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融资平台信贷风险管理分析

时间:2022-08-24 05:08:28

政府融资平台信贷风险管理分析

摘要:面对中央对于政府融资平台授信政策有所调整、政府融资平台信贷风险有所显现等新情况,当前加强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管理刻不容缓。商业银行应全面、深入分析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风险点和难点,加强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业务管理,坚持有保有压,促进业务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01

2009年以来,在我国政府采取4万亿元财政投资和10万亿元信贷投放政策的刺激下,我国经济步入了回升及稳步发展的健康轨道。但是,经济发展中投融资过热的问题日益严重,对我国整体经济形势带来了不利影响,使得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急需关注[1]。

一、政府融资平台授信主要风险点分析

1.项目合规及经营风险。一是资本金来源及构成风险。政府融资平台资本金通常是财政注入或存量公共资产拼凑注入,部分资产存在高估现象,同时自有资金普遍不足,部分项目甚至挪用他行贷款充当资本金。二是项目经营风险,个别项目为了获得建设审批或申请到银行授信,在未来经营收入预测、技术经济分析等方面可能存在过于乐观情况,项目未来经营管理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2.贷款保障风险。一是地方政府偿债能力风险。平台贷款以政府信用作为融资的基础,由政府财政承担还债的责任,政府入不敷出极有可能产生还贷风险。二是地方政府的担保风险。融资平台的授信担保存在不规范的行为,在担保程序以及法律文件等方面存在漏洞,各类政府的文件、地方财政部门出具的承诺函等不规范的文件也都成了融资担保,这种做法在法律上却是存在一定的瑕疵[2]。

3.贷款挪用风险。部分政府背景项目贷款以政府融资平台名义借入后,实际由地方财政或项目建设主管单位调配使用,存在借款主体、资金使用主体与项目实施主体相分离的情况。

4.政府换届和政策风险。贷款期限长是融资平台贷款的最大特点,而期限越长,不可控因素越多,在贷款期限内无论是国家的还是地方的政策变动,均可能增加融资贷款的风险,因此平台贷款的行政性、政策性风险显而易见。[3]

二、政府融资平台授信业务管理难点分析

1.贷款用途监控存在较大难度。政府融资平台在贷款使用中多采用财政集中支付方式,在资金回笼中采用融资平台回流的资金先划转至政府财政专户,然后再分流机制,导致对贷款资金用途监控难度大。同时,在实际操作中,部分项目资金用途证明材料难以取得,对资金用途的真实性把握较为困难。

2.部分项目授信批复条件较难落实。在贷后管理中,银行一些控制政府投融资平台的风险管理手段难以真正落实,表现为授信批复前提条件和约束条件的落实情况不佳。如部分项目资本金到位不及时,部分项目审批手续滞后于工程建设,导致部分合规性材料严重滞后,同时对项目工程建设进度的监控较为困难。

3.对政府负债能力评估跟踪存在困难。银行对政府负债数额、还本付息额、土地出让收入等详细的财政数据难以获得或采集不准确、不及时,对政府负债能力及偿债安排的跟踪较为困难。这种情况对合理设置触发标准对政府负债能力进行准确、详细评估带来了困难。

4.信贷管理资源和手段较为缺乏。由于政府融资平台的特殊性,导致其在业务审批、放款审核、贷后监控等环节需要建立不同于一般企业的管理模式。而由于在外部信息渠道、人力投入、技术手段、管理经验等方面难以与业务发展同步到位,导致各行对该类贷款风险的把握水平和能力参差不齐。

三、商业银行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的应对策略

(一)建立适应贷款风险特点的管理体制

商业银行应建立完善严格的融资平台贷款审查标准,按照现有的法律准则对各种贷款方式予以深层次的剖析,有效规避贷款风险;应要求融资平台公司将资金回笼账户为贷款设立质押担保,以确保已贷资金有优先受偿权;逐步建立一套完备的融资平台贷款风险评估体系,加强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分析和预测,并监测和预防债务风险发生。

(二)坚持管理差异化管理原则

对于偿还贷款能力较强的,具有稳定的第一还款来源,发展趋势良好,抵押品完备并且手续齐全的项目,银行可继续提供贷款支持。对于缺乏第一还款来源、财政状况较为一般的项目,应经过必要的规范和清理,积极落实第二还款来源,降低其还贷风险。对于财政状况较差、项目前景黯淡、违规使用贷款资金的建设项目,则应当尽量不提供贷款,落实债权,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确保贷款回收。[4]

(三)提高专业化贷后管理水平

政府融资平台授信发展特点及其固有风险决定了在业务发展中,应切实加强对其贷后风险管控能力,识别、管控和经营风险。对政府融资平台授信应建立专业化、个性化的贷后管控措施,从项目本身自偿性、政府财政实力、银行内部风险管控能力等方面加强分析和监控,本着简练、关键的原则设计相关触发指标,抓住符合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特殊性的关键指标,提高监控能力。

(四)实现退出科学化要求

目前,各地方政府正在对政府融资平台进行规范、整合,银行应该抓住这一机遇,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引导并协助政府共同加强对政府融资平台的管理,共同促进政府融资平台授信健康发展。同时,对较差的授信项目应通过贷款收回、贷款置换、追加担保、信托理财、资产转让、资产证券化等多种方式主动退出,及时调整授信结构。在授信退出过程中,要在确定退出项目时坚持谨慎原则,防止退出过于简单化给银行业务发展及贷款安全造成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李幼辉.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金融风险的防范[J].现代金融,2010(10).

[2]李冠青.地方融资平台的风险与管控[J].经济导刊,2010(08).

[3]王家存,王玉瑛.透析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现状及风险[J].中国集体经济,2012(12).

[4]彭海娇.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与银行信贷资产风险管理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1(14).

作者简介:秦志强(1975-),男,广东广州人,中级经济师,本科学历,从事信贷业务风险管理方向的研究。

上一篇:论县级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 下一篇:浅析如何加强对企业文化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