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实践,教学相长

时间:2022-05-14 03:50:39

思考实践,教学相长

摘 要 在新课程课改中,如何胜任新课改对教师的要求,如何建立高效的历史课堂,是青年教师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而积极探索多样的教学方法,在总结思考下建立自己的教学风格,是青年教师成长的必然选择。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1初上讲台:学习、调整与适应

对于新教师来说,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是上好课的重要一环。如何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可以采取让学生提问的提问的方法。即让学生在每次做完发下的练习册上的作业后,针对上课内容,提一个问题。这样既能让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又方便教师通过学生的提问,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一般来说,学生的问题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类:第一类是对于教师课堂教授内容的困惑。这类问题和课堂教学联系最紧密。也可以帮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困惑,及时地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的安排。第二类是对于课堂内容的拓展和延伸。比如,在讲到明清皇权的加强时,有学生提问:为什么明代皇权加强了,但是出现了权力很大的太监,比如魏忠贤。教材论述明代皇权的加强,集中在相权的消亡这个角度,而对于依附于专制皇权的宦权,采取了弱化的处理方法。而学生结合自己对于历史的了解,开始有了初步的独立思考的问题意识。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问题出发,对教材知识进行适当的总结和补充。第三类是所谓的发散式思维的提问。其实质就是学生对于教学内容无力思考或者懒于思考,又必须要完成老师的任务,结果是为问而问。对于这些学生,可以在课上让他们回答课堂提问,以督促他们自己进行思考。

其次,多向老教师学习。对教学设计没有把握、对教学内容有所疑问的时候,应向老教师请教。在新教师初上讲台的第一年,应该大量的听组里教师,特别是同轨教师的课。对于同样的教学内容,每位教师都有不同的阐释方法,有的极具有亲和力感染力,有的授课简洁明了有力,有的风趣幽默,有的渊博儒雅,有的能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新教师能够在众家风格之中,结合自己的特点,取长补短,从而早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2进一步探索:激发学生兴趣

新课程标准中的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实际上就是要让学生能从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中感受到当时的时代脉搏。要求我们能把自己放在过去的历史人物中去体验当时同样复杂的情境,快乐着历史人物的快乐,忧伤着历史人物的忧伤,思考着历史状况的复杂,同时,折射到现代社会,思考着现状的复杂。历史是鲜活的,历史课也应当是鲜活的。

如何激发学生历史课的学习兴趣?如何调动学生历史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怎么让历史课活起来?新课程改革对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作用中的定位是: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中起主导作用。因此,新教师在初步熟悉教学了之后,应该不断尝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模式。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离不开教师作为主导者的引导推动,可以说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生主体地位得以充分显示的前提和基础。

3新教师要注意发挥课堂主导作用

一是寻求多样的导入方式,迅速有效地激发学生对新课学习的兴趣。如必修3第7课《启蒙运动》,就可以采取下列方式导入:根据当时罗马教廷的说法,人类是由上帝来创造的,并且上帝在造人的时候是只造了亚当。后来上帝觉得亚当太寂寞了,于是才造了夏娃。夏娃是怎么被造出来的呢?上帝随手从亚当的肋骨中抽取出一根来,变成了夏娃。因此女人是男人的附庸。根据罗马教廷的这个意思,男人是要比女人多一根肋骨了。随着医学和解剖学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发现男人和女人的肋骨是一样多的,教廷撒谎了。这段导入,用圣经故事开头,一波三折,学生听的时候,情绪也随着教师的讲解不断变化,很好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了学生对新课的学习兴趣。

二是多种方法调动学生对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在学习必修一第一单元第四课《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时,最后要学生评价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度达到了顶峰的影响。评价是教学中比较困难的一个环节,不仅要求学生独立自主的是思考,更要对历史发展脉络有整体把握。为了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向,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可以用图片教学法神入历史。

第一组图片是以中国乡村为背景的手摇织布机和工厂里的机器织布机。这是在纺织业生产上中国的手工纺织业和英国的机器大工业的对比。第二组图片一幅展示的是君主专制顶峰时期,中国古代最后的盛世君主康熙皇帝的画像,另一幅是比康熙时期稍早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处死查理二世的画面。这两组图片分别从经济、政治说明东西方在同一历史时期的差距,具有典型意义。让学生们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这些画面,学生很容易体会到了君主专制对整个中国历史发展的负面影响。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给教师发展提出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在今后的专业发展道路上,在实践的基础上思考,在思考指导下进一步实践,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是每一位年轻教师的必然选择。建立学生参与的课堂,让学生喜欢历史也喜欢历史课,应该是每一位教师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朱慕菊.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上一篇:浅析初中语文教育对情感教育的培养 下一篇: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小组合作有效探究的策略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