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农业管理技巧

时间:2022-08-24 04:11:18

浅议农业管理技巧

摘 要:农业是国民生存的命脉,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根本。发展农业建设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中国的农业发展在近年来的不断改革和推进的过程中已取得巨大的突破,然而仍旧存在很多问题。农业管理的过程中,由于区域的限制以及政策上的不同导致许多地方都有所限制。因此,注意农业管理的技巧,将管理艺术贯穿到实际的应用中,使中国的农业发展有一个更高层次的提升。本文简单阐述农业管理的技巧,以期在日后的实践中有所帮助。

关键词:农业管理;农村发展;农业建设管理技巧存在问题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S3 文献标识码:A

1.农村的经济发展较城市而言相对落后

在农业发展方面,投入的资金不足,所使用的设备也不够先进,直接导致了生产力低下。农业投入的方式有很多,建立健全完善的农业投入体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国家农业管理问题,但我国现阶段还没有一个较为完善的投入体制,导致农业生产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农业投入的不足还会导致农业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下降,当出现病虫害或极端天气时,农业将会受到严重影响。现阶段我国很多地区都出现土地不足的情况,想要收入多的农民便包地种,有的甚至到外地去包地,将自己家的地包给别人种。这样确实解决了部分农民想多劳多得的意愿,但现今寸土为金,包地的费用额大,总开支在几年之内都无法回笼,打消了人们的积极性,因此,在这方面国家还应出台新的政策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农业经济发展要求相关部门从当地农民的实际情况出发,以提高农业产量、增加农民年收入、加大农业投入为出发点并制定相关惠农惠民的政策,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在建立投入机制时,以国家的资金投入为基本导向,集体和农民的投资是主体,通过资金的投入、设备的购买以及引进良种等办法,切实提高农作物产量。帮扶一些有实际困难的群众,解决其初步的经济问题,打开其种植的基本局面。国家应鼓励农民种地,增加其劳动所得,鼓励社会各界关注并帮扶农业发展。对于国家特拨的农业专用款项,下级政府应建立良好的管理体系,把钱用到实处,并避免因管理不善导致的重复建设,浪费资源。

2.农业是一个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的产业

农业生产主要是植物生产,必须为作物的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植物生存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栽培环境。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是光照、温度、水分、养分和空气等生活因子以及土壤等。不同的农产品只有在适宜的土壤气候条件下才能得到理想的品质和产量。把握区域经济特点,发展优质、名牌产品,改变一般农产品“资源型、趋同型、低变化”的状况,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出路。加强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食品安全以实现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基层政府要及时转变职能,变管理为服务,通过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服务体系,帮助农民抢抓市场机遇,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合同农业和创汇农业,正确处理好生产与市场的关系,克服结构调整中的盲目性和分散性。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农村人口将逐步转移到城市,必须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作动力,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装备武装农业,使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虽然幅员辽阔,但人均耕地面积较少,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相对较少,所以全面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必走之路。

3.农业管理的手段应该说是很多的

包括农业行政管理手段、农业经济管理手段、农业法制管理手段、农业技术管理手段、农业教育管理手段等。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道路。要继续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第二、三产业。将有发展前途、具有区位、地理、经济优势的小城镇作为发展重点。引导农民更新落后的思想观念、消费观念,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实行土地使用权转让,鼓励有经商能力的农民转让土地使用权,向城镇转移;允许农民以土地入股,促使农业走上集约化发展之路。

我国的人均农业资源占有量较少,尤其是耕地很少,所以从国情出发,面对的不仅仅是环境问题,解决温饱和消除贫困是农业生产发展必须考虑的问题。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并在实践中总结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持续发展模式。

新农村建设不仅是农村面貌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农民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更新。劳动者的思想素质影响着劳动者的行为选择。要淡化农民封闭保守、不思进取的守成意识,普及现代文明思想,大力发展新农村的社会主义文化。要对农村人力资源进行有效和持续的开发,最重要的还是要提倡树立“人人学习、事事学习、时时学习”和“学习即工作、工作即学习”的理念。通过学习,让农民树立“知识致富”的思想,真正掌握科学技术,运用各种知识指导劳动,实现知识致富。

农业生产自古以来都是多数人从事的行业,即便是今天工业发达的时代,人们也离不开农业的发展,国家也需要农业作为支柱产业带动经济的发展。对于农业的管理,应合理分析市场需求,根据气候、土地情况以及人的分配等方面进行考虑。注意建设新型农村,除了将农村的生活水平提高上去,更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农业只有在技术及知识的扶持下才能有更大的发展,否则将永远是远古时代的耕种方式,无法适应现代的发展节奏。

参考文献

[1] 贾大林.节水灌溉农业高效用水模式[C].地下水开发利用研究与实践.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9:21-23.

[2] 彭世琪.国外节水农业技术发展特点和趋势[J].中国农技推广,2001

(4):18-20.

上一篇:我国茶文化旅游资源研究 下一篇:加强河道堤防管理有效措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