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礼仪教育要打破“木桶定律”的短板效应

时间:2022-08-23 03:44:46

文明礼仪教育要打破“木桶定律”的短板效应

读了崔久霞老师的教育案例《播种之后就能收获吗?》,笔者尘封的记忆也被打开了。因为在十多年前,笔者也曾经有过一次类似经历,所以能感同身受。是什么让满车学生竟几无一人给老师让座呢?沉吟良久,我也没有梳理出一个清晰的思路。心病终须心药治,要想对症下药,首先还是要弄清楚学生们是怎么想的,意识到这一点,我计上心来――

第二天的班会上,我有意抛出崔老师的案例,引导学生“实话实说”:在你的成长历程中,你是否遇到过没有给老师让位的情况?你当时是怎么想的?我不能肯定每位学生的回答都是内心真实的想法,但从学生不署名交上来的答案中,我感觉到自己还是进入了大部分学生的内心世界:多数学生回答是害怕给老师让座位,事后会被同学们嘲笑假表现、马屁精,还有同学举出了曾因此遭受讥讽的个例;少部分同学说有心想站起来让位,但是心里胆怯,不敢表达出来;也有同学说知道这样不妥,但是看到大家都没让座,慢慢地心里也就坦然了。

不给脚伤的教师让座,不只是一个礼仪问题,也是一个道德素质问题。但是错不全在学生,当然也不是教师的错,错在学生所处的环境中没有形成敢于亮出自己道德取向的氛围。品行好的学生被品行差的学生的冷言冷语所绑架,大家都向德差生看齐,劣币挤兑良币,这种本不正常的想法成了常态。这不由得让笔者想到了“木桶定律”。木桶定律意思是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也可称为短板效应。

就本案例来说,那些内心本意还是想给崔老师让座的学生,属于“道德木桶”中的长板,而并不想给教师让座甚至会背后挖苦给教师让座者的学生,应当是“道德木桶”中的短板。学生内在的道德觉悟是有差别的,但是满车孩子除了一个一年级小女孩之外再无第二个学生敢站起来给老师让位,说明在校车这个集体空间里,几乎所有学生的外在道德表现并没有差别,也就是说“道德木桶”的短板打败了长板,决定了整个“道德木桶”的实际水平。当一个集体空间的道德风气好坏,由那些道德素质较低的“短板”来决定,多数学生变成了道德沉默者,这是一件很可悲的事,也是我们的教育之过。

想明白了这一点,我不会再怪罪校车上没有给老师让座的大多数学生,他们有他们的苦衷;我也不会谴责极少数在背后起着道德负能量的学生,他们也是孩子,因为我们教师对学生内心世界关注不够,客观上给他们创造出了可以肆无忌惮秀道德下线的土壤。一个社会风气的好坏,怨天尤人是没有用的。此后,我尽我自己的力量,在班级内、在学校内弘扬正气,培养学生“正确的,我就做”的习惯和勇气。引导学生见到老师问候,我做;给老弱病残孕让座,我做;有同学有不雅言行,我制止。万事开头难,一开始确实应者众众,行者寥寥,我就从我们老师自身做起,给学生树立示范。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学生的书本掉地上了,我经过时会弯腰捡起来;给需要的人让座,我坚持这么做。慢慢地,响应之人越来越多。也许我们改变不了社会,但是改变一个班级,我们还是可以做到的。文明礼仪也好,德育建设也罢,我们教育存在的价值,不就是要用高尚带动落后,把“木桶定律”的短板效应化为长板效应吗?

(湖北宜城流水中学 徐天海)

上一篇:从突发状况中探寻心灵的秘密 下一篇:教育者的行为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