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投入”视角下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时间:2022-08-24 12:04:59

“软投入”视角下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软投入”是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

日益扩大的区域差距已经引起了理论界和决策部门的高度重视。自1999年以来,中央政府先后提出了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和中部崛起等区域发展战略,显示了中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决心。然而,近年来尽管伴随着这些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区域间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呈现出继续扩大的趋势。以西部地区为例,西部大开发以来,中央政府对西部地区给予了大力的倾斜和扶持。至2004年底,中央政府已经向西部地区投入近万亿元,其中,财政性建设资金在西部地区累计投入4600亿元,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和专项补助资金累计安排5000多亿元。2000-2003年,西部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12.7%、17.2%、19%、27.3%,年均增长21%左右,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近3个百分点。虽然这种倾斜和扶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矛盾,但是西部地区投资的高速增长并没有带来经济的高速增长。根据统计资料计算, 1999年,西部地区GDP增长速度分别比东部地区和各地区平均增长速度低2.49和1.54个百分点;到2003年,西部地区GDP增长速度仍然比东部地区和全国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低1.9和0.8个百分点。尽管东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上的差距正在缩小,但是,东西部差距的仍然在继续扩大。从1999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虽然西部地区的经济有了较快增长,在增长速度和质量上都有所提高,但是,增长速度却明显低于东部地区,导致东西部地区增长的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均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形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西部地区软投入质量低下形成的瓶颈制约。一方面,软投入质量低下,导致西部地区软环境与东部发达地区差距巨大,使得当前西部地区投融资只能主要依赖政府财政资金和银行贷款,国内民间资金和外商投资并没有大规模地相应跟进,呈现出“政府热、民间冷”,现有中央政府主导的投融资水平远不能满足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根据软投入理论,在初级阶段经济增长中,由于软投入的水平和质量较低,会造成实际投入组合偏离最优投入组合,影响投入组合潜能的释放程度与单位投入组合潜能水平提高,进而对经济增长起着制约作用。当资本等硬投入既定,软投入的质量越低,造成产出的损失越大;反之,造成产出的损失越小。现阶段由于西部地区软投入质量低下,严重影响了资本的使用效率,造成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低下,使得中央倾斜投资的效率大打折扣。显然,西部地区目前主要依靠中央政府投资的“输血”式发展显然不能持续。一旦中央投入减少,如何保持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将面临挑战,这也是当前西部大开发面临的最大风险。

从近年来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增强自身发展能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一方面要把投资主体由当前的政府转为民间,另一方面要提高资本等硬投入的使用效率,而这两方面都取决于软投入质量的提高。民间资本能否大规模跟进,要看欠发达地区软投入的质量,即体制、政策环境和政府行为是否令人满意,本地区经济的开放程度,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是否适应,是否有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投资空间,投资风险大小等等。很明显,如果软投入质量不能明显提高,将吸引不到足够的投资;如果软投入质量没有大幅度的改进,即使吸引到一部分投资,由于软投入质量低下,会严重影响资本等硬投入使用效率,经济增长也不能取得很好的绩效。正是由于软投入质量长期在较低水平上徘徊不前,严重影响了欠发达地区资本的积累能力和使用效率,导致该地区经济增长速度缓慢、质量低下。如果这种状况不能及时改变,加快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既定目标将不能如期实现。

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的“软投入”约束

由于改革开放严重滞后,欠发达地区软投入质量与东部地区存在较大差距,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至今为止,体制环境、政府职能转变、科技水平和观念落后等软投入仍然是影响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根本性制约因素。

体制转型滞后我国渐进式改革使得欠发达地区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进程大大滞后。同东部地区相比,欠发达地区在所有制结构、现代企业制度、要素市场等方面还保留着较多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痕迹,有的方面还相当严重。根据国民经济研究所市场化指数课题的研究结果,东部沿海地区的市场化程度远远超过中部和西部地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2000年的市场化指数,按东中西3个地区分组平均,分别为7.16、5.47、4.71。这反映出绝大部分东部省份不仅经济发展程度比较高,而且在市场化进程中也走在中西部前面。中西部省区市场化程度与东部差距较大的方面主要是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和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但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产品市场发育、市场中介组织和法律制度环境等方面也都存在明显差距。

欠发达地区在制度创新上的巨大差距,还会进一步产生循环累积扩散效应。东部地区由于在经济活动方式、要素配置、产业选择等很多方面优先采用了市场机制,则使得它们获得了更为优良的促进发展的制度基础,从而使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机会越来越多,而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机会则相对减少。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更多产生的是聚集效应,它们会大量吸引欠发达地区的人才、资金、资源,使得欠发达地区进一步陷入经济落后的境地。

政府职能转变滞后与市场发育滞后相对应,欠发达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差距还表现在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滞后。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随着市场化改革进程的深入,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在逐渐减少,但欠发达地区却有较明显的政府经济特征。可以说,经济体制改革进展的快慢,政策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方政府的作用。欠发达地区政府职能转变滞后,与改革开放的需要相差甚远。

首先,政府规模庞大,运行费用长期偏高。在预算约束下,为了维持其正常运转,政府各部门会尽可能多地向当地企业和居民征收税费,使得本地储蓄能力大大降低,从而削弱了该地区资本积累的能力;税费太重还进一步导致资本等要素收益率大大降低,从而堵塞了外部要素的流入渠道;由于非生产经营性系统能凭借其权力取得比生产经营性系统高而且稳定的收益,所以人力资本大部分流向党政社团等非生产经营性系统,导致生产经营系统人力资本严重缺乏。

其次,政府过多干预经济。过多的行政干预破坏了经济效率,削弱了地方经济增长的基础。欠发达地区仍然保持较明显的政府经济特征,政府与企业的“父子情结”、政府参与经济管理的色彩仍很浓厚,加之各地区和各部门利益争夺、权力寻租、过于繁琐的规章制度、办事效率低下等正式的与非正式的制度“壁垒”,恶化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环境,并妨碍了外资的流入。

第三,政府管理方式落后,运行效率低下。政府管理方式计划经济色彩浓厚,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缓慢。一些部门办事拖拉推诿,有的地方严重,地方政府提供的行政服务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行政效率普遍低下;投资者、经营者与政府各部门打交道的规章制度太繁、关卡太多、时间太长、成本太高;立法不监督法,执法不遵守法,红头文件大于法,领导讲话胜过法等现象还相当普遍。

知识贫困、技术落后知识是当代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中最重要的因素。知识创造财富,知识促进发展,知识推动改革。知识资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最大优势资源,反之知识发展水平落后又是落后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最大的瓶颈。胡鞍钢提出了“知识贫困”的概念,他认为知识贫困不仅仅是教育水平低下的程度,而且是指“获取、吸收和交流知识能力的匮乏或途径的缺乏”。欠发达地区的知识积累与经济发展一样与东部地区差距显著。以西部为例,西部地区知识能力指数平均水平仅相当于东部水平的35%,其中获取知识能力指数仅相当于东部水平的14%,交流知识能力指数相当于东部水平的31%。知识贫困对经济发展的直接后果是:由于专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缺乏,生产操作层劳动者素质低下,产业技术准备水平落后,导致内生技术能力,包括技术吸收能力、学习能力、操作能力、复制与组合能力等明显不足。这些因素又会综合导致:所需要的技术无法引进;技术选择不够精当,对本地区经济要素缺乏有效的“亲和”力;引进技术虽然先进,但忽视了引进技术自身的系统匹配与相关技术系统的匹配,或与产业自身原有技术系统的匹配,从而极大地弱化了技术的驱动效应。

另外,从研发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看,东西部差距也十分巨大。东部地区的研发经费占当地GDP的1.1%,而中西部分别只有0.6%和0.8%(国家统计局,2002)。科技成果方面的差距更大。按每万名专业技术人员申请专利件数计,东部为140件,中部和西部分别只有39和35件(国家统计局,2002)。进一步分析平均每名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市场成交额可见,中西部分别仅相当于东部的31%和29%,而且这个差距还在扩大。

以上情况说明,以教育程度和专业技术人员来衡量,东西部之间的人力资本存量固然已有一定差距,但在科技成果向市场转化的程度方面,差距更为突出。在人力资本的产出率方面无法与东部竞争,显然构成制约中西部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

观念转变滞后欠发达地区地处我国内陆,欠发达的商品经济及某些地区还近似于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使人们的思想和思维模式相对封闭,广大的干部和普通劳动者观念转变滞后。突出表现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知足常乐。小富即安,是一种消极的态度,在欠发达地区表现得尤其突出。不可否认,“知足常乐”有积极的一面,但市场经济正是在人们不断追求新生活、新价值的过程中发展的,是由竞争来推动,而竞争的动力正在于人们内在的逐利动机。一味地知足常乐,就会限制竞争,从而阻碍经济发展。二是求稳怕变,不敢创新。市场经济是一种以创新为主导的经济制度,市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在于多变。在实践中,欠发达地区人们往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求稳怕变是制约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又一障碍。三是依赖思想。在经济发展中对国家和政府有较强的依赖性,产生于传统计划经济中的如“等、靠、要”等观念仍然在许多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思想观念的滞后已经严重制约了欠发达地区改革和经济的发展。

提高欠发达地区“软投入”

质量,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我国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根本难题,是加快欠发达地区的发展。除了政府在宏观上的倾斜和大力扶持之外,关键是要建立起促进欠发达地区实现经济自我发展的内在机制,根本在于克服软投入制约。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始终应该把提高软投入质量摆在首位,这是欠发达地区经济持续发展,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力保障。在我国进行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时期,提高软投入质量,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加快制度创新,积极培植市场机制全面系统地推动欠发达地区市场体系建设,以尽快形成市场主导资源配置的局面。其根本的出路在于加快推进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多方位地引进外资和民间资金,实现产权主体多元化。一个是加快推进国有经济的股份制改造。大型国有企业通过改制上市完成公司治理结构和融资;中小型国有企业则通过兼并收购和产权转让交易所完成企业投资多元化和民营化。二是对非国有经济的民营企业更大力度的扶持,这些扶持包括资金融通、产业发展优惠政策、税收政策等各个方面。同时,欠发达地区制度改革方案的核心制度的推行必须要有相应的配套制度跟进,防止核心制度与配套制度供给不均衡使得制度创新的作用大打折扣。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首先,欠发达地区要大力缩小政府规模、精减机构,将更多的社会精英和人力资本要素引导到生产经营性系统,从而给经济注入竞争的活力和发展的动力。其次,在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政府的责权,全面、正确地履行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责,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通过明确立法权、明晰产权、削减行政权、落实知情权、保障自主开发权,尽快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游戏规则,使政府职能从选项目、选人、审批和直接管理向服务、登记、备案和间接管理转变;使行政人员的观念、工作方式、办事程序从适应计划经济向适应市场经济转变,从而降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交易成本和市场准入条件。

消除知识贫困,促进技术进步欠发达地区要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公民吸收知识的能力。必须大力发展教育,加大教育投入,除了继续搞好“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工程外,还应重点发展成人教育、技术教育等多种形式的教育,从而提高人民素质,促进欠发达地区内生技术资源的形成。其次,积极推进欠发达地区的技术引进,必须重点解决:既要引进高新技术,又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有所选择地在某些领域进行技术创新;既要重视设备等硬件的引进,又要注重信息等软件的引进,条件成熟时要高度重视人才的引进;既要引进能够吸收消化的高新技术,又要注重引进那些能够有较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特别是能够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的先进适用技术;既要强化企业作为技术转移的主体作用和地位,又要注重政府适度的宏观调控。

加快传统观念的转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在正规制度方面将会趋于统一,不同地区在市场制度上的差距主要体现在非正规制度,即人们的观念、习俗等方面。因此,在欠发达地区培育市场文化,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是促进市场化进程的关键,也是市场制度建设的基础和保障。欠发达地区政府要用先进的科学文化思想和开发理论对本地区传统文化进行变革和调整,以意识形态和风俗习惯等文化变迁为切入点,改造欠发达地区传统保守的地域文化,构建新型的、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客观要求的社会资本,提高欠发达地区广大群众进行制度创新和经济建设的积极性。

上一篇:中国合作医疗的国际经验借鉴 下一篇:钢笔:值得留意的收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