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市煤炭就地转化发展趋势

时间:2022-08-23 06:52:17

六盘水市煤炭就地转化发展趋势

摘要:主要介绍和探讨了贵州省六盘水市煤炭产业发展战略前景以及转型升级的环境、途径等方面内容,为实现“资源换资本、资源换项目、资源换市场、资源换人才”、推进煤炭资源就地转化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煤炭、转型升级、就地转化、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 U469 文献标识码: A

一、六盘水市资源及开发基本条件

(一)六盘水市地理位置及交通

六盘水市位于贵州省西部、云贵高原一、二级台地斜坡上,地处川、滇、黔、桂四省结合部,是长江上游和珠江上游的分水岭。六盘水市距省会贵阳市250km,距云南省昆明市390km,距重要钢铁工业基地攀枝花市直线距离310km,居于贵、云、川三省资源富集区的中心地带,六盘水市的主要公路交通线有G320国道和S102省道、S212省道、水(城)黄(果树)二级公路及已建成通车的G60国道主干线镇(宁)胜(境关)高速公路,其他各县乡村之间均有公路通达。

六盘水市的铁路交通相对较为发达,“工”字型的铁路骨架已经形成,东进西联、南通北接非常方便。

(二)资源条件及开发条件

1. 矿区煤炭资源条件

①六盘水市境内煤炭资源丰富,全矿区煤炭资源远景储量844亿t,探明储量180亿t,保有储量168.2亿t,矿区地质勘探程度较高。

②各矿区可采煤层层数多,可采煤层以较稳定为主。各构造单元含可采煤层10-30层,一般20层左右,可采煤层总厚度平均19.52-33.63m。其中以中厚和薄煤层为主,部分为厚煤层。

③境内煤种煤类齐全,煤质一般较好,气煤、肥煤、焦煤、瘦煤、贫煤、无烟煤都有,西部以炼焦煤用煤为主,东部以动力用煤为主。六盘水市煤层气资源丰富,埋深2000米以浅的煤层气资源量为1.42万亿m3,煤层气可采储量为1.2万亿m3。

2. 其它开发条件

1、矿区建有盘县电厂(5×200MW)、盘南电厂(4×600MW)、发耳电厂(4×600MW)水城电厂(2×300MW)以及多座矿区矸石电厂。电网建设比较完善,中部建有红果220kV变电站,区内还建议多座110kV变电站。矿区供电电源充足可靠。

2、六盘水市境内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68.34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资源量11.63亿立方米。

3.远离石化产业区域

我国石化产业重要的发展区域是华北、西北、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等地区。我市位于西南腹地、地处贵州西部的乌蒙山区,远离石油化工产业集中区域,同时贵州本身为不产石油省份,我市合理布局一定规模的煤化工、煤电产业等煤炭资源深加工基地具有较好的空间布局条件。

4. 市场竞争条件

六盘水市煤炭资源丰富,原煤指标尚佳,大部分原煤经洗选及加工后,煤质均能达到工业用煤指标以内,精煤是较好的化工和动力用煤,受到省内外用户的好评。六盘水市凭借其运距短、运费低等优点,在贵州省及周边地区的煤炭消费市场竞争中有较强的优势。所以,开发六盘水市煤炭资源前景十分广阔。

二、煤炭产业发展现状

(一)煤炭生产现状

截止2014年5月底,全市共有煤矿295个,分布于煤田的各个构造单元,均开采浅部煤层,开采垂深最大不超过400m,生产能力11301万吨/年。

(二)洗选企业现状

至2014年5月底,全市煤炭洗煤厂177个,设计原煤入洗能力为15940万吨/年。

(三)焦化企业现状

现全市有焦化企业17个,设计能力为795万吨/年。在建项目3个,设计能力480万吨/年,拟建项目2个,规划能力420万吨/年,整合项目1个,规划能力100万吨/年。

三、六盘水煤炭产业发展方向

(一)依托资源城市优势,打造凉都“三大基地”

根据《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统一布局,六盘水市是全国处于成长型的资源城市之一,是南方重要的战略资源支撑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煤炭资源供应和后备基地(简称“三大基地”),也是六盘水煤炭工业发展的最终目标。

(二)推进“六化”矿井建设,巩固煤矿生产基础

今后趋势是煤炭产品加工发展方向主要沿着“基地化、规模化、多联产、全循环、抓高端”的途径,以煤为基、多元发展,向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为发展方向;而不论途径和方向,作为原煤生产的煤矿企业“生产集约化、管理信息化、采掘机械化、质量标准化、队伍专业化、环境生态化”建设即“六化”建设是煤炭产业转型发展的坚实基础,也是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成果的巩固和完善。到2017年,全市建成矿井将全部达到“六化”建设标准,并逐步向现代化矿井迈进。

(三)煤炭产品加工发展途径

六盘水市作为资源成长型城市,按照“基地化、规模化、多联产、全循环、抓高端”的要求,充分发挥我市现有煤炭资源优势,全力推进以煤为基、多元发展,向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为发展方向,严格按照“优化布局、高效利用、精深加工、安全环保”的原则,大力发展“煤液化、煤气化、煤焦化、煤电一体化及煤机化(制造)” 循环经济产业链,促进优势特色产业延伸升级,提高煤炭产品附加值。到2017年,我市洗煤项目达180个以上,年设计能力达16000万吨;焦化项目达30个,生产规模达2800万吨。

1.煤焦化:充分利用我市气煤、肥煤、焦煤、瘦煤、贫煤资源,大力发展煤焦化,生产焦炭、富余煤气、甲醇、LNG、烯烃、汽油、柴油、炭黑等终端产品。发展煤焦化及化工产品精深加工,煤气制液化天然气或煤气制合成氨,同时深加工煤焦油、粗苯;以焦化带动洗选、推动钢铁产业发展。

2.煤气化:充分利用我市除焦煤以外的煤种,支持选择符合煤种的煤气化工艺,大力发展煤气化,生产甲醇、烯烃类产品。开展煤制天然气升级,提高固定床气化的压力以提高气化炉出口甲烷含量、减少后系统负荷,结合高效污水处理和回用技术,降低处理成本,实现气、化、电一体化多联产。

3.煤液化:充分利用我市贫煤、无烟煤、瘦煤资源,大力发展煤液化,生产柴油、航空煤油、石脑油、柴油和汽油等煤液化产品。加快实施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煤间接液化技术的大型化工程,实现百万吨级以上大型装置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建设以提高产品附加值为目标的高温费托合成装置。

4.煤电一体化:深入实施西电东送战略,促进资源就地转化,优化发展火电,优化和调整地区电源与电网的结构和布局,大力推进城乡电网建设改造,进一步提高区域内电力资源的整体效率,实现电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支持企业建设热电联产项目,将劣质煤、泥煤、中煤和煤矸石等低热值煤用于发电的同时,充分利用热电联产过程中产生的热能,用于企业内部生产或向城市集中供暖。鼓励利用贫煤、瘦煤、高硫高灰分煤,大力发展煤电产业,为煤电钢、煤电铝、煤电化、煤电材“四个一体化”项目提供支撑。

5.煤机化(制造):着力引进国内一流的优强企业,积极支持六枝工矿(集团)公司宏狮机械制造公司、水城矿业(集团)公司机械制造分公司、盘江装备制造公司(六枝煤机厂)加快技术改造和结构优化整合,充分发挥能源、冶金、煤焦产业机械设备市场等优势,大力发展载货汽车、矿山成套装备和铸造加工等装备制造业。

(四)努力构建六盘水特色煤炭工业循环经济体系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发展煤炭工业经济体系,使煤炭开采、生产加工、经营管理等环节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之中;到2017年,逐步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公众参与、法律规范、政策引导、市场运作、科技支撑的运行机制,六盘水特色的煤炭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初具皱形。

1.减少能源使用量,实现排放最小化。以煤矿企业“生产集约化、管理信息化、采掘机械化、质量标准化、队伍专业化、环境生态化”矿井建设为基础,完善企业安全生产、加工、维修、节能减排等方面的技术装备,集成企业人才、资金及物质等能量,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实现和谐矿区,促进煤矿企业可持续发展。

2.区域企业共发展,共建工业生态园。建设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主导,以电力和煤炭为依托,新型建材产业、装备制造业、精细化工、新能源、高新技术、物流仓储业等为主产业工业生态园,促进区域企业交流合作,促进煤炭企业规模化、集团化发展,促进洗选、焦化及煤化工产业链产业发展。

3.加强区域间合作,实现资源性互补。以资源、环境、人才、技术等方面与毗邻市区域的交流合作,实现区域间物质、能量和信息的集成,从煤炭产业合作,逐步拓展到工、农、学、商等相关行业的全方位协调发展,实现地域性社会经济协调、循环发展。

四、六盘水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

六盘水市因煤而立,也因煤而兴,还将因煤而强。通过“三线建设”以来的不懈努力,形成了以煤炭、电力、钢铁、建材为支柱的工业体系。针对我市煤炭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短、能耗高、污染大、附加值低等突出问题,全力实施“3651”(围绕建设三大基地、“六化”矿井建设,五条发展途径,构建一个具有六盘水特色的煤炭工业循环经济体系)煤炭转型升级发展战略既是加快六盘水循环经济发展,加强长江、珠江上游屏障生态建设,提高资源成长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六盘水实现“转型、升级、发展”的有力支撑,更是六盘水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上一篇:建筑施工技术中的节能理念应用 下一篇:房建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施工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