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塔城市保护性耕作现状及发展对策

时间:2022-08-23 11:12:53

浅析塔城市保护性耕作现状及发展对策

[摘 要] 为了提高耕地的再生产能力,其中一个重要的方法是保护性耕作,进行保护性耕作必须要降低环境因素对其的干扰和破坏,这是一项先进的耕作性技术。根据塔城市对耕作现状的保护和耕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来确保塔城地区走农业耕作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模式 对策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6-0204-01

保护性耕作是一项先进的耕作技术,受到了广大农民的认可,同时国家也对这项技术高度重视,经过几年的发展,塔城市的保护性耕作已初具规模,实现了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也是对传统耕作的转变。

一、塔城地区保护性耕作的现状

塔城市位于自治区西北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中部,目前有4个乡、2个镇、3个国有农牧场、3个办事处,辖区总面积4356.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0余万亩,草场516万亩。塔城市北部多山区和丘陵,南部为冲积平原,塔城市年均温度为6度,无霜期135天左右,冬季常刮北风,春季较为干旱,夏季雨水充足。

塔城市已被列为自治区保护性耕作示范县市,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该市推广的保护性耕作取得了很大的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和生态效应。塔城市农机总量达1万余台,其中保护性耕作机械占总量的三分之二,为塔城市的农业生产提供机具保障,实现了农业的良性发展,使得塔城市农机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同时也保障自治区和国家的粮食安全。

随着保护性耕作的发展和农机具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塔城市农机推广站根据不同区域的耕作模式引进了配套的保护性耕作机械,有高留茬灭茬机、秸秆灭茬还田机,玉米精量播种机和自走式玉米收获机等,而且通过不同乡镇的农艺发展要求,引进了适合保护性耕作的机具,进而加强研究塔城市的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模式,制定出了适宜塔城市实际的技术规范和保护性耕作措施,为全面实现农业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模式提供了技术保证和科学依据。

二、保护性耕作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塔城市保护性耕作之所以做的如此好,主要是领导重视、技术到位,塔城市农机系统干部职工和农民共同研究出了免耕或少耕播种技术,秸秆或残茬覆盖技术,深松技术以及化学或机械控制杂草和病虫害防治技术。但是塔城市在实行保护性耕作时,对保护性耕作理解得较为片面,只是使用了其中一个技术忽略了与其他几种技术的综合运用。而根据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要求来看,在保护性耕作地块初步应用后,耕作层在浅层时土壤的透气性能较差,为了避免这一现象,应该先进行深层的松土,打破犁底层,随之进行其他技术的实施,以促进保护性耕作的种植。在连续几年的保护性耕作地块中,可以每两年进行深层松土一次,这样不仅保持了原先土壤的养分,而且还改善了土壤的通透性能,使得土壤的蓄水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熟化了深层土壤,增加土壤肥力,对农作物的根部深扎很有利,能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保护性耕作不仅仅局限于农业,对机械、化学、生物等各个方面有着一定的影响,同时它们之间也有一定的联系,相对于传统的农业,现代化的农业技术有着显著地优势。要特别注意在保护性耕作过程中对农机、农艺等一系列农业技术一体化的实施,有效地改进农业技术,优化农作物的栽培,提高成活率,防止病虫害,发展节水灌溉,有效施肥等措施,积极加强后期田间的管理,及时灌溉施肥,在早期应注意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由于部分基层推广技术的人员不能够准确的理解保护性耕作的概念,部分保护性耕作技术没有掌握到位,使得农民在实施工作中不能有效地得到指导,进而使耕作陷入尴尬境地,不仅不能提高产量和质量,严重的情况下,有可能导致农作物的减产,因此要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民对保护性耕地的认识和基层农机人员的技术;目前保护性耕作的实现主要依赖于行政手段和项目经费或补贴来维持,农业技术的最终实践者是农民,因此保护性耕作的最终实践者也是农民;精耕细作的观念在中国古代就已出现,这种观念在农民的心里根深蒂固,对提高农民保护性耕作的自觉性的影响很深,为了使保护性农耕技术健康的推广和快速的发展,必须保证农民很好的接受保护性耕作技术培训,接受现代化耕作技术,增加农民的创新意识,进一步提高农民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认识,能够很好地应用这一技术,使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得到提高,为国家的农业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三、发展保护性耕作的意义

保护性耕作作为一项先进的耕作技术,同时也是农业发展中的一大重要措施,不仅为农民节约了成本,而且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保护性耕作可以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结合在一起,在降低农作物成本的同时,增加了粮食产量,提高了经济效益,而且也使农民的经济利益得到了满足,同时也保障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符合现代农业科学发展的规律和要求。

结语

保护性耕作是符合现代机械化技术发展的一项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不仅能够满足国家的要求,而且还能满足农民的经济利益,塔城市的保护性耕作的成绩体现了我国局部农业的发展状况,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使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向前跨越了一大步。

参考文献

[1]王龙禹.浅谈发展保护性耕作的对策[J].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0(12)

[2]李树军.保护性耕作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J]. 农机科技推广. 2010(05)

[3]王克如,李少昆,曹连莆,宋光杰,陈刚,曹栓柱. 新疆高产棉田氮、磷、钾吸收动态及模式初步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 2010(07)

[4]张二朋,赵鑫,魏燕华,陈阜,张海林*.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过程中农民的认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4(02)

[5]马晓平.公主岭市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与发展趋势[J].吉林农业.2014(02)

[6]王晓锋,代大军.农机保护性耕作技术培训的重要性[J].吉林农业.2013(12)

上一篇:北疆设施果树延迟栽培关键技术 下一篇:平利县农业机械发展现状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