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专业产学研结合的现状与思考

时间:2022-08-23 10:47:33

高校专业产学研结合的现状与思考

产学结合是高校培养人才的有效途径,是将其科研成果迅速投向企业。并积极促进其转化为生产力,并在短时期内通过市场形成为人类服务的目的。其实质是将生产实践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用最短的时间,最好的方式进行产学研的有机结合而形成资本,同时,反过来投入高校科研等,提高高校的实力。通过这种结合,将进一步促进高校教学与科研之间的资本转化。

一、实施产学研结合的特点

实施产学研结合的鲜明特点就是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实践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科研业务水平,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使企业和高校之间达到双蠃,互惠互利。当前在日益激烈的经济、科技和人才的竞争下充分体现了教育、科研和生产相互联合,相互支持的一体化趋势。周济部长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多次提出“产学研结合是高校发展之路”和“以就业为导向是高校发展,改革的方向”,并强调“有条件的院校要以不同形式进入企业或同企业合作,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已成为宏观调控下,面向社会,自主办学,自我发展的主体。高校要想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通过产学研的紧密结合,努力提高其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反过来,企业和研究部门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也同时要靠科技的进步。只有通过与高校的合作,企业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并不断发展壮大。

二、高校产学研结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高校对产学研结合的认识还不够。很多高校仅仅把产学研结合认为是解决学生实习的一个途径,认为建立实习基地是产学研结合的全部内容。高校开展产学研结合的思路不够开阔,广大师生参与的热情不够高,对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也还做得不够。合作仅停留在参观、实习的层面;高校的自身科研能力和专业水平不高也制约了产学研结合的开展。

2.高校原有的管理体制已不能适应当今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需求。目前,全国高校校内的产学研实体――校办产业遇到的最主要问题就是其性质问题。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需明确,校办产业是一种特殊的,隶属于高校事业体制的产业。目前,高校单一事业性质的管理体制已对高校产学研结合实体的发展出现了不适应的状态,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了高校办学的活力与朝气。

3.高校并没有形成有效的科技成果体系。大多高校还没有从事技术开发和成果推广的专业队伍,而专业教师仅仅是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参与这些技术研究和推广工作。由于力量分散又缺乏管理的能力,直接影响科技成果推广和应用的效果。因此,高校建立一支专业的队伍来专门从事产学研结合工作,这是做好成果推广和转化,推进产学研相结合的重要前提。

三、推动高校产学研结合发展因素

1.统一高校对产学研结合的认识。产学研实际上是高校科研与企业之间的双方行为。要开展产学研相结合,首先必须对产学研结合的模式,思想与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以江西为例:省内以中小企业居多,企业的运转以利益为核心,对待企业应以互惠互利为原则,让企业认识产学研结合的特点和从中能得到的利益。而高校认识产学研结合是教学、科研的一种手段和目的,同时又是专业建设和发展的生命线。

2.建立专业人才培养的导向机制。企业的人才需求是专业建设的基本根据,专业的设置与改革只有建立在企业需求的基础上才能有足够的发展空间。所以,以企业的人才岗位需求为导向,建立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的导引机制是产学研结合的一个切入点,以此建立课程建设的实用性和前瞻性。

3.制定优惠政策,完善运行机制,促进产学研协调发展。以江西为例,目前江西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远低于其它发达的省份,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产业化过程中的投入资金严重不足。目前条件下,省内许多企业还没有真正成为技术进步的主体,不愿承担风险大的投入。由此,必须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作用,采取多种措施为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创造宽松的环境,制定产学研结合的优惠政策,如:参与产学研的企业,给予降低国税等政策。这样,既可以解决部分资金问题,又能解决基地问题。为高新技术产业化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可以采用高校与企业一起将高水平风险大的成果投入产业化,减少失误,使一些高水平高效益的成果有走向社会走向世界的机会。

四、结束语

产学研结合的优劣将直接影响江西省高校的教学、科研等能力,同时还将进一步提高高校的竞争力,我们应从多方面着手,加强产学研的结合,使江西省高校教育走向正规、高效发展的轨道。

[基金来源:江西省教改立项课题资助项目。]

参考文献:

[1].陈玉华、刘建超、熊 熙、杨立民:《提高产学研合作层次,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成都航空职业学院学报》,2004.1。

[2].王德耀:《开展产学研合作,促进高校教育》,《广东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02.4。

[3].周光勇、宋全政:《高等教育导论》,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

[4].李秉德:《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2002。

曾传柯: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

上一篇:删繁就简 全面评价 下一篇:民事诉讼中的举证指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