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时间:2022-08-23 01:44:46

如何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育是一种旨在引起学习的师生间互感互助的交流活动,教师和学生是其中两个最基本的动态因素。学生不仅是教学过程中的知识载体,更是教学过程中的合作者、参与者。”因此师生关系是否融洽、和谐直接影响教学的成败。

师生交往包括信息的传递,情感的交流,物品的交换等,在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是情感的交流,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主要在教师,这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导作用的具体表现。教师应怎样创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呢?

一、以教师的师爱调动学生

作为教师,首先要把自己和学生放在平等、民主的地位,在教学中不使用自己的权威,不强迫、不压制、不斥责,更不能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其次是教师要能够使后进的学生在课堂上抬起头来学习,这是师生感情交流成功是否的关键。教师应用师爱创造后进生的五优先,即,回答问题优先,板演优先,个别辅导优先,作业批改优先,质疑优先,更好地调动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以教师的语言鼓舞学生

教师的情绪、情感有很强的感染力,可以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师只要走进教室就要进入角色,用自己的教学热情去激发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我们时常提醒自己要善于调节情绪,控制自己的感情,善于处理课堂上的偶发事件,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能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三、以教师的语言鼓舞学生

教师在备课中,要认真备好导入语,用语言的魅力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语言教学中范读课文,要用充满感情的朗读,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情景,在讲课中,努力做到语调轻重结合,音调高低适当,抑扬顿挫恰如其分;在课堂上要注意语言文雅、高尚纯洁、健康、准确、生动,在教学过程中,用饱含感情的语言渲染课堂气氛,有时还能在抽象枯燥的教学内容中,用幽默的语言宽松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下,心领神会地摄取教学信息。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用最佳课堂语言产生最佳教学效果。

1、课堂语言的主要特点。首先,课堂语言受特定因素制约,即受特定语境、特定内容、特定对象的制约。其次,课堂语言是综合的语言表达艺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课堂语言并不是单纯的口头语言表达,而是具有多种形式的综合语言表达。除口头语言之外,还有表情语言、姿态语言、手势语言、板书语言,等等。

2、课堂语言的主要作用。课堂语言是教学过程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其主要表现在:首先,具有传递信息、启发智力、培养品德的作用。其次,具有语言的示范作用。教师在讲课时的语言的表达,是学生直接模仿和学习的活样板,教师掌握的词汇丰富多彩,运用词语准确鲜明,讲课生动、有趣,表情达意优美亲切,讲究修辞,谴词造句合乎语法规范,对学生的语言熏陶将是最生动、最具体、最深刻的。

3、课堂语言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发展成熟。经验告诉我们,无论教师在上课前考虑怎样严密,课堂语言也不可能安排得尽善尽美。只有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才能掌握课堂信息传递的语言规律,使词语和表达方式、语句的组织安排更符合教材知识信息传递的需要,从而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

四、以教师的体态唤起学生

学生对教师的举动的观察,具有独特的敏感性。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自己的体态感情的释放,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富有表现力的面部表情,恰当自然的体态动作,给学生深刻的感染,唤起学生与教师的共鸣,激活学生的认知活动。许多教师把发自内心的微笑带进课堂,用亲切和蔼的目光覆盖全体学生,在整个课堂中都自始至终表现出对学生信任和激励的神态。根据课堂需要,教师有时表现出惊讶,有时表现出兴奋,有时表现出疑惑,有时表现沉思等多中的表情,以此来焕发学生的活力,教师还常常为学生的成功表现出兴高采烈,为学生的出色表示赞许。为活跃气氛,有时逗笑学生,有时走到后进生身旁,亲切地摸摸他的小脑袋,给他一个会心的微笑,这些神态和动作是形体的语言,表达出了教师的感情,唤起了学生同样的情感体验,促进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五、以积极的评价激励学生

在课堂教学中,及时地对学生进行积极评价已被我们教师普遍采用。如:“讲得好!”、“说得不错!”、“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这道题你解答得真棒。”、“你比老师想得还好。”等等,通过这些评价的语言,对学生产生了激励作用,低年级还引导学生“集体夸夸他”,给回答问题好的同学鼓鼓掌或者说:“棒,棒,xxx你真棒!”有时老师在学生的课堂作业中写上“真好”、“真棒”的短句,或盖上一朵小红花,一面红旗,老师画上一个“大拇指”等等,这些评价激起了学生的情趣,这是一种师生共享成功乐趣的情感交流。

六、 以教师人格魅力影响学生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他的人格魅力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强的教育作用,它是影响学生心理、行为、情感体验的重要因素,也是调节、制约课堂心理气氛的重要因素。在课堂上,学生对教师的人格、态度、专业水平、教学方法等等都会做出评价、作出“信任”或者“不信任”的判断,或亲师信道,或逆反不信,甚至把对教师的好恶迁移到教师所教的课程上来。因此,我们认真抓好师德教育,提醒教师重视自身修养,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教学艺术,教育教师要以自己对教学事业的热爱,教育教师以“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处处为学生作表率,树立了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实践证明,良好和谐的课堂气氛能激活学生的脑细胞,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开发他们的思维的潜能,更好的地促进他们接受新知识。

( 河南信阳初级职业学校)

上一篇: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现状及分析与对策 下一篇:语文教师的阅读面