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家电行业营销渠道变迁状况

时间:2022-08-24 04:12:09

浅析我国家电行业营销渠道变迁状况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家电行业发展迅速,本文结合权力渠道理论等,阐述了家电市场营销渠道的变迁及其过程中的渠道权力分配情况,着重论述了21世纪以来大型家电连锁销售企业的快速发展带来的渠道权力失衡现象,以及现今的渠道变革状况。

关键词:家电市场;营销渠道;渠道权力;渠道冲突

中图分类号:TM92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3-0-01

我国家用电器行业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得渠道者得天下”。也有数据证明,该行业渠道价值占商品和服务总价值的15%-40%。由此可见,渠道在家电行业竞争中的重要性。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市场需求等因素的变化,我国家电市场的营销渠道也经过了数次变迁,渠道权力在渠道成员中的分配也进行了多次变换。

一、营销渠道和渠道权力理论

营销渠道也被称为分销渠道,是指产品或服务转移所经过的路径,由参与产品或服务转移活动以使产品或服务便于使用或消费的所有组织构成。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著作中指出,分销渠道不是一成不变的,新兴的批发机构和零售机构不断涌现。而网络营销,则是网络经济时代的一种崭新营销模式,是借助于互联网络、电脑通信技术和数字交互式媒体来实现营销目标的营销方式。

斯特恩等学者将渠道权力定义为“一个渠道成员A使另一个渠道成员B去做它原本不会去做的事情的一种能力。还可以理解为一个渠道成员对另一个渠道成员的依赖程度”。渠道权力的来源是指渠道权力赖以产生的源泉或基础。目前西方营销理论界普遍接受的渠道权力的来源有以下五种:奖赏、强制、专长、合法性和参照与认同。

西方渠道行为理论认为,导致渠道冲突的主要原因有目标不一致、角色对立、资源稀缺、感知差异方面的差异等。这种描绘是基于关系伙伴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他们拥有平等相互的渠道权力,彼此相互依赖。实际上基于完美平衡状态的供商关系几乎是不可能的。在渠道权力失衡、不平衡的依赖被滥用时,渠道冲突就爆发了。

二、家电行业营销渠道的变迁

1.导入期

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后期,中国家电业一般采取区域总经销的方式,即“生产商——批发商(区域总经销商)——国营百货商场——消费者”的方式,零售终端几乎全部依赖国营百货商场和五交化公司的各级批发、零售网点,这种渠道模式随着我国经济体制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而日渐衰退。

2.发展期

上世纪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中后期,随着国营百货商场市场份额的萎缩和各家电专营店的兴起,渠道权力开始渐渐向生产商倾斜,生产商也开始注重在商场和专营场的营销,开始承担售后服务、价格的制定和控制等渠道职能。同时,在流通领域出现了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批发商和零售商,他们已具备了足够的资金实力和专业销售能力,因此,各家电企业为了尽可能提高铺货率,提高销售量,开始采用制渠道模式。

3.成熟期

上世纪90年代后,家电行业开始呈现出买方市场的特征,市场上有了海尔、长虹、美的等一些家电生产巨头,他们不再满足于商在某一区域的销量,厂家主动发展自己的销售网络,而传统的制依然存在,许多厂家实行区域制与直营零售相结合的渠道模式。同时,国美、苏宁等大型家电连锁销售企业迅速诞生成长,这些企业凭借其规模上、价格上以及专业化的优势迅速扩张。这一时期渠道权力在渠道成员间的分配基本平衡,但是大型家电连锁销售企业的超高速成长已呈现出使一些传统家电渠道面临生存问题的势头。

4.家电连锁销售企业主导时期

进入21世纪,我国形成了多渠道并存的家电分销渠道模式,而家电连锁销售渠道却占有绝对主导地位。渠道商势力日益强大,甚至在厂商交易中处于主导地位。家电连锁企业因其庞大的销售能力而在交易中对家电制造商拥有绝对权力,这些渠道商不可避免的希望谋求获得更大的市场利益,于是凭借其庞大的销售能力,制定了家电供应商深恶痛绝的“四大霸王规则”,对家电制造商进行压榨和剥削,使得家电行业冲突重重。

5.新渠道模式崭露头角

(1)网络渠道。目前,一些网上商城依托互联网信息平台优势,汇集大量国内外知名家电品牌,为用户提供全面细致的商品信息,价格透明度高,方便用户筛选产品、比较价格,还能通过评论、社区和其他用户进行交流,这些优势都是线下家电连锁卖场无法比拟的。基于这些优势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消费者的购物逐渐由线下转到了线上。据悉,几乎所有的家电品牌厂商也早已开始针对线上零售进行布局。今年4月17日,30余家国内外知名家电品牌与京东商城签署了总额高达800亿元的未来三年家电产品采销协议,充分显示出家电品牌对于线上零售的重度倾斜。

(2)超市渠道。在超市渠道方面,以往超市里的家电以小家电居多,不多的大家电往往是低端产品。然而,近一年多来,许多大型连锁超市都会利用周末,开展某个家电品牌的促销活动,规模不亚于连锁家电卖场。有时供应商甚至需要通过事先报名申请才能得到超市提供的资源和场地。目前在北京地区,美的家电主超市渠道市场份额占总体份额的10%,在华南华东地区,超市渠道市场份额超过20%。究其原因,是因为超市渠道的门槛较低,而且与连锁家电卖场相比,具备付款周期短、扣点低的优点,家电企业与超市渠道合作的成本也要低于连锁家电卖场。

没有人会想到,家电消费的嬗变来的如此之快,几乎一夜之间,曾经无比强势的家电连锁卖场也不得不面对销售下滑、渠道转型的生死考验。家电消费的变化,让家电产品内涵的价值、情感和生活方式的层面,也随之放大,这种放大带来的品牌与产品的溢价,必然需要更新、更有竞争力的营销渠道来呈现。

参考文献:

[1]庄贵军,周筱莲,王桂林.营销渠道管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

[2](美)伯特·罗森布罗姆.营销渠道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9.

[3]座贵军.权力、冲突与合作:西方的渠道行为理论[J].北京商学院学报,2000,1.

[4]赵琪.家电业营销模式新趋势[M].中国营销传播网,2010,12.

作者简介:任筱悦(1991-),陕西人,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09级本科生,专业:贸易经济学 。

丁祥(1991-),陕西人,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09级本科生,专业:贸易经济学。

上一篇:作业成本法在有色金属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工程建设阶段的成本控制路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