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对路,举国体制就是好东西

时间:2022-08-23 08:06:51

方法对路,举国体制就是好东西

李娜的胜利,是否意味着“举国体制”这个计划经济的最后堡垒即将关门大吉?

李娜红得不得了,关于她不满举国体制而“单飞”的新闻不仅在内地被炒得火热,就连港澳台地区也不例外。在西方,李娜同样被视为新时代的“中国英雄”。有境外媒体说,中国应该好好感谢李娜,因为她的“品牌”,为中国赢得了巨大的“面子”,而这项“面子”,中国无需付出巨大的“代价”。

脱离“举国体制”后的李娜之所以牵动世界华人的心,不但是因为其历经千难万险,更是因为她在西方人占据绝对优势的网球项目上,开创出一块属于中国人的天地。当然,大家也联想到,当年的北京奥运和温哥华冬奥,中国运动员在赢得冠军后,有的冠军英雄在表达感谢的顺序上,因为没有把国家和组织放在首位,引发了国家体育总局一些官员的不满,认为他们是“忘恩负义”,结果造成巨大争议。

李娜的记者会“永远充满着活力、幽默与意外的惊喜”。因为她的发火骂人与她对丈夫的爱情宣言,充满个人魅力,而与“举国体制”中运动健将的“套话模式”完全不同,也因为如此,她的榜样提升的将会是一种尊重个性的精神,对中国的影响,可谓举足轻重,人们开始对举国体制培养冠军的模式,表达出不同的意见。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举国体制并非中国人的发明,它来自前苏联。20世纪50年代中国竞技体育提出了“全国一盘棋”、“国内练兵,一致对外”等指导思想,初步形成了举国体制。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后,奥运会的竞争日趋白热化。中国为适应国际体育的发展需求,也把参加奥运会作为竞技体育战略重点,奥运战略的举国体制在成功和失败的整合中日趋成熟和完善。1994年《奥运争光计划纲要》的正式颁布,令举国体制目标化和具体化。

举国体制不仅应用在体育领域,也应用在科技和经济领域,优势是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由国家统一领导、统一目标、统一行动。举国体制使中国能快速实现工业化;能搞出“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令国人引以为傲的项目,保障国家的安全;能有效的控制人口;能以全球8%的耕地,养活全球22%的人口;能扭转荒漠化的局面,大幅增加森林覆盖率;能在低水平开始,极速于奥运中夺得最多金牌;能快速地大规模动员救灾等等。

举国体制,一个曾经和中国体育密不可分的词汇现在又和科技创新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国家公布的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部署中,重新强调要探索、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创新举国体制”,以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有人说,“举国体制”可以发挥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以相对较快的速度实现科研的重大突破。但也有人说,“举国体制”是计划经济下的产物,将之挪移到市场经济的今天,很有可能会“水土不服”。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宝峰认为,在历史已经发生变化的今天,国家的财力已经和“两弹一星”时期有了很大不同。在政府对科技所做的投入中,不乏大手笔的项目。因此,现在要用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政府要通过科学的论证和有效的实施,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涉及国家重大需求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要给予千千万万的科技工作者,特别是中青年科学家自由探索的空间。国家更要注意多给这些中青年科技工作者提供一些申请项目的机会。也正因为如此,需要举国创新的重大科研专项不要过分地集中财力,也不要伤了国家的元气。

上一篇:生二胎,等于“终其一生为奴”? 下一篇:“纳税人”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