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良好的母子依恋关系

时间:2022-08-23 07:23:58

如何建立良好的母子依恋关系

把孩子带到一个摆满玩具的陌生屋子里,然后离开,看看他的反应属于以下哪种类型?

A:孩子在你离开时会哭闹一下,但很快就投入地玩了。你回来后拥抱亲吻他以后,他能很快平静下来接着玩。

B:你离开时,孩子没有任何反应,回来时他也不看你,对你的行为无所谓。

C:你离开时,孩子大哭并且很不安,但妈回来后,他只是不时地看你,但又拒绝你的接触。

如果是A则表明你的孩子对你建立了良好的母子依恋关系。良好的母子依恋关系是一种积极的,充满深情的感情联系,有助于孩子感受到温暖、快乐、安全以及信任,探索陌生的世界,能在陌生的环境中克服焦虑或恐惧,让孩子有勇气去探索周围的新鲜事物,是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B和C则表明孩子对你产生了不良的依恋关系,不利于孩子心理健康的发展。

建立牢固的积极的亲子依恋关系,是培养孩子许多现代素质的基础。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和妈妈建立良好的母子依恋关系呢?母亲与孩子交往的态度与行为,以及孩子本身的气质特点,是影响孩子形成不同依恋的两个主要因素。对此,我们可以着重从这两方面入手。

首先,母亲要给予孩子积极的回应。母子依恋不是建立在孩子与母亲交往时间的多少上,而是取决于母子交往中母亲对于孩子所发出信号的敏感性和对孩子的关怀。因此母亲在抚养孩子过程中,对孩子发出的信号要作出积极的回应。具体措施是:

学会辨别孩子不同信号的含义,如:根据孩子哭声的长短、高低就能判断孩子的需要;根据孩子面部表情和四肢动作知道他们的情绪状态。正确辨别孩子的信号是母亲对孩子积极回应的前提条件。如果母亲经常对孩子的信号反应判断错误,孩子与母亲间就会缺乏正常的情感交往,十分不利于母子依恋的建立。

在母子交往中,母亲要用热情、温和的语言与孩子交流,鼓励、支持孩子独自玩耍。通过捉迷藏逐渐延长母亲离开的时间和距离,使孩子知道母亲会回来的。母亲做出示范怎样与人友好交往,如微笑、点头、主动打招呼、亲切交谈等。

孩子刚出生时,接受信息最主要的是通过触觉,所以父母要经常抱孩子,经常抚触孩子,让孩子在亲子接触的过程中感受父母的爱和情感,从而产生安全感。当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喜欢成人的身体接触。不喜欢抱的孩子通过寻求与母亲目光接触,使自己得到宽心。母亲在与这样的孩子交往中,目光是交流的无声语言。当孩子注视母亲时,母亲要立即回应孩子,并用语言或玩具逗引他。

其次,针对孩子的气质特征采取相应的养育方式。孩子气质分为3种类型:容易型、困难型、迟缓型。孩子气质类型的不同影响着母亲对他们采取不同的态度和行为。由于容易型孩子易于教养,母亲就会给他更多的关怀、抚爱,交往态度和方式也较积极、愉快,孩子也会因此觉得自己被父母所关爱、重视,因而情绪、行为表现更加积极、愉快,从而形成良好的母子依恋关系。对于困难型孩子,母亲通常会束手无策,或因照顾不好孩子感到内疚,甚至怨恨、责备孩子,要不就是在孩子的坏脾气面前让步。对迟缓型孩子,母亲往往失去耐心而责备他们,给他们造成压力。这样的教养方式都不利于安全性依恋建立。所以孩子出生后,母亲要注意观察孩子的行为特征,针对不同的气质采用不同的教养方式:

对于容易型的儿童,母亲可以制定一个周密的时间表进行喂养,但要注意逐渐训练他们自己玩耍。

对于困难型儿童,母亲特别要有耐心、爱心。由于困难型儿童生活无规律,母子之间要经历较长时间的“磨合期”才能相互适应。母亲要放弃一些不必要的主观要求,应该多迁就孩子,不要强求孩子立即成为生活有规律的人。当孩子发怒时母亲要设法转移其注意力,而不能对其态度粗暴。总之,困难型儿童需要母亲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和爱心。

对于迟缓型儿童来说,由于他们对新环境和新事物表现为退缩、紧张、适应环境能力较差,因此母亲对这类儿童一定要多给予鼓励、帮助,不能认为这些孩子“没出息”。要设法逐步让他适应新环境,不必强求快速达到成人所要求的目标。如第一次到一个新环境,孩子往往会躲在母亲怀里或身后,有的甚至哭起来。这时母亲就应紧紧搂着孩子,不断地说:“别怕,别怕,宝宝真勇敢!”第一次在新环境中呆的时间短些,以后逐步延长时间。

总之,良好、积极的母子依恋关系的建立没有一套统一的模式。母亲要有爱心、耐心,要充分了解自己孩子的气质特征,选择恰当的方式抚养他们。不管孩子属于哪种气质类型,母亲都要对孩子的信号作出敏感、积极的反应。

上一篇:让孩子以自己的方式认识世界 下一篇:美国的孩子课后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