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质疑助力化学有效教学

时间:2022-09-19 02:01:57

巧用质疑助力化学有效教学

【摘 要】新课标倡导探究式教学,以生为本,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良好的化学思维习惯。化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能产生理想的教学效果,增加教学有效性,同时对教师教学技能和实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学化学课堂渗透对问题的探究和质疑有利于促成化学课标的实现,培养学生兴趣和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之效,实现化学学科教育价值,为培养化学合格人才奠定基础。

【关键词】化学;质疑;有效教学

引言

课标为中学化学教学指明了方向,中学化学教学唯有从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出发,以有效备课和上课为平台,以问题质疑为出发点,将问题质疑渗透到课堂内外,延伸到生活,方能激发学生热爱化学的情感,唤起主动学习的热情。

一、有效备课中注重引导学生质疑

新课程理念下的备课,教材不是唯一的备课资源,教师既要吃透教材,又要充分研究学生特点和学情;既要注重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又要改变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学习的局面,用好“教材”。通过引导学生对化学问题大胆质疑,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

1.驾驭教材,巧设情境质疑

化学教材总是从人们认识化学世界的一般规律入手,从身边和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和物质入手,再到研究物质的微观世界。例如,在导入《CO■的性质和用途》时,可以用这样一个故事设置情境质疑:一名游客牵着一只狗进入深山里的一个洞穴,他们走到洞穴深处后,狗突然晕倒,而人没事,这是怎么回事呢?学生带着这样一个悬念进入课题,必然产生浓厚的兴趣,急切寻求答案。当然,创设情境质疑,要注意问题的真实性、趣味性、思考性和适宜性,切忌脱离学生认知水平,盲目进行问题设疑。

2.以问题串形式渐进质疑

例如,课题《铁的性质》设计如下问题串:

(1)通过实验分析,铁容易生锈需要什么条件?

(2)有学生认为,铁生锈后不需要将铁锈除掉,因为铁锈能保护里面部分的铁不再生锈。你认为有道理吗?为什么?

(3)如何预防家中的铁质用具生锈?

(4)举例说明熟悉的其它防生锈措施。

这样问题串的设计,从生锈的表面现象到防锈措施的探讨,循循善诱,从课堂实验回到实际生活,从实际生活又回到理论探究,有因有果,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提升了化学教学的有效性。

二、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质疑

1.利用化学实验质疑

化学教材中有关实验部分的教学,侧重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恰当的质疑,可以打开学生心扉,启迪学生主动思考,还有助于形成互动课堂。例如,在进行“金属与盐发生置换反应的条件”实验中,当银片和铁丝放入CuSO■溶液中,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后,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银片表面没有铜析出,而铁丝表面有铜析出?从而唤起学生思维,让学生进入探究者的角色。

2.利用生活现象质疑

化学科学来源于生活,又要回归生活,服务生活。实际教学中,要尽量联系身边的化学现象展开质疑,可以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例如,研究“燃烧条件”时,可以从生活情境质疑。“野炊时为什么要将干柴架空?家中的煤炉子为什么留有通风口?堆煤场为什么要经常浇水”等等事例学生耳熟能详,从生活现象质疑让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求知欲,产生较好教学效果。

3.利用认知错觉质疑

例如,讲授“糖类”物质时,通过多媒体展示糖果、葡萄糖、棉花、蔗糖等图片,让学生指出哪些是糖。学生会把棉花排除在外,当教师指出棉花也是糖时,学生会惊奇不已,棉花既不甜又不能吃,还是糖?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学习的兴趣。

4.利用已学知识质疑

例如,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知识时,可以利用学生已学知识引发质疑。先和学生共同回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质量会增加,而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后质量减少”的实验知识,再提出质疑:“物质的总质量在实验前后相比较到底会增加、减少还是不变呢?”这样针对性的质疑定会扣动学生的心弦,开启思维活动。

三、主动质疑助力有效教学

1.鼓励学生课堂质疑营造动态课堂

化学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提出与教师讲授不同的意见和观点,教师要善于应对“即兴质疑”,鼓励学生产生创新思维意识,尊重学生,让学生将老师当作是学习合作伙伴,愿意同教师一同探究。只有跳出教案预设模式,才能形成动态性“生成教学”模式,有效培养学生“我要”,“我能问”的习惯和勇气。

2.鼓励学生课外质疑创建开放课堂

创建开放课堂,不仅仅是形成师生新型平等的关系,而且鼓励学生将质疑带出课堂,鼓励学生课外开展探究活动,形成良好的科学品质。比如,向氢氧化钠溶液滴入酚酞,可使溶液变红,但一定时间后溶液又褪色了。这个现象在课堂一时难以解释,可以鼓励学生带着新的问题走出课堂,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进行合作探讨。

综上所述,中学化学教学倡导问题意识,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勇于质疑,既需要教师转变角色,成为课堂教学实施的“引导者”,教师要培养学生从“好问”,“勤问”向“善问”转变,又需要教师从备课、上课等流程上多下功夫,让质疑成为学习的驱动力和贯穿教学过程的主线。通过质疑能力提高中学生的化学思维品质和化学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生成化学之美,成为增强化学教学有效性的法宝。

【参考文献】

[1]周慧霞.《现代知识观与学生能力培养》,天津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第95页-172页

[2]张利平.《有效上课问题・探究・对策》,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版,第111页-150页

[3]蓝善银.《化学生成性教学资源的捕捉》,《数理化解题研究》,2015年第25期

上一篇:农村幼儿园教师游戏指导的问题及建议 下一篇:探究生物学高效课 “高效”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