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市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措施及建议

时间:2022-08-23 09:50:37

白城市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措施及建议

摘要 总结了吉林省白城市无公害蔬菜生产的现状及主要措施,分析了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加强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建议。

关键词 无公害蔬菜;生产现状;措施;问题;建议;吉林白城

中图分类号 F326.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2-0386-02

1 自城市无公害蔬菜发展现状

白城市各地坚持政府推动、市场运作,以提高蔬菜质量安全水平为目的,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棚膜蔬菜建设工程为载体,以产业化经营为途径,以规程标准为依据,以政策法规为保证,从建设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控制生产源头人手,积极推行规模化种植、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实行生产专业化、产品商品化、服务系列化、产销一体化,把无公害蔬菜的发展建立在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上,加快了传统农业生产结构向现代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和转变。目前,全市已经建立国家级和省级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各2个、国家和省级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22个,面积32300hm2,获得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认证的无公害蔬菜3种,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认证的无公害蔬菜20种,2011年又上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无公害蔬菜37种,目前已进入审批阶段。

2 主要措施

2.1 强化无公害蔬菜生产的组织领导

为搞好全市无公害蔬菜生产,市政府决定由市农委牵头,会同市蔬菜办、质量技术监督局、工商局、计委、财政局等单位共同负责。为使全市无公害蔬菜生产做到有章可循,市农委根据《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农委关于在全省组织实施“无公害蔬菜行动计划”意见的通知》精神,制定了《关于在全市组织实施“无公害蔬菜行动计划”的意见》,并由市政府办公室以文件形式下发到各县(市、区)政府。各县(市、区)也都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当地县(市、区)《无公害蔬菜行动计划》和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全市上下责任明确,关系理顺,配合密切,协调行动,做到了一个标准、一个政策、一套方案、一体运作。

2.2 加大无公害蔬菜开发工作的宣传引导力度

各地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和报刊等各种媒体,宣传无公害蔬菜的知识与技术以及开发生产无公害蔬菜的重要意义。2010年全市共出动宣传车8台;出动农业科技人员130人次,下乡镇举办宣传展等20次;举办电视讲座4次,《白城日报》开辟专栏共刊载相关文章14篇。通过宣传,使农民认识到合理使用农药、化肥进行无公害蔬菜生产的重要性、高效性和可行性,激发了群众的生产热情;使消费者能够识别无公害蔬菜标识,倡导无公害蔬菜消费;使全社会都关心无公害蔬菜的开发工作,形成了一个全社会共同支持无公害蔬菜生产的良好舆论氛围,增强了广大干部和群众开发无公害蔬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2.3 加强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技术指导及培训

各县(市、区)针对不同区域,共制定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22个,上报省农委市场信息处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标准8个。切实加强了技术推广等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和无公害蔬菜基地生产的技术指导,强化无公害蔬菜的植物检疫和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工作。同时,通过举办培训班及科技下乡、印发科技资料等多种形式,对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的农民进行培训。共举办各种培训班逾50场次,培训农业科技师资骨干和生产基地干部群众逾5000人次,印发技术资料近1万份。

2.4 拓宽无公害蔬菜产品的销售渠道

为保证无公害蔬菜销售活动有序地进行。各地加强了市场建设,全市有3处蔬菜批发市场、5处零售市场、9处零售商店设置了无公害蔬菜经营专区或摊床,洮北区设立了10个无公害蔬菜流动售货车。同时,市蔬菜办牵头成立了白城市蔬菜协会共有县(市、区)分会7个,团体会员99个,会员逾1000人,在指导农民搞好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同时,重点组织无公害蔬菜产品销售,多次组织有关乡镇和企业赴俄罗斯考察和洽谈,推介白城市无公害蔬菜产品。目前,该市无公害蔬菜产品已辐射到内蒙古、黑龙江等省区。并有一部分远销到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

2.5 加大无公害蔬菜生产和销售的监管力度

根据国家制定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药管理条例》《肥料管理办法》等各项法律法规,白城市政府文件下发了《白城市无公害蔬菜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意见》。重点抓好对施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和城市、工业排污对农田污染的监管,禁止农资部门及其他各种经营渠道经营高毒、高残留农药。建立健全无公害蔬菜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和检测检验体系。对生产基地产品和市场产品进行检测与监管。2011年5月中旬,市绿办结合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对全市无公害蔬菜进行了抽样检查,共抽20个品种、132个样品,合格率97%。白城市蔬菜监测中心向吉林省争取了7台监测仪器。对市区的蔬菜副食品市场加大了监测力度,做到日监测、周上报。

3 存在的问题

从总体上看,白城市无公害蔬菜生产形势较好。但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一是个别地方领导和干部对无公害蔬菜的开发工作重视不够、抓的不紧、指导不利,行动迟缓,工作进度较慢。二是缺编制、缺人员、缺经费,影响了工作的正常开展。三是基地、市场、主管部门相脱节。四是缺少必要的市场监测检验手段,无公害蔬菜的质量得不到保证。五是无公害蔬菜贮藏保鲜及加工滞后,影响了经济效益的提高。

4 建议

4.1 扩大基地规模。增加无公害蔬菜产量

在巩固现有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的基础上,加大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力度。计划到2011年,全市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数量达到30个,面积达到51696hm2,无公害蔬菜的总产量达1051770t,产值27.2亿元。

4.2 搞好产品认证,增加无公害蔬菜品种

进一步搞好宣传和发动,做好无公害蔬菜产品认证的申报工作,完成辣椒、西瓜等无公害蔬菜的认证工作。争取有更多的蔬菜品种被认证为无公害蔬菜,为2012年全市基本实现蔬菜生产经营无公害化奠定基础。

4.3 加强监管力度。提高无公害蔬菜质量

对各基地特别是大安国家级无公害蔬菜示范县(市)和通榆省级无公害蔬菜示范县加大生产投入品的监管,对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内及其周边的农药经销网点进行认真排查,严管严控,坚决杜绝剧毒、高残留农药的经营及在生产中的使用。加强对蔬菜市场的监测,力争在现有的7个大型专业市场全部建立蔬菜质量检测站,对人市交易的蔬菜进行检测,把好入口关。重点加强各县(市)蔬菜监测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向省级相关部门争取检测设备,对区域内的蔬菜市场进行全面检测,并做到日检测、周上报。

4.4 培育龙头企业。发展外向型无公害蔬菜产业

2012年,白城市将把发展外向型无公害蔬菜龙头企业作为发展无公害蔬菜产业的重点,即通过招商引资新建、改组改建原有企业等方式,围绕红干椒、元葱等无公害蔬菜产品建立大型出口加工企业,依托龙头企业,向俄罗斯、韩国和日本等国家出口无公害蔬菜产品。特别要鼓励各地在俄罗斯建立生产基地,以生产基地为载体,将白城市生产的无公害蔬菜向俄罗斯出口。

4.5 完善市场体系。拓宽无公害蔬菜销售渠道、

目前,白城市蔬菜市场总体数量充足;布局较为合理,但无公害蔬菜专卖店和设立无公害蔬菜专营区或摊床的市场较少。2012年,应把加强无公害蔬菜市场建设作为市场体系建设的重点月。在现有的7个大型专业批发市场建立无公害蔬菜专营区,并增加无公害蔬菜专卖店和零售市场无公害蔬菜专营区或摊床的数量。同时完善信息网络建设,充分利用《白城农网》、县级信息服务平台。一乡级信息服务站和“一站通”等现代化信息传输工具,及时收集和国内外无公害蔬菜市场供需、价格变化等情况,让农民、经销企业及时把握无公害蔬菜的市场变化趋势,安排生产经营活动,减少盲目性;并逐步建立网上农产品虚拟犬市场;搞好网上销售,拓宽营销渠道,加大销售力度,带动无公害蔬菜产业的长期发展。

4.6 加大扶持力度。促进无公害蔬菜_产韭发展

进一步提高农户对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的认识,切实加强政府及相关部门的组织领导和综合服务能力。各级政府对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农户在土地承包、打井等方面给予优先照顾,财政、银信、开发办等部门在生产资金、立项等方面对发展无公害蔬菜给予必妾的扶持。公安、工商、城管、交通等部门应密切配合,加强对蔬菜市场的管理,打击强买强卖、欺行霸市等行为,维护蔬菜市场正常交易秩序,建立畅通的绿色通道。

上一篇:枣庄市市中区粮食生产发展探讨 下一篇:梨树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