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他乐克联合胺碘酮和镁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时间:2022-08-24 01:57:26

【摘要】 目的 观察倍他乐克联合胺碘酮和镁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来我科行急诊抢救治疗的4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倍他乐克、胺碘酮和门冬氨酸钾镁;同时回顾性分析我科既往行急诊治疗的4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资料(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只加用倍他乐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5%,明显优于对照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倍他乐克;胺碘酮;门冬氨酸钾镁

临床上约有20%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会并发室性心律失常,若抢救不当或抢救不及时,会产生严重后果,甚至死亡[1]。目前临床上有多种药物用于AMI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如倍他乐克、胺碘酮和钾镁剂等。为了探讨倍他乐克联合胺碘酮和门冬氨酸钾镁治疗AMI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我们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对40例患者进行了治疗,同时与既往单纯应用倍他乐克进行治疗的40例患者的疗效进行了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0例患者均根据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制定的《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2]明确诊断为AMI后室性心律失常,并除外因高血钾、严重低血压或肝肾功能障碍等不能耐受者。观察组共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39~77岁,平均60.2岁;梗死部位:前壁21例,下壁11例,下壁合并后壁8例;室早9例,室性心动过速17例,室颤14例;对照组40例:男27例,女13例;年龄40~78岁,平均60.4岁;前壁21例,下壁12例,下壁合并后壁7例;室早9例,室性心动过速16例,室颤15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梗死部位及心律失常等一般情况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溶栓、扩冠、抗凝和吸氧、镇静、止痛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观察组基础上加用倍他乐克,25 mg,2次/d,口服,连用1w;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胺碘酮(法国赛诺菲公司生产,每支含胺碘酮150 mg),首剂用量为150 mg, 在10 min内静脉注射,起效后以 0.5~1.5 mg/min 维持24 h,此后酌情减量,同时口服胺碘酮,0.2 g/d,tid,连用1w,注意胺碘酮总量在第一个24 h内应

1.3 疗效标准[3]

有效:无持续性室速,短阵室速减少 90%以上,室性早搏减少 80%以上;无效:仍有持续性室速出现,或者未达到上述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15.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

2 结果

2.1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疗效 见表1。

2.2 观察组和对照组室颤发生率和病死率,见表2。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例,%)

研究对象例数有效无效有效率

观察组4037392.5

对照组40301075.0

注:χ2值为4.50,P

表2

观察组和对照组室颤发生率和病死率比较(例,%)

研究对象例 数室颤发生率病死率

观察组401(2.5)0(0)

对照组408(20.0)6(15.0)

χ26.136.48

P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出现室性心律失常是影响AMI预后的主要因素,也是AMI后患者死亡的主要高危因素。因此,对于AMI后室性心律失常应尽早治疗,临床上有多种药物用于其治疗,如倍他乐克、胺碘酮和门冬氨酸钾镁等。

倍他乐克以β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作用为主,可以有效减少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及心肌梗死治疗后的再发率,减少死亡率。门冬氨酸钾镁的主要成分是门冬氨酸钾盐与门冬氨酸镁。其中门冬氨酸对细胞有高度的亲和力,作为一种载体很容易运载K+和Mg2+进入细胞内,进而升高细胞内两种离子的浓度。K+作为高能磷酸化合物合成与分解的催化剂通过参与细胞内多种物质的代谢来维持细胞的渗透压,同时调节酸碱平衡,有助于细胞自动除极化,保持心肌的收缩作用[4]。Mg2+是Na+K+ATP酶不可或缺的一种激活因子,具有维持细胞内外通透性的作用,此外Mg2+还可以阻止Ca2+进入细胞内,有效心肌电生理的稳态,最大限度的降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实验研究表明,大多数的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与早期后除极有关,而Mg2+能够使细胞复极在4相时使Na+,K+,Ca2+恢复至高浓度梯度,进而促使细胞回到正常的极化状态[3]。胺碘酮是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通过直接延长心肌动作电位的持续时间、复极时间和不应期发挥抗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作用。本研究中将上述三种药物联合应用于AMI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结果发现有效率高达92.5%,明显优于对照组(75.0%);另外,研究还发现观察组室颤的发生率和病死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三者联合应用还可以有效减少心源性事件的发生率,降低死亡率。

综上所述,倍他乐克联合胺碘酮和镁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预后,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Rathore SS, Berger AK, Weinfurt KP, et al.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Complicated by atrial fibrillation in the elderly prevalence and outcomes. Circulation, 2000,101(9):969.

[2]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心血管V 杂志,2001,29(12):710 725.

[3] 陈济先,刘爱民.门冬氨酸钾镁与胺碘酮联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实用医学杂志,2008,24(9):1613.

[4] Dycknet T.Rela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to potasium and magnesium deficiencies J. Am J Cardiol,1990,65(23):44 46.

[5] Thiele R Protze F Winnefeld K et al. Efect of intravenous magnesium on ventricular tachyar hythmias associated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J.Magnes Res,2000,13(2):111 122.

上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临床效果观察 下一篇:跌打热敷灵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