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罗森塔尔效应”对小学后进生的转化

时间:2022-08-24 03:05:40

运用“罗森塔尔效应”对小学后进生的转化

摘 要 研究小学后进生问题成因,结合“罗森塔尔效应”对其进行转化。

关键词 后进生;罗森塔尔效应;期望

一、后进生及其问题表现

1.何为后进生

“后进生”有进步晚之意,肯定了这部分学生进步,有希望的一面。只是与“先进”同学相比暂时落实而已。而“后进生”在教育大辞典中定义为:思想品德发展上距离教育目标的要求较远,在思想行为上存在较多的缺点,落后于一般同学的学生。笔者认为,小学“后进生”即小学阶段中,智力正常,因各种不良因素影响,而使学习动机,态度等有一定偏颇,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落后于一般学生。学校要提高办学质量和班级成绩,这个群体不能忽视。

2.后进生成因分析

(1)外部原因。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学校,社会这三个方面。家庭主要包括父母自身的文化水平,教育方式,家庭经济条件,家庭成员,结构,人际关系等;学校总体环境,教师的素质,比如,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等;社会的市场经济滋生出的拜金享乐主义,计算机网络,电视暴力观念植入动画片,像《喜洋洋与灰太狼》对儿童的负面影响等。

(2)自身原因。外部原因只是条件,一个影响因素,自身原因是主要的,所以有必要分析后进生的自身原因。儿童进入小学后,由原来自由游戏变成正规学习。注意力不集中,缺乏想象力,思维迟缓,抓不住事物的本质,爱玩的天性,没有学习兴趣,懒散,自我归因,自尊心强,挫折承受力低,对挫折过分敏感,不良的学习习惯等是小学“后进生”不良行为的的主要原因,如果小学生没有很好的从幼儿园过渡,也很容易导致学业失败,久而久之成为一名“后进生”。

二、“罗森塔尔效应”

“罗森塔尔效应”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提出。他在一所小学声称要做一个“未来发展趋势测验”,将一份的随机挑选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教师,非常认真地说这些学生经过科学测定全是“智商型人才”。让人非常意外的是,一个学期以后,名单上的学生,成绩各方面都有较大的进步,并且很优秀。

罗森塔尔的“权威性谎言”发生了作用,因为这个谎言对教师产生了“暗示”,左右了教师对名单上学生的能力的评价;而教师又将自已的这一心理活动通过情绪、语言和行为传染给了学生,使他们强烈地感受到来自教师的热爱和期望,变得更加自尊、自信和自强,从而使各方面得到了异乎寻常的进步。

三、运用“罗森塔尔效应”对后进生的转化

“罗森塔尔效应”可以说是满怀期待的激励,特别是对“后进生”更具有特殊的意义,因为在学校里总有那么一些教师或校长,在他们眼中,可造之才总是那些成绩最优秀的学生,至于那些成绩不佳的“差生”那更是“朽木不可雕也”。其实,只要是常人,如果受到教师的期待、关心、帮助、爱护,那么他就会得到发展,就会向着教师期待的方向变化。这就是罗森塔尔效应的积极作用。

1.尊重,信任,真诚交流

“后进生”在教师眼中往往是“问题学生”,如果教师对他们放弃,或当众嘲讽,无视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会使学生更加自卑,胆怯,甚至逆反。所以教师不仅要看到学生品德、学业差的客观事实,更要看到他们本质中含有进步因素。结合教育和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教师应首先平等地看待每个学生,并且主动关心学生,真诚交流,培育师生情感,做好转化“后进生”的情感基础。

2.满怀期待,激发动力

“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后进生同样有较强的可塑性。天生我才必有用。教师要确信每一个学生都存在着巨人的潜力和可塑性,同时确立正确的人才观,更新教育观念。教师要有意识地告诉学生自己对他们的期望,并使之变成他们的“自我期望”。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懂得“期望”实现后的所有好处,只要努力这一期望就一定能实现的,以及达不成期望时会产生的种种不良后果。当然学校教师要帮助学生制订具体实践这一期望的计划,热情表明自己对他们的期待,提高他们的自信,激发他们的动力,为自己光明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3.坚持原则,注意策略,因材施教

对学生有爱心、有期望,施以鼓励的教育策略。但对待学生犯的错误,绝不姑息。对犯错误的后进生,教育时要注意策略。由于后进生因为自卑,胆怯,逆反等心理,平时上课注意力不集中,逻辑思维能力和再造想象力差。因此,教师更要对学生的错误,做全而了解,不要主观臆断,轻易给学生下品质上的定论。要指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反省自我,合理发泄不良情绪。转化后进生要注意扬长避短、因材施教。后进生的个性特点、能力和爱好各不相同,教师应认真细致分析每个后进生,找到其适当的期望值,鼓励其奋斗努力,争取早日享受成功的快乐。在教师的“高期望”下,这些学生往往会激发出潜在的学习能力。比如:对有文娱体育爱好的,则让他参加表演、竞赛等活动,为集体创荣誊,用鼓励性评价来强化其进步要求。对确有组织能力的,也不妨让其担任一定的班级职务,在实践中加强引导,使其改掉不良习惯,为集体做出贡献,增强向正而日标努力的信心。

戴尔・卡耐基说过:“当我们想改变别人的时候,为什么不用赞美代替责备呢?纵然他人只有一点进步,我们也应该赞美他,只有这样才能激励别人,不断的改进自己。”因此教师只有通过细致的教育与引导,后进生才能真正去除消极心理,才会充满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希望。

参考文献:

[1]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383.

[2]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3]冯忠良主编.教育心理学(第二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4]杨露.小学班主任对“后进生”的转化研究[J].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10.

作者简介:周 丽(1984-),女,汉族,江西省广丰县人,广丰少阳小学。

上一篇:人文理念下的小学音乐教学初探 下一篇:浅谈多媒体在体育课堂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