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游牧民民俗简议

时间:2022-08-23 07:02:37

内蒙古游牧民民俗简议

【摘要】

本文以锡林郭勒地区游牧蒙古族为例,解读我国蒙族游牧生产生活民俗。首先界定了游牧的真正内涵;其次,阐述分析了游牧蒙族的服饰、饮食、出行、迁徙、居住、宗教活动、民族体育等风俗习惯;第三,提出保护民俗和信仰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念。

【关键词】

蒙古族;民俗;游牧

蒙古族是我国境内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青海、黑龙江、吉林、辽宁、云南等地。蒙古族因地域分布广泛,生业形式多样,而以草原游牧业为主的蒙古族现在仍主要集中在内蒙古地区的湿润、半湿润、半干旱与干旱草原区。本文主要是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地区几大蒙古部落的蒙古族为主,结合历史文献、前人研究成果及调查了解的内容简要做一介绍。

一、“游牧”概念界定

“游牧”,从最基本的层面来说,是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匮乏之边缘环境的一种经济生活方式。利用草食动物之食性和它们卓越的移动力,将广大地区人类无法直接消化、利用的植物资源,转换为人们的肉类、乳类以及其他生活所需。[1]

人们对游牧社会有一个误解,认为游牧是相对农业而言是一种原始的人类经济生产方式,在人类文明史上属于由“渔猎”到“农耕”的中间进化阶段。事实上,游牧是人类对自然的一种高度技术性的理解与掌握,对环境的一种精巧设计和适应。游牧在不同地区,不同的环境存在有多样性的问题。

世界游牧包括九大游牧类型,分别是――蒙古草原游牧、高原游牧、中亚山地游牧、苔原森林游牧、西亚山地草原游牧、阿拉伯沙漠游牧、东非草原游牧、西非稀林草原游牧、安第斯山高地游牧。

本文所涉及到的仅仅是蒙古草原游牧中的一小部分――锡林郭勒草原。锡林郭勒位于内蒙古中部地区,占地面积20.3万平方公里,面积广大,人口稀少,从东北向西南,草原类型丰富,分别为半湿润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半荒漠草原、荒漠草原。在这些草原上生活着四个蒙古族部落,分别为乌珠穆沁部落、阿巴嘎部落、苏尼特部落、察哈尔部落。

历史上,不管是哪一个游牧部落,单一的畜牧经济不可能满足他们生活的必须品,他们需要用畜产品同相邻的农耕民族交换必须品,包括金属工具、粮食、衣物、装饰品等,或者通过战争的途径获得。

因此,“在中国历史上,凡不断与中原华夏族发生冲突,甚至人主中原的都是北方的游牧或半游牧民族。由此可见,以先进的黄河流域农业文明为依托,是游牧业得以形成并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中国北方游牧业的形成及长期存在的事实,为研究整个欧亚大陆草原早期游牧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样板。”[2]

本文简要介绍一下在这种游牧生业背景下所产生的蒙古族民俗事项。

二、服饰

现在我们所能考查到的关于蒙古族服饰最早的记载就是《蒙鞑备录》中的一段记载:“(妇人)所衣如中国道服之类,凡诸酋之妻,则有顾姑冠,用铁丝结成,形如竹夫人,长三尺许,用红青锦绣或珠金饰之其上。又有杖一枝,用红青绒饰之。又有文袖衣,如中国鹤氅,宽长曳地,行则两女奴拽之。”[3]这段文字中提到了“顾估冠”,在实际的考古发掘中都曾出土过,但是只剩下一个桦木的框架。

另外,《蒙鞑备录》中还有一段记载:“其俗多不洗手,而每拿攫鱼肉,手有脂腻,则拭于衣袍上。其衣至损不解浣濯,妇人往往以黄粉涂额,亦汉旧妆,传袭迄今不改也。上至成吉思,下及国人,皆剃婆焦,如中国小儿,留三搭头在门者,稍长则剪之,在两下者,总小角垂于肩上。”这段记载中提到的其实是一些生活习俗和蒙元时期蒙古族的男子发饰等。其实将这段话放在这里,就是说明发饰其实也是配合他们的衣冠的。

《长春真人西游记》中也记载了男子的发饰和妇女的“姑姑冠”:“男子结垂两耳,妇人冠以桦皮,高二尺许,往往以皂褐笼之,富者以红绡,其末如鹅鸭,名曰故故,大忌人触,出入庐帐须低回。”[4]

姑姑冠这种装饰都是蒙古族贵族妇女的头饰,而且其“大忌人触”就是一种禁忌习俗。这些头饰不见于清代蒙古族头饰,更不见于当代。

当代的蒙古族服饰,具体的分类也非常多,在外人看来,他们大同小异。但是这里面的学问也非常之多,比如根据一个领口或是袖口,甚至一个纽扣都可以去辨识不同部落的服饰。值得注意的是妇女的头饰是白色的纱巾裹头,年龄不同,她们绾结的方位不同,中年妇女在后,而老年妇女在侧。总体上来讲,蒙古族的正式服装都讲究“穿靴戴帽”。就是说,如果仅穿了蒙古袍是不正式的,必须得戴帽子或是头饰,还必须得穿蒙古靴。因此很多蒙古男人都有一双十分考究的马靴。

三、饮食

蒙古族的饮食重要是以“红食”、“白食”为主。所谓“红食”就是各种肉类,但主要是牛羊肉;所谓“白食”,就是各种奶食品,牛、羊、马奶的副产品。

牧区的蒙古族非常纯朴好客,有客人来,他们都会端上奶茶和奶食,有时甚至端上肉食。夏季中主要是吃奶食的季节,喝奶茶和酸马奶,吃奶酪等。

吃肉也是有讲究的,比如,胸叉肉上的肉必须给最长者或是最“贵”者吃。肋条必须啃干净才能扔掉,否则就是暴殄天物。吃羊的舌头必须把舌尖割下来扔掉,若是吃了舌尖,尤其是妇女,就要变为长舌妇,家里就要起争执等。

到了夏季,奶食是经常能够吃到的。蒙古族的奶食的种类非常全,包括奶酪、黄油、白油、奶皮、酸奶等等。

牧区因为距离市场较远,牧民吃蔬菜不太方便,但是在夏季有很多野菜可以吃。那些野菜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比如黄花和野韭菜。黄花生长在水分条件好的地方,而野韭菜是生长在半干旱草原地区的。苏尼特羊肉出名,就是因为苏尼特草原上野韭菜是一种主要的牧草,有大面积的分布,羊吃了这种草,肉质坚实而且味道鲜美。

牧区的蒙古人过去也都是好猎手,在冬天的季节他们也会猎黄羊和狍子等动物来补充食物。但是有些动物他们是绝对不猎取的,比如鸿雁等飞禽。现在因为环境变迁,野生动物稀少,蒙古族越来越少打猎了。

四、居住

牧区牧民仍旧喜欢住在蒙古包里,蒙古包简易轻便适合迁徙移动的生活。我们在乃林高勒河谷见到的几乎全部是蒙古包。

“蒙古包”也称毡帐或是毡庐。从出土的文物来看,从北朝时期的陶俑就能见到十分生动的“蒙古包”的形象[5]。

北朝时期有两件骆驼佣,均是骆驼驮着顶毡和“哈那”墙(木制的围墙)。在唐朝的一尊三彩骆驼佣上驮着的除了以上提到两种蒙古包的建筑构件,此外还有一捆“木棍”,其实那是“乌尼”杆,也就是搭建蒙古包顶棚的“椽子”。

围绕蒙古包也有许多的禁忌或是民俗事项。蒙古包的门朝东南开,进入蒙古包时不能踩门槛。蒙古包内西北方向是正位,是放置神龛的地方,每一个蒙古包里都在那个位置上挂有成吉思汗的画像或是供奉成吉思汗的塑像。蒙古包的正中有火塘,或是火撑子,蒙古语叫火撑子为“陶勒嘎”。在蒙古族看来,火是圣洁的,是给予他们希望的,因此人不能从火塘上跨过,那样就玷污了火的圣洁。

五、出行

蒙古族被称为是马背上的民族,他们热爱马,马不但是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更是地位的象征,因此马在他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现代的蒙古族牧民也仍然喜欢养马,少者数匹,多者上百匹。即使是上百匹马,也不算多,相较过去的规模也已经缩小了很多。过去他们出行多仰仗马匹或是在迁徙时牛的作用也很大,可以用来拉勒勒车。

在夏季,牧民仍喜欢骑马放牧,他们骑在马背上进行一系列的生产活动。马鞍是以蒙古族为代表的北方民族的典型随葬用品。锡林浩特地区和镶黄旗地区都曾出土过金马鞍,但都是作为明器来随葬的。

勒勒车也是蒙古族迁徙游牧的重要的交通工具,每到转场时,牧民会将一组勒勒车连缀在一起,由一头温驯并有力的大犍牛拉着,赶着他们的牧群,慢悠悠地走在草原上。勒勒车上放着他们的蒙古包,以及其他所有家什,有时还有一个装着大型木桶的水车也在行列里。路程远的转场有时得两到三天甚至更多时间。

但是现代蒙古族牧民家庭大多都有定居房屋,也都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迁徙时就再没有上述那样的景观了。少数的勒勒车都进入博物馆了。

养马的重要性就在于,如果驯马的话还得依赖于已经训好的马。草原上的马都处在一种半野生的状态,如果马驹长大到三岁左右就是驯马的最佳时期,太小时驯马,马的身体还未长成;太大了,又很难驯服。

驯马,就得在马群中把从未近人的小马用套马杆套住,套马绝对是技术活,精彩但危险。牧民策马飞驰,身后一窜尘土飞扬。被套住的生个子马,不备鞍,就那样骑上去,叫骑骣马。就看那马前撅后跳,但是牧民始终不撒手,颇为惊险,如是三番五次,马就被驯服了。

初夏,剪羊毛也是牧民重要的生产活动。剪羊毛时,几家人联合在一起,一家一家地剪,这样就使得劳动时热闹而高效率,也是拉近彼此关系的好场合。

六、宗教活动、娱乐事项

我们见到得最多的宗教活动就是蒙古族的祭敖包活动。在农历的五、六月间,各地这样的活动很多,届时还有规模大小不等的那达慕大会等等。

锡林郭勒盟地区最有名的敖包是位于贝子庙后面山上的额尔敦陶勒盖敖包,每年农历五月十三祭祀,成为当地最大的敖包祭祀仪式。届时,有周边地区的数万民牧民前来赶会,当地政府会举办大型那达慕大会。

在那达慕大会上,主要是进行传统的“男儿三艺”的表演,包括骑马、摔跤、射箭。骑马比赛一般是在一早进行,因为那是一天中天气较凉爽的时候,马的状态容易发挥到最佳。而摔跤比赛是时间最长的。蒙古族的摔跤比赛又叫做博克,它是一种不分量级,不限时间的比赛。赛者双方本着“愿摔服输”的原则,使得比赛的氛围激烈而不失礼节,成为一种看似野蛮而实则文明的比赛。射箭也是非常精彩的一种比赛或是娱乐项目。

诸上,蒙古族民俗事项等都是在游牧这样的生业方式下产生的,现代的生活方式日益冲击着那些传统。作为一种民俗和信仰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不易在短时间内被冲击和改变,但是也在 “现代文明”背景下潜移默化地变迁,这是必须引起我们重视的问题。面对正在消逝的一种文明形态,我们作为历史文化工作者有义务去记录和保护,因为它是我们文明的重要基因之一!

【注释】

[1]王明珂.游牧者的抉择――面对汉帝国的北亚游牧部族.前言1、2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2.

[2]乌恩.欧亚大陆草原早期游牧文化的几点思考.考古学报,2002.4.437-470.

[3][南宋]孟珙.蒙鞑备录.菁斋点校笔记小说丛刊・蒙鞑备.

[4][元]李志常.长春真人西游记.菁斋点校笔记小说丛刊・长春真人西游记.

[5]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精华大辞典-陶瓷卷.上海辞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香港),2005.12.

【作者简介】

邢燕燕(1986.4-)女,内蒙古包头市人,包头市文物管理处,内蒙古师范大学考古及博物馆专业和英语专业双学士学位,研究方向:秦汉-蒙元时期的研究.

上一篇:高校在国家助学贷款体系中的角色定位与职责分... 下一篇:爱情的殉葬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