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网络安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8-23 10:09:48

微课在网络安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一、网络安全与执法部分主干课程特点

本文认为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的主干课程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计算机犯罪侦查、网络信息监控技术、信息安全体系结构、电子证据分析与鉴定技术、互联网情报信息分析技术、互联网安全管理,网络对抗技术等课程。这些课程的突出特点表现在:1.体现网络特征;2.与公安业务工作直接相关;3.课程教学内容方面容易形成独立的研究范畴;4.适合模块化教学;5.课程研究内容变化较快。

二、传统教学形式的不足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以课本为主要授课依据,课堂教学中以教师讲和做为主要表现形式,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对于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如“XX原理”之类课程优势明显,但对于突出解决实际问题,实践性和目的性要求较高,内容变化快的课程表现相对不足。通常表现在教学形式呆板学生不喜欢听;教师突出讲解该类课程的一般性问题,而对于解决此问题的细节照顾不到,最终导致学生理解问题一知半解;教师教学资源匮乏,教学环节由于人手及硬件资源环境的原因,模拟实施困难,即便是通过组建教学团队,仍然不足以满足教学内容变化快,种类多的需求;教师讲解的问题和学生关注的问题达不成一致等。这些方方面面的问题最终会导致教师教授给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不能在实战单位得到有益的发挥和应用。

三、微课的表现形式及特点效果

“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微课作为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表现突出。微课表现形式多样,涵盖多种教学方法,适用于多种教学范围和场合。

四、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微课制作实施方案

1.分解课程模块对于专业主体课程,开学初进行任务分工,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划分并且将模块研究内容议题以任务形式分发给各个小组团队,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微课制作工作计划表。2.收集案例,制作情景素材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案例来源于对实际生活着网络犯罪相关案例和公安一线处理网络犯罪相关案例的整理,使之成为有效教学资源,将整理过的案例根据学生研究的内容分别分发给各个学生小组团队,使之成为微课制作的情景素材。3.提供相关素材学生可自行收集微课素材,也可以通过求助得到其它方面的微课制作素材。4.微课评价对于学生制作好的微课组织教师团队进行标准化鉴定,对于微课的内容,结构,解决的问题进行评价,能够起到促进教学的视为合格作品,否则,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同时将该项内容作为学生该课程考核的部分内容。5.组织微课“导师”提供本专业或公安实战部门教官专业方向及技术特长资料给学生团队,学生可以根据研究内容选择联系对应教师或教官作为微课指导教师。

五、微课应用形式

微课资源的来源主要包括教师制作微课和学生制作的微课,本文强调的是学生制作微课的作用。学生微课制作的应用形式主要体现在:1.学生设计微课过程,学生设计微课的过程实际是学生自我学习课程模块知识的一个过程,该过程主要体现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讲授微课过程,在正常课程教学任务实施过程中,留出学生微课教学时间段,该过程主要体现以学生为视角解决问题的过程,利于问题的放大处理;2.教师点评微课,完善微课过程,该过程主要挖掘微课解决问题不完整的先天不足,由教师将微课过程融入到正常授课过程中,相得益彰。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和教学资源形式,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有益补充,在网络安全与执法教学过程中,将微课教学应用在主体课程中,能够有效促进教学,更能适应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课程的特点。

作者:赵旭东 张杨 单位:新疆警察学院

上一篇:环保局贯彻落实“三严三实”情况汇报 下一篇:幼儿教学中教育活动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