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安全企业管理论文

时间:2022-08-23 02:45:57

变电安全企业管理论文

1.引言

变电站的安全运行十分重要,它不仅关系到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影响到千家万户的用电。所以,安全生产将始终是电力企业永恒的主题。而变电站的安全保障只来自于运行人员的安全思想、安全素质、安全技能,因此,变电运行人员的责任越来越大,这就要求运行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技能水平。然而在变电站正常运行方式下,变电站很少进行倒闸操作,变电值班员除了进行正常的巡视和设备维护外很少有动手的机会。而变电设备的实时运行决定了它随时有可能发生异常或事故,如何防止设备发生故障以及在发生故障时进行及时、准确的处理,缩短停电时间,为客户提供持续、稳定的电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随着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应用,设备的更新换代时间也在不断的缩短,如何能跟上技术发展水平,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先进设备的应用能力,具有一定的现实需要。

2.安全教育培训在企业安全生产中的作用

2.1学习安全生产法规,构建和谐企业

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相继制订出台了一系列安全生产法规:有国家大法--宪法,还有《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和许多相配套的法规。这些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需要经过广泛深入的宣传、培训、学习。学法才能懂法、守法。无论是企业领导,还是安全管理人员或职工,只有大家都依安全生产法规办事,才能拥有一个安全的生产环境,这是构建一个和谐企业的前提。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操作规程都是前人经验的总结,有些甚至是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经验。这些规章都必须严格地不折不扣地遵守和执行。假如不经过教育培训和学习,职工对这些规章一无所知或一知半解,那么遵守和执行也就无从谈起。特别是做为电力企业的变电运行人员,清楚安全法律法规,依法操作变电又显得特别重要。电即是保障生产的能源,如果操作不当又将是损人害已的利器,因此,加强变电运行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更显得尤为重要。

2.2提高职工素质,从源头上预防安全事故发生

职工素质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影响经济效益,也直接影响安全生产。职工素质的提高靠的是职工教育、培训和学习。通过专业技术教育能使职工熟悉和掌握工艺流程、应用更加安全的新工艺技术。通过岗位技能培训,使职工熟练掌握岗位操作技能,消除操作差错,一旦发生设备故障或意外情况也有能力及时处理和排除。安全的新工艺,职工熟练的操作技能,是从源头上预防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基本条件。在变电运行岗位上,来不得任何一点马虎,又任何一个按键操作的不熟悉,又任何工作原因的不清楚都有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变电运行人员迫切需要提高安全素质,真正从源头上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2.3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减少事故风险和损失

及时、正确、有效地处置安全事故苗头或已发生的安全事故,能防范事故风险,减少事故损失。职工应急处置能力的提升,需要不断地进行培训、学习和演练。“安全事故处置规范”“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安全事故处置技能,如不反复学习和演练,光停留在“写在纸上,挂在墙上”,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时就可能出现判断错误,处置失当或惊慌失措、无所适从,使小事故变成大事故,小损失变成大损失。因此,在平时就应不断对职工进行事故处置规范、预案培训演练,熟能生巧,真正实战时就能得心应手。变电运行中各种无法预知和判断的突发事件的发生机率很高,这需要运行人员必须具备极高的识别能力和处置能力才能稳妥应对,才能正确、果断的减少突发事件对企业造成的经济损失,如果不经过培训,操作人员极有可能出现手忙脚乱的情况,不但易忙中出错,将损失加巨,更有可能在忙乱中失去理智,造成人身的生命危险。

2.4正确使用安全设备和技术,提高本质安全度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更加安全的设备、更加先进的技术被不断应用,同时安全防护设施和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应用。新设备、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必将大大提高企业的本质安全度,消除或减少职业危害因素对从业人员的职业伤害。然而职工的知识不同时更新,技术技能不同步提高,就无法使用新设备、新材料、新技术。知识更新、技能提高的有效途径就是教育、培训和学习。

2.5事故案例教育,让已经发生过的安全事故不再重演

利用事故案例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既直观生动又教训深刻,教育效果显著。本企业的事故案例,既有事故经过、原因教训分析,还有整改措施,都是发生在身边的事,职工学习仿佛置身其中,能起到很好警示作用。国家公布的重大事故案例,大多有录像资料,可用投影机进行播放。这些事故案例录像往往场景十分惨烈,活生生的教育题材能使每一位职工都受到触动与产生心灵的震撼,能使安全工作刻印在每位职工的心灵深处,吸取事故教训,让已经发生过的安全事故不再重演,实实在在地把安全工作落实在行动上。

3.对开展安全技能和技术技能岗位培训的思考

3.1培训程序要具体

3.1.1培训内容要讲实际、实用、实效及针对性

变电运行岗位培训工作要立足于实际。由于运行人员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运行中要求他们对变电运行岗位制度、各类规程、设备原理及构造、倒闸及运行管理等基本技能有一定的掌握。由于各变电站的设备不尽相同,特别是二次设备,有电磁式和微机式继电保护等,因此应针对不同的变电站设备和不同岗位的运行人员安排不同的培训内容,以满足变电运行岗位技能的要求。

3.1.2培训方向要针对不同的需求做到主动服务

要成立专门的培训机构,配置专业的培训人员,及时安排各类培训,以满足变电站运行人员的培训要求。应改变以往的考试讲解的模式,针对每个运行人员的技能层面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从简单到复杂,由基础到专业,循序渐进,改变学习人员的被动应付式的学习态度,让他们听得懂,看得明白,激发其学习兴趣,从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3.1.3培训方式要多样化

派发学习资料,记学习笔记的自学方式,是运行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技能水平的重要途径。除要求各级运行人员要积极参加站内定期组织的反事故演习、事故预想、技术问答及讲座、现场考问等理论培训外,还应充分利用变电站的大、小修和临检的机会,对运行人员进行现场设备讲解,分析其构造及工作原理、维护操作要领,在可行的情况下组织运行人员参与检修,现场熟悉供电设备的安装、接线及运行情况,并将疑难问题与技术问答相结合,以加深运行人员对所学内容的印象和理解,同时采用“案例教学”的培训模式,对变电站出现的事故现象进行分析讲解,共同探讨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预防措施。这种直观的培训方式,对有一定的工作经验、理解能力强的运行人员的培训效果十分明显,值得探索与推广。

3.1.4加强培训管理考核

为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运行人员的学习积极性,应建立健全相关的培训考核制度。培训专责应对培训人员的学习笔记定期进行检查签字,作为平时学习成绩的依据;力争做到每季(月)轮训、考试一次,对考试达不到要求的人员进行二次培训,二次培训考试仍达不到要求的进行离岗学习培训,直到合格为止,对培训考核不合格的各级运行人员按绩效考核进行扣分和处理。

3.2培训管理要创新

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是单位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要围绕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求真务实,锐意创新,时一步端正干部职工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时代在不断进步,新事物层出不穷,职工的思想观念日益多元化,职工教育培训工作也应该与时俱进,走具有自身特点的教育培训之路,为单位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3.2.1职工安全教育培训要从主题上创新

思想观念陈旧是变电运行人员劳动安全的最大障碍,不打破旧的思想禁固,不实现观念创新,变电安全发展就会停滞不前。所以,要将转变观念贯穿于变电运行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全过程,从电力部门讲,安全教育培训要从突出主题上创新,安全是全国各行各业的主题,更是电力部门的主题,教育培训也要紧紧围绕突出这个主题,进行教育培训。就变电部门而言,安全工作有十关,这五关是:认识关,变电人员由于对电路及电原理比较熟知,总认为自己是行家里手,长年在变电岗位上工作,与电关系密切,所以日常不重视电安全防护,思想认识是影响安全质量的最大难关;火灾关,电是老虎,它与自然灾害一样,对待任何电导体绝不留情面,特别是变电所,这里的电都是高压电,火灾隐患极大,任何外部条件都有可能造成火灾隐患;人为关,电是静止的,它的传输是在线路内,但人是流动的,没有固定形态,任何人为因素都有可能造成人身伤亡事故,特别是变电运行人员的日常操作,违反操作流程的问题屡禁不鲜;烫伤关,高压电会产生高温,即便不被电伤,也有被高温烫伤的危险;扭钮关,变电运行操作已逐步实现了现代化,按钮越来越多,操作程序也越来越复杂,按钮是操控电力的阀门,也使按钮的安全作用突显的越来越重要,但操作人员基本不在意按钮的使用状态,只懂操作,而不懂监测;外来人员控制关,变电所原则上严禁闲杂人等入内,特别是工作室、操作间,但也无法排除外来人员的进入状况,外来人员的控制不力是变电安全的又一重大隐患;岗前培训关,变电站的工作是一成不变的,久之容易使操作人员产生麻痹心理,在上岗前不接受培训将有可能成为人身安全的关键。变电运行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日常把好这几关,将会为安全再提供一层保障。

3.2.2职工安全教育培训要从关键上创新

树立安全教育培训投入是最具经济效益和社会综合效益投入的观念,电力部门什么是关键呢?笔者认为安全是关键,安全不好就无有宁日,因此,教育培训要做到以下几点。

1)坚持不懈地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不断强化职工对安全重要性的认识。一是开展“知、兴、爱”教育和警示教育。使职工认清安全与服务、安全与生产、安全与经济效益的内在关系,增强职工自觉保证安全作业自觉性。同时将安全规章制度和有关条例纳入教育学习内容。利用座谈会、演讲会、班计划提问等形式,用典型的、发生在身边的安全问题案例进行宣讲,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二是抓好正反典型教育。利用发生在职工身边的人和事来教育职工,让职工知道怎样做是好的,怎样做不好的,发生安全问题将遭受多大的损失,并对安全生产的先进事迹及先进人物进行大张旗鼓地宣传,对各级检查组查出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及时通报,激发员工为安全工作增光添彩的主动性和责任感。形成安全生产光荣,违规操作可耻的良好氛围。

2)为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要开展卓有成效的安全自纠自查活动,进一步规范工作程度和过程。认真吸取各类安全事故教训,强化安全意识。同时,对存在问题认真整改。并要不断加大监督和查处力度。为把安全监督落实到实处,把组织监督和岗位监督作为保证安全持续稳定的有效手段。一是加强内部监督。管理者经常抽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二是加强岗位监督。对员工举报的问题认真调查,对举报者给予重奖。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抓住这个教育培训的关键那就无往而不胜。

3.2.3职工安全教育培训要从方式上创新

立足工作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调动职工参加培训积极性:一是坚持理论培训和实践指导相结合。理论教学虽然是培训的主要方式,但比较抽象,枯燥乏味,缺乏吸引力。理论培训后,把过去的一些先进实例拿出来让他们看,面对具体的实例再进行讲解,形象直观,既提高了员工的学习兴趣,又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事半功倍。二是坚持集中培训和自学成才相结合。人是创新的核心,电力安全教育培训的创新,其首先就要依赖于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和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良好教育创新氛围,在鼓励职工挤出点滴时间自学的基础上,定期根据形势要求举办不同类型的培训班,加强职工集中教育,使每一名职工接受新知识、新理论的教育。三是坚持长期教育和短期教育相结合。职工教育培训是一项长期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即能完成的。因此,在教育培训中坚持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相结合,既考虑当前需要,又考虑长远发展的要求。如在开展适应性、资格性短期培训基础上,组织40岁以下职工参加各种形式的学历提高班,使职工队伍的年龄、知识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四是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改革开放和信息化是当今社会的主流,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如果长期禁锢在一定范围内,脱离与外部世界联系,那就会成为一潭死水,井底之蛙,将被社会远远地抛在后边。经常邀请有关专家进行授课和先进人物进行上门指导,举办专题讲座,另一方面,每年有计划地选派一部分职工参加上级有关部门的培训班,同时也组织员工到先进班组取经,学习兄弟班组的先进思路、经验和方法,开阔视野,增长才识。

3.3培训机制要完善

3.1.1四种人必培——新工人、提改职、新职工班长、技术薄弱人

1)新工人必培。①新职人员培训:对从事变电运行工作的新工人上岗,必须经过教育科以上初级技术理论、实作培训。培训时间原则为理论20天,实际作业40天(师带徒)待培训期满后,正式办理职工考核手册方可持证上岗。②新工人培训内容必须包括安全教育、理论实际操作技能、操作设备、消防知识、设备知识、作业标准等方面培训教育。③新工人上岗后必须签订三个月的师徒合同。④技术理论学习,按《电力工人技术等级标准》应知应会部分进行。未明确规定技术标准工种的,以主管业务部门规定的作业规范为准。

2)提改职人员必培。①新提职、改职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三联单制度。因工作需要办理提职时,教育科依据劳人科下达的职工提职单制定订培训计划。②提职人员培训。由劳人科开具提职单,教育科负责组织培训,保证5—10天的适应性培训。③经培训,理论、实作、考试成绩合格后,由教育科填发考试成绩通知书,作为劳人科下令的依据。④未经培训者,一律不准提、改职。

3)新职工班长必培。①新职工班长必须通过劳人科提供名单(任职考试通知书)作为培训的依据。②工班长必须参加电力系统工班长培训班。③未经培训不准提职。

4)技术薄弱人必培。①技术薄弱人是指因技术业务素质差造成事故苗子及以上者,或上级组织调考不及格者,企业内部办班结业不及格者。②教育科每年要对各小组、班组的职工进行分类,确定技术薄弱人,制定培训计划。③技术薄弱人,由段教育科集中组织培训。④技术薄弱人经考试合格方可上岗。

3.3.2二种班必办——新技术、新设备使用前;惯性事故易发前;季节性工种开工前

1)新技术、新设备使用前培训班必办

①新技术、新设备投入使用前,必须进行人员素质培训,未经培训人员不准上岗作业。②培训人员可通过送培、自培等培训渠道进行。③培训人员考试不及格,不准上岗作业。

2)惯性事故易发前培训班必办

①惯性事故指根据季节及气候特点,易发生的电力重点故障,如夏季的阴雨连电故障、入冬的低温短路故障处理等进行强化培训。②职工必须参加培训,培训率达100%,合格率达100%。③教育科必须组织好人力编好教材。④进行调研,使教学与电力生产密切配合。⑤与安全科密切配合,将教学内容纳入标准作业范围。⑥培训后进行考试,考试成绩纳入个人技术档案和部门考核。

4.结语

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是百年大计的问题,尤其是创新,决不是简单的动动嘴、开开会就可以创新的,需要花力气、动脑筋、不断探索才能够做到。

上一篇:乡镇领导干部素养教育论文 下一篇:行政管理体制企业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