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貂的特性与驯养技术

时间:2022-08-23 12:57:15

紫貂的特性与驯养技术

【摘 要】本文以紫貂的生物学特征与其分布和品种为切入口,详细论述了野生紫貂的引种生产与驯化以及驯化后紫貂的饲养管理技术,以为紫貂的驯化饲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紫貂;特性驯养技术;引种

紫貂是我国珍贵的毛皮动物。它以毛绒厚保暖,毛细柔软著称于世。做成毛皮制品既美观又保暖,享有高级毛皮的盛誉,深受国内外市场欢迎,因而,被列为东北三宝之一。

1 紫貂的生物学特性

1.1 形态

紫貂的外貌与中等家猫相似,身体细长。耳大,略呈三角形,耳缘后方分层。颏部被毛色调为带橙黄色的褐色,冬毛致密,被毛丰厚,全身毛被呈棕褐色,胸部、腹部及体侧色泽一致,白色针毛散布于全身。尾短而粗,尾毛蓬松。四肢短,五趾及爪细而弯,具有伸缩性,十分锐利。公貂体重920~1300g,个别的重达2000g以上,体长41~45cm;母貂体重715~1000g,体长37~48cm,尾长11.3~12.9cm。

1.2 紫貂的生活习性

(1)栖息地:紫貂栖息于针叶或针阔混交林带,尤其在尚未采伐的原始森林中较多。能爬树,但多在陆地生活。

(2)胆小易惊、性孤僻。野生紫貂除期外多独居。

(3)昼伏夜出性:紫貂在野外条件下,白天潜在洞中休息,而夜间出来寻找食物。

(4)活动:紫貂在遇有恶劣天气或遭到猎人围困时,可在洞内潜伏数日,当猎食困难时活动频繁。紫貂的活动范围较广,除了寻找松鼠窝、树洞或遇敌害时上树外,多在地上行走,一夜行程多者达40~50km,少者几千米,方圆可达5~10km2。从雪地上留下的踪迹来看,步态多为小跑跳步,步幅为30~40cm,慢走细步7~15cm,公貂步幅比母貂大。

(5)巢窝。紫貂一般没有固定巢穴,多栖居在石窟、树洞或树根下的土洞里,但是在产仔、哺乳期有固定的巢穴。

1.3 食性

野生紫貂以小型哺乳动物和森林鸟类为主要食物。哺乳动物有田鼠、花鼠、飞鼠、棕背、红背、松鼠、野兔和雪兔等;鸟类中除偷吃鸟卵、扑食雏鸟及林间小鸟外,有时还袭击大型的雉鸡类(如松鸡、环颈雉等)。植物性食物中有松籽和各种浆果及磨茹等。紫貂有贮存食物的习性,穴窝中常发现吃剩的动物尸体残骸、鼠毛和羽毛等。这种习性在笼养的条件下仍无改变,经常将饲料贮挂在笼网或窝箱角落里。

1.4 换毛特性

成年紫貂一年换两次毛被。据笼养观察,3~5月为春季换毛,换掉了冬毛,长出针毛多绒毛稀疏的夏毛;8~10月为秋季换毛期,将夏毛换成浓密的冬毛。换毛时头部变化最为明显。

1.5 天敌与寿命

紫貂的主要天敌有密狗(青鼬)猫头鹰等,一般寿命16~18年。

2 紫貂的分布与种类

2.1 分布

世界上仅有中国、苏联、蒙古和朝鲜等国有野生的紫貂的分布。

2.2 种类

紫貂,又名黑貂,隶属于哺乳纲,食肉目,鼬科,貂属。关于我国紫貂的分类,有关专家根据其形态特征和不同地区的分布特点,把我国的紫貂分为四个亚种,即阿尔泰亚种、大兴安岭亚种、小兴安岭亚种和长白山亚种。

2.2.1 长白山亚种

该品种体形较短小,公貂体重约900g,体长约40cm;母貂体重约800g,体长约40cm;公貂尾长约13cm,母貂尾长12cm,背毛色淡,呈淡褐色或褐色,毛峰较短,毛端淡黄色。喉斑大而明显,橙黄色或杏黄色,有时断续向后延伸至胸腹部。该亚种分布在长白山区的阔叶混交林里,国外见于朝鲜北部两江道和咸镜北道。

2.2.2 阿尔泰亚种

该品种体形较大,体重1000~1400g,公貂体长约50cm,母貂约45cm,冬季毛被黑色,头部较淡;喉斑不明显,呈淡灰褐色;夏季毛黄褐色,喉斑呈淡棕色。在国内品质最佳,分布在阿尔泰山地泰加林。国内仅见于新疆北部,国外见于苏联及蒙古和我国毗邻的阿尔泰山区。

2.3.3 大兴安岭亚种

该品种体形中等大小,体重约950g,体长约42cm,尾长约13cm,冬季被毛色深,呈黑褐色,毛光亮灵活,针毛高而坚挺,白针毛稀疏均匀。喉斑不明显,略呈灰棕色,个别个体亦间有橙黄色小斑点者,均与巴尔古津紫貂的外貌相同,而他们的栖息环境也基本相同。

2.3.4 小兴安岭亚种

该品种体形略大,细长,体重约780g,体长最大46cm。冬季毛被深灰褐色。针毛高出,毛峰坚挺,毛尖黑褐色,下半部与绒毛同色;绒毛细密,灰褐色,毛尖略淡。两颊毛色较淡。喉斑一般不明显,或呈淡棕色,常有断续的淡黄或橙色斑点。腹毛与背毛相似,略淡,呈淡棕色。四肢及尾毛色暗,为黑褐色。足垫毛厚,丝状,银灰色。该亚种分布于国内小兴安岭和张广才岭北段。

3 引种与驯养

3.1 野生紫貂的捕捉

野生紫貂是我国的重点保护动物,不准乱捕。但是为了变野生紫貂为家养,提高其繁殖成活率,加快繁殖速度,生产出更多的珍贵毛皮。在饲养前必须捕捉野生紫貂,捕捉方法多用追踪网捕法。在雪地上发现新走过的足迹,随即跟踪追赶,当判明钻藏洞中时,可在洞口张开捕网,然后往洞内熏烟,迫使逃出洞口撞网就擒。

3.2 运输与暂养

刚捕捉到的野生紫貂,因受惊精神高度紧张,再加上生活环境的突然变化,容易引起死亡。因此,捕捉后的头2~3d,需在就地暂养。在野外捕捉或收购野生貂时,应准备一间安静、黑暗的房间。暂时饲养紫貂的房间必须牢固,无缝隙和漏洞,在室内最好撒上5cm厚的雪,并安放树枝和空心倒木或木箱,在木箱内絮些干草或鸟禽羽毛,供紫貂休息,尽力模拟野生环境,使它减轻惊恐状态。据观察,从野外捕捉的紫貂,如饲养在光亮的房间或者取暖的房屋里,多数不到4d就死亡。在临时饲养阶段,前几天以喂活麻雀为宜1d供5~6只,以后逐渐换成牛、羊碎肉块。要禁止外人参观,尽量减少人为的刺激,每天在暗中检查两次。

运输紫貂的笼内要铺好干草,以防潮湿。并使笼子遮住光线。在途中可喂麻雀和小白鼠等活动物及鲜牛肉块,保证饮水充足。长途运输以空运为宜。

3.3 引种初期的驯养

目前我国人工饲养紫貂,繁殖率较低,种貂的来源,主要靠从野外引种,经过驯化,使其适应笼养环境,恢复正常的繁殖机能。野生紫貂在笼养初期,由于生活条件突然变化,很不适应新的环境,经常处于惊恐状态,多半躲在窝箱内不敢外出活动和寻食,见人便“呼呼”吼叫或疾跑乱跳,容易造成死亡。因此,此期应尽量减少人为干扰,使其尽快采食。引种初期的驯养,可采取如下措施:

(1)模拟野生幽静的生活环境,对驯化野生紫貂,减轻其惊恐起很大作用。因此,将貂舍移到幽静的林中,并在四周种植高大的乔木,尽量避免畜禽和人为的刺激,创造安静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2)最初要喂给喜食的活麻雀或肉块,待其采食以后,再逐渐改喂混合饲料。

(3)当新引进的野生紫貂能采食混合饲料,并且体重有所增加时,可以将其由窝箱内驱赶到笼里的运动场上让其运动,或使它与人接触,经半年后野性将有所改变,如结合食物引诱效果更好。方法是以活麻雀、松籽、蜂蜜、黄瓜和糖果等作诱饵,每天进行引诱接触,必须持久以恒,循序渐进,不断强化。

(4)在笼养条件下获得的幼貂,从35日龄开始,可采取抚摸、逗引、喂食等方法进行驯化。

4 驯化繁殖的问题

野生紫貂的驯化繁殖是比较困难的,最突出的问题是,引种后由于改变了生活环境,因而生殖机能遭到抑制,主要表现于受配率和产仔率都很低,有些母貂虽然年年受配,但不产仔或不能连续正常繁殖。据研究,笼养野生紫貂繁殖率低的原因,大致有如下几点:一是由于经常处于惊恐状态,神经的正常调节功能和生殖腺的内分泌机能都受阻碍,即使受配也不产仔;二是由于外界环境的突然改变,也引起排卵机能的障碍;三是紫貂繁殖与紫外辐射的季节性变化密切相关。在笼养条件下,由于紫貂接受微量的紫外辐射,因而影响到正常的生殖能力,所以要提高笼养紫貂的生育力,必须根据野生紫貂自然分布区的天然紫外辐射的季节性变化,给紫貂补充紫外辐射量。

据苏联报道,紫貂原产区每年9~10月份至翌年1~2月份紫外辐射量少,而2~3月开始逐渐增多,到6~8月份辐射量最大。自然界的紫外辐射的变化,基本上同紫貂的繁殖特点相吻合。近几年来,不少学者探讨这方面的问题,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5 笼养紫貂的繁殖

5.1 生殖生理

5.1.1 性成熟

在正常的饲养管理条件下,紫貂15~16个月龄性成熟,但依地区、驯化程度以及营养条件不同而有很大差异。笼养紫貂的初情期,多半比野生紫貂晚,通常在2~3年后才开始繁殖。紫貂的繁殖年限较长,10~14周岁产仔数仍不下降。

5.1.2 性周期

紫貂是季节性繁殖的动物,其性器官及性活动均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公貂:从8月末或9月初至翌年1月,性器官处于静止状态,春分以后迅速发育,3月末中有各阶段的精原细胞,副睾上皮呈圆柱状。4月底直径增至16mm,到6月中旬至7月可达17~17.5mm,重量为0.8~1g,阴囊被毛疏松,皮肤光亮,清晰可见。此期,在精细管中能找到不同阶段发生的,副睾内也贮满成熟的,公貂有。6月底至8月上旬是紫貂的配种期。公貂的性冲动比母貂发生早,有的个体6月上旬就有。此期,公貂精神不安,活动频繁,时常仰卧于底网上,舐外生殖器。当邻笼有母貂时,则公貂经常隔网扑向母貂,并发出特殊的求偶声,这种叫声常引起舍内其他公、母貂的性冲动。

母貂:幼龄母貂的生殖器官在夏季发育,从11月至翌年3月生殖器处于休滞阶段。7~8月受配的成年母貂,卵巢中出现黄体。配种期子宫角和子宫体的直径比静止期增加1~1.5倍。妊娠初期(8~9月)子宫和卵巢体积减少,直到翌年2月没有明显变化。

5.1.3 排卵与受精

8月初有特征而未的母貂,剖检后发现卵巢中只有发育良好的成熟滤泡,却均未排卵。紫貂是诱导排卵的动物,排卵需要刺激或类似的神经刺激。母貂后18~30h排卵。大部分排卵后的母貂,于后80~90h黄体激素明显增加。

5.2 配种

5.2.1 配种期

紫貂配种期为6月下旬至8月中旬,配种旺期是7月中、下旬。

5.2.2 鉴定

紫貂是季节性多次的动物,周期为7~10天,在整个配种期里有2~3个周期,持续时间为1~5天,多数2~3天。母貂的鉴定,主要以检查外生殖器变化与放对试情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母貂的与求偶表现比公貂晚,一般6月下旬开始出现。因此,从6月下旬开始,应每隔2、3天检查一次外生殖器官的形态变化,并做好记录。母貂的阴门红肿,外翻,形成皱褶,阴门比静止期增大5~8倍,经产母貂的形态变化比初情母貂更为明显,阴门由潮红色变为苍白色,是最佳配种时间。

5.2.3 妊娠期

紫貂妊娠期为236~272d,有1~1.5个月的变动范围。母貂妊娠期的长短,主要与着床前的胚泡滞育期有关。

5.3 产仔

笼养紫貂多于3月下旬至4月下旬产仔,野生驯养的母貂4月中、下旬产仔,野生母貂于4月下旬至5月中旬产仔,产仔旺期大致依次相差10~20d。产仔多在夜间及清晨,正常分娩时间0.5~2h,胎产1~5只,以2~4只为居多。初生仔貂胎毛稀短呈浅灰色,体重20g左右,体长9~10cm,生后20~25d开长出门齿,23~24日龄时有听觉,30~35日龄时睁眼,到40~45日龄时可自行走出窝箱活动并能采食。

6 紫貂的养育

初生至20日龄仔貂的生长强度很高,此后生长系数逐渐下降,40日龄以前的公貂绝对生长为7~9g/日,40~75日龄则为16~18g/日。仔貂一般在50~60日龄时分窝,分窝后头3~4周,每一笼内养2~3只,3个月龄时再单笼饲养。断乳后的幼貂,生长仍然很快,3.5~4月龄时就接近成年貂的体重。断乳后的前两个月是决定体形大小的关键时期,此期应供给全价饲料,如新鲜肉类(牛、马、兔肉),畜禽内脏和乳类等,动物性饲料应占日粮的70%~80%,饲料量随日龄渐渐增加,以不剩食为准。日粮中蛋白质不足或营养不全价,将严重影响幼貂的生长发育。

育成期幼貂,每天早、晚喂食,早饲占日粮的40%,晚饲60%,并供给充足的饮水。4个月龄时育成公貂体重应达到1000g以上,母貂应达到800g以上,若低于这个指标,是生长发育不良的表现。幼貂2个月龄时将胎毛全部换成夏季毛被,8月份开始夏毛脱落,毛生长,接近11月时全部换完。

7 成年紫貂的饲养管理

7.1 饲养标准与营养需要

15个月龄以上的紫貂列为成年紫貂。成年紫貂的消化道很短,其长度仅为体长的4~5倍(1.8~2m),胃的容积也很小,公貂为113~115cm2,母貂为88~90cm2。紫貂由于消化道短,胃肠容积小,因而食物在消化道内停留的时间很短,消化很快,经6h的消化,可将胃肠内的食物排出80%~90%。这些消化特点决定了紫貂需要营养价值高,且易于消化吸收的动物性饲料,一天分两次饲喂,而对那些需要大量的消化酶和微生物发酵过程长的植物性饲料是不适宜的。紫貂对肉、鱼、乳等动物性饲料的消化率很高(80%~95%),对植物性饲料消化率较低(40%~75%),如果只用一种肉类饲料喂貂时,繁殖率将会降低,所以日粮中除搭配多种动物性饲料外还应加适量的植物性饲料(15%~30%热量比)。

紫貂在剧烈活动时的产热量比静止时高3~4倍。不活动时每千克体重产热量为4.8cal/h,活动时的产热量则 为17.6cal/h。紫貂每昼夜大约活动6h,其余18h基本上在笼内或窝箱里休息,所以每千克体重昼夜的产热量是196cal=6×17.6+18×4.8,但是紫貂对代谢能的有效利用率为84%,所以每千克体重一昼夜实际需要的热能应该是230cal=192×100/80,即平均基础代谢量(115cal)的两倍。如1.3kg重的紫貂每昼夜需要1.3×230=300cal热能。这是拟定紫貂饲养标准的理论依据。成年紫貂在繁殖和冬毛生长期里,如日粮中仅供给维持热能的需要,就不能获得优质毛皮和良好的繁殖效果,所以,从日粮中获得的能量必须多于维持生命需要的热量。

7.2 饲养管理要点

根据紫貂的生殖生理特点,饲养管理上大致分为两个饲养时期:自1月至8月中旬为繁殖期,包括妊娠、产仔、哺乳、准备配种和配种期;8月下旬至翌年1月为静止期。

7.2.1 繁殖期的饲养管理

(1)准备配种期(2~6月):紫貂性腺迅速发育,乃至成熟。这一阶段,动物性饲料应占日粮的60%以上(重量比),在日粮中适当增加脑汁、鸡蛋、鲜肝、牛乳、麦芽等滋补性饲料。饲料量300~500g/只、日,其中蛋白质量应达25g以上,日喂两次。在管理上,2~5月结合称重进行种貂进出串笼箱的训练,6月中旬对公貂发育及母貂进行全面的检查。

(2)配种期(7月初~8月中旬):配种期种貂食欲并不减退,所以饲料量仍同于前期,日喂两次(早40%,晚60%)。此期天气炎热,饲料容易变质,喂食后应及时清除剩食,以免吃变质饲料而引起疾病。此期工作重点是配种,应从6月下旬开始每隔2~3天进行一次发性鉴定,根据母貂的情况,适时试情放对。配种期种公貂的体力消耗很大,应在加强营养的同时使它充分休息。一般早4~8时放对,8~9时喂早食和饮水,9~14时休息,17~18时喂晚食。后公、母貂口渴,所以串貂或放对后要及时补充饮水。配种期串貂十分频繁,要严格检查笼网和窝箱门阀,以防跑貂。

(3)妊娠期:配种结束后,对受配母貂不需要立即提高饲养标准,因为前6~7个月内胚泡处于滞育期,所以这一段时间,可按静止期进行饲养。从1月份开始对妊娠母貂加强饲养管理,饲料必须优质全价,日粮中动物性饲料应占65%~75%(重量比),还应补喂牛乳、鲜肝、鸡蛋、水果、松籽等饲料以及供给麻雀、鸡雏等活物。实践证明,补喂这些饲料,对胚泡的着床和胎儿的发育都有良好效果。此期,根据母貂的食欲和体况,随时调整饲料量以防过胖或过瘦。产前的保温工作,应在3月20日前完成。絮草前,应将窝箱刷洗干净,并用5%~10%热碱水或喷灯火焰消毒。应选择干燥、柔软、不易折碎的干草作絮草,絮窝时对箱底和四角的草要尽力压实,中间人工做窝。窝箱温度要保持在5℃以上,并注意防止潮湿。

(4)产仔、哺乳期:此期的饲养要求,基本上与水貂相同。一天喂2次,早饲30%,晚饲70%。检查仔貂可在初生3d以后进行,若母貂产仔多,乳量不足,可挑选产期相近的其他母貂代养。代养方法是,将被代养的仔貂直接混在代养母貂的仔貂群内即可。生长发育较差的仔貂,一个月龄后可采用人工补饲。仔貂采食后,母貂不再舐食仔貂所排泄的粪便,因此要经常打扫窝箱,及时清理剩食和粪便。仔貂40日龄后,母貂的泌乳量急剧下降,此期应根据仔貂的生长发育适时断乳。断乳后母貂的营养水平不应降低,以使早日恢复体质参加配种。在紫貂的日粮中,应有中等肥度的肉类,如果单纯喂瘦肉,会影响母貂繁殖。脂肪是热能的廉价来源,在生产上应根据不同饲养时期合理利用脂肪。紫貂对鱼类饲料的采食能力有限,日粮中不应超过可消化蛋白质的30%~50%。在冬季可采用松籽代替50%的谷物饲料,没有松籽可用榛子来代替(100g带壳榛子的热量为260cal)。紫貂对日粮中维生素的缺乏非常敏感,应按标准供给各种维生素。准备配种期每日应供给1000IU的维生素A和0.2~0.3g的B1,酵母常年供给4~6g/只、日。妊娠期和辅乳期供给维生素C15~20mg/只、日。

(5)静止期的饲养管理:8月至翌年1月为静止期。此期饲料的营养水平可比前期适当降低,肉类饲料占55~60%(重量比)。冬季换毛期可增加含脂肪率较高的饲料,以保证换毛和体内积存脂肪。冬季因饲料结冻,影响紫貂采食时,可以将冻饲料切成小块饲喂。在冬季饲养中,低温潮湿对紫貂来说是最恶劣的环境条件,因此要求勤换垫草,预防潮湿。

上一篇:黄芪多糖对早期断奶仔猪的影响 下一篇:变革旧养殖观念 从保护黏膜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