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花甲老太太的影响力

时间:2022-08-23 07:56:33

港珠澳大桥是一座连接香港大屿山、广东省珠海市和澳门的跨海大桥。主体建造工程于2009年12月15日开工,预计耗时六到七年完成,主体工程全长约29.6公里,海底隧道长约6公里。大桥总投资超700亿元,使用寿命预估长达120年,可以抵抗8级地震的破坏,施工难度号称世界第一,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然而,这座在促进香港、澳门和珠江三角洲西岸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上具有重要意义的跨海大桥,计划2016年通车的香港段工程有可能被延期交付使用。因为一位家住香港东涌的66岁老太太,通过法律途径阻碍了大桥的顺利完工。

这位66岁的花甲老太太名叫朱绮华,患有糖尿病和心脏病。因为自己身体欠佳,她对环境方面的事情十分关注,尤其关注自己家门前的这座跨海大桥的建设所带来的环境影响。一天,朱绮华在政府网站上看到了环保署2009年10月通过的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段及香港接线段的两份环评报告,在详细认真研读完报告后,她发现环评报告里没有评估臭氧、二氧化硫及悬浮微粒的影响,她觉得这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合法的。

随后,朱绮华查阅了大量的环保资料,咨询了许多专家,最后,她决定通过法律援助向香港高等法院申请司法复核,要求环保署2009年10月通过的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段及香港接线段的两份环评报告。4月18日下午,香港高等法院正式裁定港珠澳大桥香港段环评报告不合规格,要求环保署长立即撤销环境许可证,并且停止大桥的施工。

判词指出,环保署长批示的这份环评报告,缺少关于空气指数的独立评估,不符合港珠澳大桥研究概要及技术备忘录的要求。环评报告只提出兴建两段道路后对空气造成的影响,而没有给出不兴建两段路的空气情况数据,所以缺乏基础作判断。如新环评报告可提供工程相关的环境影响,环保署长届时可决定批准工程再动工。

工程界人士担心,由于大桥香港段迟迟未能动工,预计工程造价将上涨5%。即使当局放弃上诉补做环评,亦需半年至两年的时间,不仅2016年通车无望,而且大桥整体造价亦上升30%至40%,单计大桥主体工程,港方可能为此多付68.2亿至91.1亿港元。

面对媒体的质疑,朱绮华表示,我理解港珠澳大桥对三地经济发展和区域融合的重要性,但政府不应因为经济利益和加速区域融合,而放弃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比如通过环境评估保护生态和公众利益,因为环境是我们生存的根本。

谁也没想到一个弱不禁风的老太太,竟然可以逼停造价数百亿的大工程,并且让香港环保署不得不低头认错。

上一篇:陈永华 音乐人生 动情奏响 下一篇:刘娘 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