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融合研究

时间:2022-08-23 10:31:57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融合研究

【摘 要】高中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出现的问题要引起重视,对其原因进行深入分析,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化解,重点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动力,强化心理疏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高中体育;心理健康;分析研究

在高中教育教学工作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当得到充分重视。近年来因为心理问题而出现厌学轻生的极端案例频频发生,为广大教师敲响了警钟。因此,各学科教师都要在教学工作中注重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体育学科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在教学中进行心理素质的培养,让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状态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应当得到有效的落实,本文主要针对这一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一、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高中生进入了人生求学阶段最紧张和快节奏的时期,这一阶段的学生承受了12年奋斗一朝见分晓的强大心理压力,容易出现一些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充满焦虑不安心态。许多高中生在学习中存在着一种莫名的焦虑感,总是担心这方面学不好、那方面学不好,总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好,和预期的目标还有差距,没有能够及时调整好状态,始终生活在一种紧张不安的情绪之中。

二是存在自卑自闭心理。有些高中生因为学习成绩滞后,加上个人性格内向,在与别人的交流中缺乏主动性,认为自己不如别人,在一定程度上有着一种自卑心态。这样的情况容易导致学生游离于班集体之外,不利于他们健康成长。

三是学习生活缺少兴趣。每天往返于食堂、宿舍、教室三点一线,每天太阳还没升起的时候就开始了学习,夜深了还在埋头苦读,有些学生因为心理素质不高,没有调整到最佳的状态,对这样的学习生活产生厌倦感,缺少学习的浓厚兴趣。

四是展望未来没有信心。这一点对于中后位置的学生来讲更为明显,他们认为自己无法考上理想的大学,对未来如何发展打上了未知数,对生活缺乏充足的信心,这些方面都是高中生心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二、结合体育学科特点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着独特的优势,广大体育教师可以将学生压力疏导、状态调整与体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运用体育运动帮助学生放松过度压力。

经常参加一些体育运动,对学生而言既是身心的一次放松,又能够调节身体状态。笔者在教学中针对学生平时压力较大的情况,和学生一起编了一套放松操,配以轻缓的音乐,当自己学习烦躁的时候,主动的歇下来静一静,听一听音乐,随着音乐翩翩起舞,沉浸到音乐的世界中,暂时忘却了学业的烦恼。经过这样的调整之后,学生的心理状态明显得到了改善。另外,笔者还教给学生健康锻炼的方法,让学生坚持体育锻炼,既保证身体状况的最佳,同时也为学生调节心理、放松压力提供了有力保证。每天坚持跑上一段路,做一些热身运动,在运动的过程中忘却了学习的烦恼,当自己的状态调节过来的时候,压力自然而然就得到了释放。

2.运用集w活动帮助学生感受集体温暖。

在体育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注重利用一些集体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自己作为集体的一份子,应当怎样定位和发挥作用,增强了学生对班集体的归属感,激发了他们的责任意识。例如在本班与其他班级进行的篮球比赛中,笔者利用这一契机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的教育。除了参加比赛的篮球队员之外,班级其他学生也进行了统筹分工,有负责后勤保障的小组,有负责前后方联系的小组,还有专门的拉拉队。当比赛正式开始之后,本班的学生排着整齐的方阵摇旗呐喊,场面非常壮观,负责后勤保障的同学也如期完成了任务。在这样的集体活动中,每一位学生都受得了深刻教育,感受到了集体的氛围,也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感受到生活在这样一个温馨的班集体中是多么的幸福。有了这样的氛围,学生的心理状态能够保持良好水平。

3.运用谈心谈话帮助学生增强成长信心。

在体育教学中,有些学生因为体育训练体力消耗较大,容易产生退却心理。针对这一情况,笔者运用谈心谈话活动帮助学生增强信心和毅力,例如在800米中长跑训练之前,和学生进行了专门谈话,鼓励学生勇于向自己的身体极限挑战,勇于向自己的过去挑战,勇于在以往的基础上得到进步与提升。因此,不能惧怕运动量的大小,要向自己潜能挑战,跑出自己的最好成绩。在笔者的谈心谈话帮助下,学生逐步消除了对体育训练的畏难心理,并掌握了一些技巧方法,整个训练活动开展得井然有序,而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锤炼了顽强意志,心理一些困惑也得到了有效疏导。

4.运用双盲疏导帮助学生走出青春沼泽。

高中体育教师在帮助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的时候,一定要跳出体育学科的狭隘定位,要着眼于学生健康成长。笔者在教学中向学生公布了电子邮箱,鼓励学生匿名向老师提出一些心理困惑,不仅是体育学习训练方面的,也可以是其他学科以及平时生活中的。笔者承诺学生的每一封来信都会及时回复、帮助分析,学生发送的邮件不需要留有姓名,教师和学生之间完全处于一种双盲状态。这种沟通交流方式最大的益处在于消除了学生的心理压力,让他们能够以一种更加平等的姿态,勇于向老师提出问题寻求帮助。经过这样的方式,笔者每星期都见到学生的邮件,帮助他们分析高中阶段的生活学习目标,分析高中生活中面临的一些困惑和压力,指导他们及时调整心态,保持良好的状态积极开展学习与生活。

综上所述,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广大教师要着眼于高中生心理健康方面的一些问题,结合体育学科特点进行充分的融合,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巧明,邢辉燕,王琳.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03)

[2]向虹,延利佳,张海微.高中生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8(01)

[3]邱成平,吴晨曦,唐立.高中生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7(03)

上一篇: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教师职业能力培养策略研... 下一篇:初中美术课堂上的“激趣”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