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醇、甘油果糖联合β—七叶皂苷钠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时间:2022-08-24 03:01:21

甘露醇、甘油果糖联合β—七叶皂苷钠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摘要】 目的:对甘露醇、甘油果糖联合β-七叶皂苷钠治疗脑出血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随机抽取在2010年5月-2012年5月本院收治的脑出血临床患者病例78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对其采用单纯应用甘露醇和甘露醇、甘油果糖联合β-七叶皂苷钠,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较对照组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关键词】 甘露醇; 甘油果糖; β-七叶皂苷钠; 脑出血

临床上脑出血患者并发脑水肿为一种十分常见的危急症,严重的脑水肿会导致患者的颅内压增高,致使患者的病情恶化甚至会危及到生命安全。早期对脑水肿展开及时有效的控制,对于降低脑出血患者的病死率以及致残率,有效改善预后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现阶段在临床上常用的脱水剂包括甘露醇、呋塞米、甘油果糖以及白蛋白等[1]。本次研究中出于对甘露醇、甘油果糖联合β-七叶皂苷钠治疗脑出血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的目的,对本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展开分组治疗,并对比分析了治疗效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收治的脑出血临床患者78例,再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男21例,女18例,年龄34~78岁,平均(58.9±14.3)岁;观察组男22例,女17例,年龄33~79岁,平均(59.2±14.7)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甘露醇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则是接受甘露醇、甘油果糖联合β-七叶皂苷钠进行治疗,而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1.2.1 对照组 单纯应用250 ml 20%的甘露醇,每6~8小时给药1次。给药方式为静脉滴注,治疗7 d后开始逐渐减量,14 d后停药[2]。

1.2.2 观察组 给予患者125 ml 20%的甘露醇,每4~6小时给药1次,给药方式为静脉滴注,并对用药后患者病情以及意识障碍的改变情况予以注意观察,从而及时对用药量以及用药间隔时间做出有效调整。并给予患者β-七叶皂苷钠10 mg加入10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中,2次/d,给药方式为静脉滴注,并给予患者甘油果糖250 ml,依照患者的血肿大小每天应用1~2次,给药方式依旧为静脉滴注。治疗时间14~21 d[3]。

1.3 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患者的头痛、恶心以及呕吐等临床症状完全,经头颅CT复查结果显示血肿完全吸收;显效:患者的头痛、恶心以及呕吐等临床症状基本得到缓解,经头颅CT复查显示血肿大部分被吸收;有效:患者的头痛、恶心以及呕吐等临床症状得到好转,经头颅CT复查显示血肿部分吸收;无效:在治疗前后患者的病情没有得到任何的改善,甚至有加重迹象,头颅CT复查显示血肿没有被吸收甚至是发生了显著扩大。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4]。

1.4 统计学处理 相关数据采用SPSS 14.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44%,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6.92%,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无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10例患者出现了肾功能异常现象,发生率为25.64%。显然观察组患者治疗安全性较对照组高(P

3 讨论

处在脑出血急性期的患者,因血肿的占位效应以及对周围组织产生的机械性损伤,血液的化学毒性反应以及渗透压会发生显著升高,导致缺血以及再灌注损伤的发生,同时还会导致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增加,在1~2 h内会迅速产生血肿,并且呈现出进行性加重,24 h后会达到峰值。持续4~5 d后开始吸收。甘露醇具有显著的降低脑水肿的效果,在临床上应用广泛,特别是在脑出血急性期常规降颅压中十分常用。甘露醇在应用后20~30 min之内颅内压会发生显著降低,作用可维持4~6 h。采用甘露醇尽管能够产生显著的降颅压的效果,然而该药物会产生一过性脑血流量增加。脑动脉阻力发生降低,对止血不利,并且脑出血病损部位血脑屏障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甘露醇还存在“反渗透”入血肿中的危险,致使渗透压发生升高,此肿内血浆以及组织间液发生聚集,反而会增加继发出血的危险性。并且甘露醇长时间大剂量应用很容易引起急性肾功能损害的发生[5]。

甘油果糖注射液属于一种高渗性脱水剂,该药物的渗透压为血浆的7倍,同时还具有清除自由基的效果,在体内会代谢成水与二氧化碳,甘油果糖经代谢后所产生的能量还会进入到脑代谢过程,对脑代谢改善进行有效地促进。该药物发挥作用的时间以及降颅压高峰出现时间均较甘露醇要晚一些,降颅压持续时间也叫甘露醇长,并且不会对肾功能产生严重影响。

β-七叶皂苷钠的主要成分为三萜皂苷,该药物的重要作用为神经保护,并且可以有效增加静脉张力,使微循环得到改善,又由于其属于非渗透性脱水,不存在利尿作用,作用时间相对持久,在停药后或者是用药间期不会出现脑水肿反跳现象,并且也不会导致水、电解质紊乱,可持久减轻脑水肿症状,有效恢复脑细胞的功能。该药物还能够有效增加淋巴流量、营养血管、改善微循环、降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6]。

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应用小剂量甘露醇、甘油果糖联合β-七叶皂苷钠对脑水肿进行治疗,结果发现,该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该治疗方法不但实现了迅速降颅压,使临床症状得以改善的作用,同时还对单用甘露醇对肾脏的损害作用以及颅内压的反跳现象进行了有效的避免,减少了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的发生,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蕾,赵荣生.不同剂量甘露醇治疗急性脑卒中的系统评价[J].中国药学杂志,2008,43(18):1432-1435.

[2] 黄学才,叶锦平,王保平.蘑症脑卒中患者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预防[J].中国医师杂志,2009,11(6):809-819.

[3] 裴红民.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5):129-130.

[4] 钱东翔,黄东健,何炳威,等.甘油果糖注射液对脑损伤后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0,19(5):359-362.

[5] 谢晓利,刘云会,薛一雪.七叶皂苷钠抗大鼠脑出血后脑水肿作用及其机制[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7,23(2):173-177.

[6] 薛敏,余传庆,王强,等.急性脑卒中患者并发肾功能损害临床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06,13(4):582-584.

(收稿日期:2012-10-23) (本文编辑:王宇)

上一篇:盐酸米多君、参麦注射液防治血液透析中低血压... 下一篇:应用跌倒危险因素评估量表对预防肿瘤患者跌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