面风险管理制度和流程不健全

虽然经过近几年企业对全面风险管理的逐步完善,企业的风险管理已经形成了相对完整的框架和制度,但是对于大多数的企业来说,还存在着全面风险管理制度和流程不健全的情况,没有结合企业的自身特点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制度和流程,使企业的全面管理制度不存在具体的操作性。

4、全面风险管理手段单一落后

在我国,大多数企业在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方面,更多地是处于导入阶段,而同时,也存在着一部分企业管理人员对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框架和概念还不够熟悉,从而导致了无论风险辨识、风险评估,还是风险应对手段,都出现了相对单一的情况,局限于定性化,随意性较强,缺乏科学有效的定量化工作。

二、财务会计在全面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1、提高财会人员的风险意识,树立现代风险管理理念

风险意识是风险管理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对风险的正确认识可以帮助企业得到良好的发展。因此,企业应该提高财会人员的风险意识,树立现代的风险管理理念,把企业所而临的风险和其所存在的机遇进行全而的考虑,通过对风险的充分认识,达到对风险的防范和化解,并且在此过程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价值和利润,树立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主要是让企业的全体财会人员都能参与到风险的管理来,将风险的管理贯穿到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使每个层次的管理者和工作人员都能充分认识到自身工作与风险管理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从而更好对风险进行管理。

2、完善风险考核评价机制

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必须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健全全面风险管理政策,明确企业的风险偏好、风险管理策略、方法以及企业内部各个不同层级的风险管理职责和构架。财务会计部门作为多数企业的风险管理操控部门,必须随之完善风险考核评价机制,风险考核评价机制是风险管理体系正常运行,风险管理政策深入落实到位的有力保障。风险考核评价机制依托于企业绩效考核体系,将风险管理执行的情况及最终结果纳入各级管理人员的考核中,将有利于增强管理人员风险意识和责任感。对风险考核的评价机制溶入职员的风险宣导工作中,完善职员岗前、岗中风险管理制度的培训教育体系,对推动企业风险管理文化的建设,组织落实全面风险管理的决策,推动风险管理政策的执行,提高企业风险管理水平,促使企业风险管理工作由“管理型”向“价值型”的转变具有积极的意义。

3、做好系统识别、评估风险

风险识别是指对尚未发生的、潜在的风险进行全面的、系统的、连续的识别和推断,分析查找引起风险的原因,预测风险可能引起的后果。风险识别是全面风险管理的第一步,如何正确识别企业经营面临的风险,是全面风险管理的基础环节,同时也是最重要的环节。财务会计作为企业各种经营活动的归集者,对风险的识别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不同的个体对风险识别的能力、效率都有差异,最终导致风险管理的效果也有所不同,如不能有效的识别潜在的风险,企业也将面临遭受损失的可能。因此,财务会计部门应运用系统的风险识别方法对企业经营过程中各环节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定量识别,避免风险识别过程中采用单一定性的方法,过多受到人为知识、技能、经验等主观因素的干扰。风险评估是指,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对风险进行量化、分析、判断的过程,估计和衡量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损失的严重程度,是风险应对的依据。风险评估是全面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步骤,正确评估和衡量风险,对减少风险发生的不确定性以及减少风险损失具有重要的意义。财务会计部门应从可能性和影响程度两个维度对风险进行充分、准确的评估,确定相应的风险等级。可能性是指风险在指定时间内发生的概率,影响程度是指当风险发生后,对企业财务、声誉、监管和运营等造成的影响程度。在考虑风险损失的同时也应关注风险带来的机会效益,在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和影响时,也要评估失去机会的可能性和影响。对风险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评价,以便决定是否保留风险,或者利用技术来减轻或转移风险。

4、提出风险应对策略

在识别、评估风险后,管理当局要确定如何应对风险,财务会计部门应对风险的可能性和后果进行评估,对可能存在的机会成本进行估算,从组合角度确定总体剩余风险是否在风险容忍度之内,提出多项风险应对策略供管理当局选择。

根据风险与收益的平衡,针对不同类型的风险,可以选择风险自留、规避、降低、转移等风险应对工具。风险自留,又称接受风险,是指对风险进行评估后,确定风险在企业风险偏好之内时,不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影响程度采取任何措施,而自我承担风险,同时根据市场因素,对产品或服务进行重新定价。风险规避是指当评估风险超出企业风险偏好时,企业为消除风险影响而采取的行动。例如缩

小项目工作范围以避免某些高风险的任务活动;通过调整经营战略停止某些经营活动,出售、清算某些业务范围。风险降低是利用风险组合或其他措施防范风险,使风险降至可接受的水平。例如建立风险预警、对实物资产分散放置,减轻毁损风险、进行系统化测试、选择更可靠的供应商等。风险转移是利用技术和经济手段将风险的全部或部分影响和责任转移给第三方独立机构,以防止遭受灾难性损失的风险。风险转移通常需要采用合同形式,并为第三方支付费用作为承担风险的报酬,例如保险、再保险、投资于新市场或新产品、业绩奖罚条款、维护保修承诺等。

参考文献:

[1]李胡勇.郭建勇.基于内部控制的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方法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02):15―16.

[2]冯燕华.加强企业全面风险管理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J].管理学家.2012,(11):59.

[3]吴宣伟.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措施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1).

上一篇:探讨高速铁路接触网关键施工技术 下一篇:论提高我校新班学生入学管理的几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