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学理论方法与大学语文教法的创新性研究

时间:2022-08-24 03:16:00

文艺学理论方法与大学语文教法的创新性研究

摘 要 教学是一个完整学习过程的两个方面。在信息爆炸时代,知识更新速度之快令人应接不暇。为了适应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学生的个性发展、迁移知识、创新知识的能力,必须得到强化。而要强化这些能力必须把教授方法放在首位,学生必须掌握自由进出知识宝库的钥匙和方法。没有理论和规律指导的教学是低层次的教学,离开理论的知识永远只能是一盘散沙。因此文艺学的评论方法加作品个案分析的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人文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 文艺学理论方法 大学语文教法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教育在解决了目标和内容以后,接下来要解决的是如何组织教学的问题,即教法问题。为什么同样的教材、同样的计划、同样的课时,有的课堂效率高、信息量大、授课效果好,而有的课堂效率低,把大学语文教成了只孤立讲几篇课文的课程,结果是信息量小、效果差。究其主要原因是教学方法的不同。从文字学来看,“教”字从孝从文,“教”字的构形典型地揭示了教学的本质:教什么和怎么教,传统的大学语文以文选形式、单篇讲授,呈现散乱杂而无序的状态,系统性不强,这可能是能否作为学科语文的最大弱点。大学语文要结束无序状态,必须引入文艺学的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基本方法。力争给学生获取文学知识的一杆猎枪、一把钥匙。

1接受美学理论对大学语文教育的关照

大学语文教育不再着眼于语言文字,而更看重的是一种艺术教育、审美教育。语文教育中的审美教育突出表现在语文的文学教育中。在文学作品教学中,为什么不能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学习,为什么同一篇文章有多种不同的主题和理解?这其中文艺学的接受美学理论给我们揭示了很多奥妙。

接受美学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联邦德国,其基本观点之一认为:文学活动作为人类最重要的活动形式之一,并不是单纯的作家创作即文学作品的生产活动,它也是文学作品的传播、消费与接受活动。文学作品只有经过传播、消费与接受过程,其价值才能得以实现。可见,文学作品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阅读主体读者的阅读来体现的。阅读过程是对文学作品的再创作过程。接受美学提出的上述观点的意义在于把阅读主体和阅读过程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运用接受美学理论指导大学语文教育,我们可以发现:阅读是一种创造活动,它要求我们不能以教师的阅读教学代替学生的理解,必须尊重和鼓励学生对作品提出不同的看法;阅读活动受文本空白的制约。所谓空白是指作品中不确定的意思,能留给人进行回味和想象的空间。接受美学认为,阅读创造与作品提供的“空白”多少有关。一般来说,诗歌比小说空白更多,古典文学比现代文学空白更多,抒情性作品比抒事性作品空白多。因此为学生选用什么样的作品,运用什么样的解读方法,使阅读教学更有价值、更有意义,是教育者必须慎重考虑的问题。阅读水平受学生的“期待视野”的制约。所谓期待视野,是指读者在文学阅读之前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和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一个既成的结构图式。这种期待视野主要呈现文本期待、形象期待和意蕴期待三个层次,它是读者理解作品的前提。在阅读中,作品总是在激发和唤醒读者的阅读期待,并在阅读中去修改、补充、重构先前的期待视野。作品离读者的期待视野越远,阅读活动越难进行,反之,读者创造想象的空间就越小。因此,读者对文本能理解到什么程度,相当程度上是由阅读期待视野决定的。大学语文教学必须充分利用接受美学理论,拓展思维空间,引导学生开展多角度的探究性和创造性阅读,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审美能力,开启创新创造的智慧。

2“文本细读”方法对大学语文教育的观照

传统的语文教育,是应试教育,为了求得标准答案,教师由单一的方法、固定的思维去演绎文本,学生则被动接受老师解读的答案,不敢越雷池一步。这种模式不仅效率极低,更重要的是扼杀了学生创新素质的发展。在大学语文教育中,古典诗词教学是其主要内容,如何引导学生快速、有效、准确地进行诗歌文本鉴赏与解读则是笔者长期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面对浩瀚的古典诗歌海洋,逐篇讲解的教学方法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也达不到高效的教学目的,因此必须授之以“渔”,运用方法优先的原则,推动古典诗词教学。“文本细读”方法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方法。这种方法它是建立在对文本语义的细致分析的基础上的。所谓“细读”,指对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和结构要素作尽可能详尽的分析和解释,尽量揭示语言的言外之意,以求得主题的把握。“文本细读”特别适用于篇幅短小、意蕴丰富的文本,如:《道德经》、《论语》以及唐诗宋词。笔者将这种方法引进到大学语文教学之中,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在有限的时间内极大地提高了课堂信息量。传统的教法,有限的时间,只能讲解十余首诗词,而“文本细读”法的引进,可以使课内内容达到几十首。更重要的是学生迁移知识的能力大大增强,达到了“教为不教,学为创造”的目的。

含蓄是中国古典诗歌一个非常重要的美学传统。含蓄的抒情传统为“文本细读”批评方法的运用提供了良好的场所。诗歌语言高度精炼,主张启人思绪而不必说尽,力争引起“言外之意”,暗示文外曲致,以达到给读者更多的联想空间,让读者根据诗句表面所提供的蛛丝马迹去探寻诗句的深层含义。

参考文献

[1] 彭书雄.大学生素质发展的文学教育策略[N].光明日报,2006-5-10.

[2] 彭书雄.大学语文的新思维[J].求索,2004(5).

上一篇:辛夷坞《致青春》中的定中短语超常搭配研究 下一篇:浅谈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