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课程再造的“根”

时间:2022-08-23 05:37:02

找准课程再造的“根”

2004年8月,我赴任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民族中学校长。学生厌学、优秀学生流失等难题摆在面前,我和同事们陷入了深深的思考:“生源质量相对薄弱的民族学校如何发展?学校发展如何更适合少数民族学生?”

与生本教育相遇,我们的探索找到了方向。

为什么“讲霸”不讲了,学生成绩反而提高了

英语是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的弱项。我校英语教师周丽珍曾坚信,在课堂上教师讲得越多,学生就学得越多,教学质量就越高。为了帮助学生补上英语短板,周老师精心收集整理了历年中考试题、期考试题,装满了两个大书柜,知识点、考点几乎可以倒背如流。她能滔滔不绝地讲完整个上午的四节课,因此被同事们戏称为“讲霸”。

2014年5月,周丽珍精心准备了一节课,参加学校的教学竞赛。这节课内容是八年级模块7《A famous story(一个著名的故事)》。周丽珍先教读单词,然后教读课文,再讲解课文内容、指出重点短语词组,最后完成巩固练习。她使出浑身解数,讲得眉飞色舞,学生也记了大量的笔记。周丽珍认为教学效果很不错。

最终的结果却让她大失所望:这节课被评为倒数第一!评委意见就四个字:师生疲惫。

这次教学竞赛极大地刺激了这个好胜心很强的女教师,她开始学习生本教育“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等理论,并有意进行课程的生本再造。再讲模块7,周丽珍都是先让学生根据课本故事内容,自己编排英语话剧。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依据组员的能力和兴趣爱好,改编了《白雪公主》《灰姑娘》《三只小猪》等故事。每个同学都有不同的角色,并充分运用已学到的英语知识进行表演。

周丽珍慢慢发现,虽然自己不“讲”了,但学生们会“讲”了。更重要的是,他们在英语活动中收获了自信心、创造力,收获了英语学习的快乐。

经过近一年的实践,周丽珍所教班级的英语成绩直线上升,从倒数一跃成为年级第一。

为什么“讲霸”不讲了,学生成绩反而提高了呢?

化学教师陈慧宁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老师分门别类地告诉学生,苹果、雪梨、青梅等水果哪些酸、哪些甜,学生们能记住吗?他们会喜欢上这些水果吗?而如果老师让学生亲自尝一尝这些水果,学生们通过查资料、调查、讨论,自己归纳出水果味道的种类,效果怎么样?”

喜好探索未知事物是儿童与生俱来的天性。以生为本的课程再造就是在课程中设计更多的探索过程,让学生多自学、多讨论、多质疑,进而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热情。

抓住学科的“根”进行课程再造

激发学生“学”是课程生本再造的根本,而激发学生“学什么”则是课程生本再造的关键。我们学校全体教师自发兴起“培根行动”,就是要找准各个学科课程再造的“根”。

2013年11月的一天,语文教师梁凤仙正在备课,这是她对课程生本再造的初次探索。梁老师一边设计着八年级古文《人琴俱亡》的“前置研究”,一边担心着:“我认为学生是看不懂文章的,因为他们对古文的接触不多。”

对于很多少数民族学生而言,普通话尚且需要学习;让他们自己读古文,行得通吗?

经过几天痛苦的思考,梁老师走上了讲台。她没有逐字讲解、逐句翻译,一上来就提出“前置研究”问题:课文中的王子猷、王子敬是什么人?他们发生了什么故事?你阅读过相类似的文章吗?

令她震惊的事发生了: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阅读得非常起劲儿,讨论得非常热烈,讲解得非常生动;并引出了《俞伯牙摔琴谢知音》、《荀巨伯远看友人疾》等课外古文。在这节课上,梁老师几乎没有讲解什么,学生却完成了好几篇古文的学习。

“效果比我设想的好多了!”梁老师由衷地说。

这就是“培根”的语文课程生本再造!阅读是语文的“根”,从根上再造课程,就会推进学生听、说、写能力的发展,并由课内向课外扩展,成长为“大语文”的参天之树。

数学教师曹向科抓住了基本定理探究的数学之“根”。在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一课时,他设计了前置研究:“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是180°,你是怎样得知的?谈谈你的思路,能给出证明吗?”之后,曹老师继续引导学生一步步探究:“四边形四个内角之和是多少度?”“五边形、六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能给出证明吗?”

抓住学科的“根”进行课程再造,就是突出学科知识的主干,大量删减老师可以不讲的内容,让学生自己学、自己感悟。曹老师将这样的课程再造过程形象地比喻为“做减法”。这样的一节数学课,完成了以往三个课时才能解决的问题。最精彩的是,学生们探究出5种推导多边形内角和公式的方法,比曹向科想到的多出了两种!

如今,在我们学校,越来越多的教师“讲霸”消失了,却诞生了越来越多的学生“讲霸”。学生们在课堂上进行了高质量的思维活动,参与、思考、感悟,潜能得到极大释放,学习情感得到激发。

从学生特色中生成课程特色

以“生”为本的课程再造,不仅可以最直接地切中学生学习难点,满足最广泛学生的需求,适合全校推广,并且可以从学生特色出发,建设特色校本课程。

我们学校地处融水苗族自治县,学校女童班的60名女生全部来自山区苗村侗寨。她们家庭贫困,都曾有过强烈的自卑感,自认为比不上“城里人”。15岁的王莲面就是其中一个代表。她来自全县最边远的苗寨,父母都外出打工,学校就是她的家。

课程再造如何更适合我们学校的“王莲面”们?生本教育思想让我们看到学生身上特有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

2014年,在邓稀月老师的《芦笙与踩堂舞》课上,王莲面一边舞着,一边兴奋地和老师交流:“我喜欢学习踩堂舞,这是我们民族的文化,我学会后也要教村里的其他小朋友学习。”说这些话的时候,王莲面从容自如、落落大方,她现在已经是班里小有名气的“讲霸”。谁能想象到,这个苗族女孩曾经腼腆害羞,一看到陌生人就面红耳赤呢?

最近,王莲面还有一件喜事。她在学校课堂上掌握的少数民族技艺征服了广西电视台“大地飞歌”节目组,不久以后,她还会和许多明星一起,到南宁市去演出呢。

对于一所民族学校来说,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是喜事;开发出《苗族刺绣》《苗族传统歌曲》等一系列校本课程,能够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是喜事;学校因此成为自治区级民族特色示范学校的立项建设学校,初步形成了学校的特色与品牌,产生了良好的文化影响力和生源吸引力,更是意外之喜。

上一篇:任职教育模式创新探析 下一篇:如何让课堂教学产生“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