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如何正确运用比较法?

时间:2022-08-24 06:28:36

教育孩子,如何正确运用比较法?

主持人语

前段时间有个帖子

在网上走“红”,名为《别人家的孩子》:“从小我就有个宿敌――别人家的孩子。这个孩子在我妈眼里是最优秀的,他从不玩游戏,不聊QQ,天天就知道学习,回回考年级第一,而且懂事听话,从不让人操心。跟这个孩子相比,我一无是处……”该帖在网友中引发热议:我们该如何恰当地拿孩子做比较?

中国家长十有八九爱比较,尤其是母亲。比较时的参照对象,一般都是“别人家的孩子”,比来比去,总是把自家孩子比得灰头土脸,自惭形秽,信心全无。我们

说,比较法是一种不错的家教方法,但如何运用却是个大学问,因为每个孩子都有个性,其禀赋资质、成长速度、认知能力、习得方式、成长

环境等都不尽相同,家教过程中如果总进行不恰当地比较,效果往往适得其反。

让孩子自己跟自己比

(李女士,33岁,街道工作人员)

我一向认为,用自家孩子的弱项或缺点,与别人家孩子的强项或优点比,是一件特伤孩子自尊的事。我更喜欢引导孩子自己跟自己比,也就是使用纵向比较法,把孩子的今天跟昨天比,这次跟上次比,肯定孩子的每一点进步,从而增强孩子的自信,并发现孩子的独特之处。

在如何比较的问题上,我女儿葱葱无意中还曾给我上过一课。我的厨艺不咋样,家里做饭大都是老公掌勺,我打下手。偶尔当回“大厨”,我不是盐放多了,就是菜炒得太烂。为此,老公经常嘲笑我,可葱葱相反,从不吝啬表扬,经常会说:“妈妈,你做的饭比以前好吃多了。”或者说:“妈妈,你炒的这个菜还挺香的。”让我忍不住感动,心说女儿真给面子,没拿我跟她爸比。推己及人,我也经常照顾女儿的面子,基本不拿她跟别的孩子比。

记得女儿入园第一天,幼儿园就举办了一个亲子活动,活动的第一个项目,是让小朋友向小伙伴介绍自己并表演一个小节目。我当时、很担心葱葱没有拿手的节目,甚至怕她上台后哑场。没想到,在其他小朋友表演过背英文字母ABCD、模仿葫芦娃或朗诵“鹅鹅鹅”之后,葱葱款款上台,自我介绍后告诉老师:“我要表演一个‘小鱼。游啊游’。”说完竟然什么动作也没有做。老师问:“然后呢?”“然后没有了。”女儿无比淡定地说。老师愣在那里,我在下边直冒汗,心想这叫什么节目啊?

活动结束后,妈妈们急切地扎堆交流:谁家孩子表现好,谁家孩子才艺突出……你一言我一语,非常热闹。我不想让女儿受这些议论的影响,带着葱葱直接回家了。路上我跟葱葱讲:“今天你表现不错啊。一点都不慌张。”因为就在几天前,女儿参加我家附近一家肯德基店搞的一个小活动时,主持人问她叫什么名字,问了几遍,她竟然紧张得一个字也没说出来,这一次能如此从容,我觉得是个巨大进步。下午,葱葱爸听了葱葱表演节目的事,嘱咐女儿:“下次要表演一个长点的。”“嗯,”葱葱点头,“下次我表演‘小蝴蝶,飞啊飞’。”葱葱爸笑着跟我打趣:“咱这丫头太能混事儿了,比上次多出一个字!”说笑归说笑,但我坚持一点,凡事不跟别人比,只要孩子今天比昨天有进步,就好。就像女儿总表扬我做饭“比上次好”一样,我也不断表扬和肯定孩子。现在,我闺女上台表演时,不仅舞蹈、唱歌、朗诵样样行,还会玩小魔术、唱京剧,而且自信心超强。我想,如果当初我总拿她跟别的小朋友比,恐怕她不会有这么好的发展。

上幼儿园大班的时候,葱葱跟我家楼下一个叫瑶瑶的孩子一起报了英语兴趣班,最初俩孩子上英语课都特别积极,因为课堂上孩子们经常做很有趣的游戏。可学了一个多月后,葱葱的积极性便大打折扣了,有时候似乎很犹豫,想去又有些害怕,不去吧又有些不舍。有一天我准备送她去上课,她磨磨蹭蹭地闹情绪,一耽误就迟到了半个小时。葱葱爸怪我太惯孩子,直觉却告诉我,英语班里一定发生了什么不愉快的事。跟老师一沟通。果然如我所料。年轻的女老师跟我介绍了葱葱的学习情况:“葱葱和瑶瑶是一起报名的,瑶瑶都记住了不少单词,还学会了简单的对话,葱葱上课时虽然也挺认真,却很少开口,我不止一次鼓励她向瑶瑶学习。”这或许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因为葱葱十分敏感,老师把她跟瑶瑶这么一比,不仅伤了她的自尊,也影响了她上课的积极性。我坦诚地跟老师进行沟通:“葱葱很敏感,如果不拿她跟别的孩子比,而是多表扬她这一次比上次有进步,或许效果更好。”老师接受了我的建议。在家时,我也经常表扬葱葱“比昨天有进步”,还把她写得好的字母或单词用相机拍下来,然后传到电脑上让她看,让她亲眼看到自己的进步。结果,葱葱不仅恢复了上英语兴趣班的积极性,而且不久以后就主动开口说英语了。那天老师教到单词Jelly(果冻)和Juiee(果汁)时,拿出实物分给孩子们,葱葱一反往日的矜持,指着果冻问老师:“Jelly可以吃吗?”从此,“金口”一开便一发而不可收,越说越爱说,英语水平大有长进。

我觉得,无论何时,无论何事,都应该让孩子自己跟自己比,始终向前看,孩子就会不断进步。

别总拿人家的孩子说事

(邢先生,35岁,机关公务员)

有句俗话,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就是说,人跟人是没法比的。可不少家长,尤其是当妈的,还是习惯性地爱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家的孩子比,不仅会在无意中伤害孩子,也达不到预期的家教效果。我家在这方面就有教训。

我妻子以前特别喜欢拿儿子动动跟别的孩子比,最主要的参照对象是我姐的孩子、动动的表哥杉杉:次要参照对象是妻子那帮玩得好的姐妹家的孩子。比较的内容方方面面。小到吃喝拉撒睡等生活琐事,大到才艺学习、待人接物的方式及在幼儿园的表现等。妻子经常数落儿子:“你看你,早晨起床磨磨蹭蹭,尽耽误时间,人家杉杉怎么不这样?”“你吃饭尽挑食,还爱吃垃圾食品,个子还没毛毛高呢,人家可比你小半岁!”“你怎么背什么都记不住,看人家豆豆背《三字经》背得滚瓜烂熟。”我常劝妻子嘴下留情,告诉她老这样说孩子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她不以为然,认为孩子一丁点大,说说无所谓。其实不然,你别看孩子小小年纪,大人老拿他跟别的孩子比,他会很不开心,并由此产生抵触、逆反情绪。比如,动动其实是个挺懂礼貌的孩子,我给他念过一本书《对不起》――一本专门教孩子如何懂礼貌的书:“你会说‘请’‘吗’你经常说‘谢谢’吗?在公众场合你会大声喧哗吗?家里来客人时你会主动打招呼吗?有好东西你会和别人分享吗?……”书中的这些内容我反复给儿子讲解过,也常在生活中提醒儿子注意礼貌,因此动动知道什么时候说“请”,什么时候说“谢谢”,家里来了客人总是积极地打招呼。可他妈还是不满意,时不时拿他跟小表哥杉杉比:“你看人家杉杉嘴多甜,像韩剧里的小演员一样,一口

一个‘妈咪大人’,把你大姑叫得满脸堆笑,哪像你。就不爱叫人。”“你看人家杉杉跟人打招呼多帅,‘Please’‘OK’‘Thank you’张口就来,多有范儿,你就不能学学?”这一比不当紧,动动就故意不讲礼貌起来,尤其是杉杉一家来我家做客时,他会故意抢杉杉的东西:他妈跟他姑姑聊天时。他会故意插话捣乱。好在都是自家人,影响并不大,偶尔在外人面前,他会弄得他妈很尴尬。有一个周六妻子加班,带儿子一起去了办公室。妻子让他跟办公室里的叔叔阿姨问好,他极不情愿地敷衍了一下,就开始在办公室里跑来跑去。正巧妻子的女老板到办公室来,见有小孩子,专门叫人买了巧克力给他,妻子连忙让儿子给阿姨道谢,谁知儿子不仅没说“谢谢”,还盯着人家左看右看,然后突然拽住人家的衣服下摆大声说:“这是动物的衣服,你穿的是动物的衣服啊!”原来,女老板穿的是皮草。儿子的恶作剧逗得办公室里的人乱笑,可女老板却一脸尴尬,我妻子更是芒刺在背,觉得儿子太没礼貌。好不容易忍到回家,妻子不但罚儿子面壁思过,还捎带着数落我:“平时不管教儿子,你看人家杉杉爸……”一看妻子比上瘾了,我不客气地指责她:“儿子原本挺懂礼貌的,都是你老拿他跟杉杉比,他才跟你较劲,跟你对着干,你应该先检讨检讨自己。”

除此之外,妻子的不恰当比较还把儿子弄得自信心尽失,情绪经常大受影响。比如,动动从小就对数字很感兴趣,开始是扳着手指头算加减法,为了让他对数量关系有更直观的认识,我拿给他一些硬皮核桃让他做练习。儿子练得非常开心,去奶奶家玩时也要带着那些核桃,算出一道题总是兴奋地向我通报,很有成就感的样子。有天晚上,我正上网查资料,儿子从客厅跑过来问我:“爸爸,1+2+3+4+5等于几?”然后没等我回答就迅速说出了答案。我问儿子:“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儿子拉我来到客厅,指着沙发上的5堆核桃说:“这堆一个,这堆两个。这堆三个,这堆四个,这堆五个,我数给你看,”然后在不改变每堆个数的情况下,一直数出“15”这个结果,并开心地告诉我:“爸爸,1+2+3+4+5就等于15。”看到儿子的“自学”成果我很惊喜,因为我没有教过他连加法,这是他自己看数学书琢磨出来的。我清楚地记得,当时儿子很随意地翻到连加法部分,自己趴在床上看时,我还曾阻止过,让他按部就班地学习,没想到儿子自己看懂了连加法,当时他只有3岁零11个月。我妻子一看儿子对数学很有兴趣,便立即给儿子报了个珠心算班,儿子上课一回来,她就追着问:“今天学什么了?”“今天谁算得快?”然后就开始比较:“弯弯脑袋瓜转得就是比你快。”“虎子就是比你用心。”儿子被她絮叨得不仅很烦,而且渐渐地对数学不再那么感兴趣了。我一看情况不妙,赶紧介入,苦口婆心地劝妻子转变观念,少拿孩子跟别人比。值得庆幸的是。妻子最终接受了我的建议,渐渐改变了动辄拿儿子跟别的孩子比较的不恰当的教育方式。

提倡科学、恰当的比较

(杨教授,男,48岁,学前教育专家)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怎么做到积极、科学、恰当地比较呢?我认为要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恰当使用横向比较,我们说少用孩子与孩子之间的横向比较法,多用自己跟自己比这种纵向比较法。这是对的。但并不是说不可以进行横向比较,所谓“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通过横向比较,可以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差距,弥补不足,增强上进心,但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比如,不要直接说某某字写得就是比你好,或者你就是不如某某懂礼貌之类的话。你可以换一种说法,比如,你看某某字写得多漂亮啊,你要用心练习也能写那么漂亮。或者,你看某某见人就主动打招呼,多有礼貌啊,妈妈希望你也做个有礼貌的好孩子。这种委婉的说法不会刺伤孩子,同时能激励孩子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

二是不要总“向上比较”。所谓“向上比较”,就是老是盯着自家孩子的短处,习惯用自家孩子的短处与别人家孩子的长处比。如果总拿自家孩子跟更优秀的孩子比,家长就会焦虑,就会有心理落差,就会情不自禁地数落自己的孩子不如人家。我熟悉的一位刘女士,去参加一个亲子活动,结果发现她的儿子也是一些家长口中夸赞的“别人家的孩子”。儿子的活泼好动,曾让她十分头疼,没想到她眼里的“缺点”在别的家长眼里却成了令人羡慕的优点,被别人拿去跟自家孩子比。这对刘女士触动很大,原来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没必要自以为是地“向上比较”。父母心中的秤要适当调校一下,不要无形之中将你的孩子“自我矮化”,不妨经常问一下自己:“我的孩子真的不如别人家的孩子吗?”

三是变“被动比较”为“主动比较”。父母拿孩子比较,对孩子来说是一种“被动比较”,父母应当引导孩子进行“主动比较”。可以给孩子讲名人小时候的故事,让孩子看少年励志的故事书籍,引导孩子自己对比优秀的人寻找差距,还可以教孩子量化比较,由此看到自己也能像另一个孩子一样棒。比如,另一个孩子学游泳用了一个月,每天半小时。周末再加半天,而自己的孩子学的时候,周末练1个小时,练了两个月还不太会。跟孩子一起这样量化比较后,然后调整训练策略。此外,在教孩子自己跟自己比时,可以引导孩子客观地评价自己,找出进步和不足,可以让孩子用列表或图说的方式,表示出对比以前“我”学会了什么。“我”增加了什么特长,“我”有哪些优点,当然也应适当地列出“我”在哪些方面进步不大,哪些缺点还没改掉等,让孩子从小养成主动比较的习惯,逐渐学会积极地自我评价。

总之,不要让你的孩子从小就生活在“别人家的孩子”的阴影里,记住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孩子内在的自信和乐观。请相信你的孩子是最好的,并鼓励他一路前行。

上一篇:微博爱情:只有“落地”方能“开花” 下一篇:莫让厉声扰了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