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素质代表人民利益内涵论文

时间:2022-08-23 08:30:35

干部素质代表人民利益内涵论文

摘要:努力提高领导干部自身素质,始终代表好人民群焱的根本利益,是贯彻落实好三个代表”思想的核心所在。本文从时代要求下“能不能”、市场经济务件下“想不想”、实际工作中“怎么样”代表等三个方面,探讨了我们的领导干部如何始终代表好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问题

关键词:领导干部;素质;始终代表人民根本利益

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新时期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落实“三个代表”,归根到底.就是要实现、发展、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党要始终做到三个代表,关键是要搞好干部队伍和领导班子建设。”(《人民日报)2001年3月2日)因此,各级领导干部深刻领会“三个代表”的精神实质,并以此为指导,努力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始终代表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落实“三个代表”思想的核心所在。

一、正确把握时代要求,顺应时代潮流,解决现时代能不能代表的问题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着重大的转折.中国和世界的发展都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特点、新趋势。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繁重艰巨的国内任务,面对前人没有认识或没有接触过的开创性课题和深层次矛盾,党能否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键在于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能不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敏锐地把握住时代的发展要求,进行创造性的工作,采取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带领人民推进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从而牢牢掌握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权和战略主动权。

首先,始终代表人民根本利益,应走在时代前列,把握住时展的脉搏。理解时代,是正确把握人民利益发展趋向的前提,只有理解时代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趋势,才能跟上时展的步伐,代表好人民的根本利益。而要正确地理解时代,就要把握住时展的脉搏。明确要求全党同志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要有世界的全局眼光”,善于观察世界大势。并指出,全党同志“务必加强学习和实践,学会敏锐地观察世界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种变化,始终走在时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前列现在.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人发展,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经济力、科技力、军事力、凝聚力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国力的竞争趋趋激烈。作为领导于部只有视野广阔,胸怀全局,科学地把握时代特征和本质,及时了解国际政治经济的风云变幻,自觉地观察世界上所发生的各种热点问题和发展态势,并分析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可能造成的影响,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正确把握人民利益发展趋向,才能牢牢地把握住战略主动权,做到“三个代表”,完成历史赋予的重大使命,代表好人民的根本利益。

其次,始终代表人民根本利益.应顺应时代潮流,坚定不移地执行党的基本路线领导干部在正确理解时代的前提下,掌握时代的发展规律,自觉地顺应时代潮流,采取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人民前进,才能真正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否则,就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甚至被时代所淘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二十多年中,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的整体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普遍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转变,是实践证明了的顺应时代之举。世纪之交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又把发展放在了更为突出的地位,明确提出发展是“十五”计划的主题,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因此,领导干部顺应时代,最根本的就是要忠实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密切注意生产力发展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正确地认识和把握国内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正确地判断形势,牢牢把握发展这个时代主题,做到政治上的坚定性和行动上的坚决性,在各种政治风浪中,始终坚定不移地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不折不扣地严格执行中央的各项决定和指示,不迷失方向。

再次,始终代表人民根本利益,应看到时展的复杂性,培养创新意识,开展创造性的工作。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已现端倪,经济全球化、科技信息化的步伐越来越快。世界经济的这些急剧变动,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必然结果,又进一步推动了更为激烈的科技竞争。二十一世纪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学文化的竞争,是技术创新的竞争。有没有创新能力,能不能进行创新,是当今世界范围内经济和科技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我们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党的领导干部更应感到责任重大,更要特别重视科技进步与创新,善于将新知识、新经验运用于决策和管理,积极推进管理制度和方式的改革,不断提高领导水平。事实证明,确定思路贵在创新,工作落实重在创新,克服困难唯有创新人人有刨造,处处有发现,时时有创新,才可以在建设事业的各自岗位上大显身手,展示才华.作好人民利益的称职代表。

第四,始终代表人民根本利益.应认的事业的长期性和连续性.自觉地培养后备干部。“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是贯彻落实党的基本路线实现民富国强的伟大决策从新世纪开始,我国进入了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目标的第三步发展战略,这一战略步骤的实现,预计要半个世纪的时间。因此,人才和干部队伍的培养,必须具有相当的超前性,需要造就出大批的年轻后备干部。党的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对这项工作一要高度重视,常抓不懈。邓小平曾讲,善于发现人才,团结人才,使用人才,是领导者成熟的标志之一。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来说,干好工作出成绩和培养干部出人才,都是义不容辞的重要职责。各级党组织都要从事业发展的大局出发,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战略眼光,牢固树立“事业兴衰,关键在人”和“人才难得”的思想,切实把这件大事抓在手上。二要以能为本,破除陈旧观念。即要破除论资排辈平衡照顾、求全责备、能上不能下的观念,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给年轻干部铺台阶、搭梯子,对政治素质好、文化层次高、开拓创新意识强的年轻干部要大胆使用。三要明确目标,落实责任把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纳入各级领导班子的任期目标,逐级建立责任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要把握当代年轻干部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进培养教育工作。进一步加大干部交流工作力度,为年轻干部增长阅历、丰富经验、提高素质创造条件。

二、加强理论修养,净化灵魂,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想不想代表的问题

市场经济既非“天使”,又非“魔鬼”,它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它一方面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诱发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导致部分领导干部进行钱权交易、贪污腐化,从人民公仆向社会主人蜕变。由此,领导干部只有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价值观.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经受住权力的考验、市场经济的考验、对外开放的考验,做到一切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来明辨是非、规范言行,才能真正对市场经济的复杂影响采取兴利除弊、扬利抑弊的科学态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永远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人民公仆的本色,代表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第一,坚定理想,树立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世界观。我们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是我们立党、立身之本。但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来源于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生价值的科学认识与理性把握,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武装因此,每一个领导干部都应当重视学习,真正把“讲学习”摆在战略地位,努力钻研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从而坚定对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的信念,坚定对党的基本路线、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坚定对党的领导的信任。并围绕提出的“参加革命是为什么?现在当官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应该留点什么?”等问题,经常地审视和反省自己理想信念的坚定性,不断加强党性修养,真正做到“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无私无畏、全心全意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团结奋斗。

第二,正确用权,树立甘为人民公仆的权力观。《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283页)所以,立党为公,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由无产阶级先进分子所组成、用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党的领导干部是被人民群众推选,受人民群众委托,代表人民群众出来行使权力的因此,作为领导干部只能掌权为民,做人民的公仆,而绝不能,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权力观,是领导干部必须坚持的行为准则。党的干部要站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上,掌好权、用好权。一要依法用权。坚持法律至上、权力法定、领导行为合法性原则,要带头守法,在法律允许范围内行使权力,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将人民和国家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二要自觉接受各方面监督。自觉把自己的“工作圈”、“生活圈”和“社交圈”都纳入组织和群众的监督视线中,增加自己工作、生活、学习的透明度,做到慎权、慎欲、慎微、慎独,提高精神境界,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

第三,端正思想,坚持集体主义原则.树立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也是集体主义价值观念的核心内容。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忠实代表,决定了它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乃至将来都必须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现在我们党实行的一整套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政策,虽与过去有很大的不同,但它们仍然是以人民的愿望和要求为出发点,又以让人民得到利益为归宿的,诚如党的十五大报告所指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全体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应在认识到经济成分与价值趋向多元化客观存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允许平等竞争基础上的个人利益追求的同时,更要认识到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经济基础和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为主导的价值观的客观存在,要想在通过市场经济机制获得高效的社会生产率的同时,又能削弱市场机制的负面影响,就更要弘扬和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导向。将邓小平的“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的告诫,作为判断和衡量的根本标准,坚持以这个标准加强自身建设,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为人民谋利益的过程中实现个人利益的满足,当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应该服从社会利益,必要时还要牺牲个人利益来维护社会利益。

三、脚踏实地,转变作风,解决实际工作中怎么样代表的问题

党的十五大通过的规定:“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这既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一贯坚持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又蕴涵着当前条件下对全党同志履行党的宗旨的新的要求,即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成果属于人民。

首先,党的干部要认真倾听人民的呼声,了解当前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领导干部作为人民公仆的本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只有“紧紧地依靠群众,密切地联系群众,随时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代表群众的利益,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42页)因此,贯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倾听群众的呼声,是做好领导工作的“第一信号”。只有真心真意地倾听群众呼声,才能认清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之所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从而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当前,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社会生活和人的思想观念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人民的期望和呼声多了,批评和建议也多了。面对这些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韪和多种多样的群众需要和呼声,我们的干部决不应报以冷漠的、麻木不仁的态度,而须以满腔热情的态度作出积极的回应。要深入到群众中去,了解群众思想的“五个最”,即:群众最想讲的话;群众最需要解决的困难;群众最强烈的愿望;群众最担心的问韪;群众最希望领导干部做的事。这种回应人民的过程,实际就是分析、判断人民根本利益所在的过程,也是制定政策,并检验政策正确与否的依据。

其次,党的干部要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自己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不务虚名,多做实事。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是“十五”规划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人民的生活水平虽普遍得到了改善,但总体水平还比较低,特别是由于历史、自然的原因,由于区域、行业发展的不平衡,由于经济结构的调整,仍有部分群众生活水平提高较慢,部分职工面临下岗就业问题,生活还相当困难,他们对改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的期望强烈,要求迫切。因此,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成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只有把国家改革和建设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结合起来,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使人民群众觉得有前程、有奔头,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群众参与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拉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才能使人民群众更加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使党的执政基础日益巩固,社会更加稳定各级领导干部作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者,应认真贯彻“十五”规划精神,真正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既要努力从整体上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又要格外重视和关心生活还比较困难的群众,想群众之所虑急群众之所难,谋群众之所求,结合当地实际,积极贯彻“五个一”,即:宣传党的一系列政策;形成一份调研报告;至少办一件实事;帮助贫困户联系一个项目;落实一批扶贫基金给人民群众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利益,为群众排忧解难。:

再次,党的干部要自觉履行责任和义务,维护好群众利益。一方面,要当好守卫人民群众利益的“门神”。身为领导干部,应把不避事、敢管事视作为政之道,当着人民群众的利益受到侵犯、受到危害时,要勇于挺身而出,满腔热忱、无私无畏、一身正气、义无反顾地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必要时不惜抛弃个人利益,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当人民有困难、群众遇到危险,他们的切身利益受到侵害的时候,也正是最能检验我们的党政领导机关和党员、干部是不是能够真心实意地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时候。如果我们在这样的关键时刻患得患失,畏缩不前,甚至推脱逃避,那就不配称为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者;另一方面,要}刀实做到公私分明,不侵害人民群众的利益。开展每一项工作,兴办每一项事业,都要把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做为最高标准,自觉抵制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蚀,廉洁自律,不拿不要,不贪不占,不向人民群众伸手,不收份外之财,不做离格之事,不搞权钱交易,清清白白为官,老老实实做人,这是代表人民群众利益的起码要求。

上一篇:提高干部素质措施论文 下一篇:心理健康与和谐社会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